待贤坊就是一处“静坊”,日落后几乎无人走动。在昏暗的星光下,南北走向的小街有些阴森——西边是隋代将军史万岁的故宅,曾因鬼魂之事名动一时;而东面的远处,节愍太子庙的飞檐如同巨鸦展翅,让人心生畏惧。
一路上,金罂诉说了家世:她有三位姊妹,分住在长安的丰邑、兰陵、务本三坊内。其中最近是丰邑坊,仅与待贤坊隔着延平门大街对望。
无需秦稽费心,她这一路始终走在前面。轻盈而急促的脚步声,暗示着心中的迫切。
亲人也好,知己也罢,在这世上能有一份关怀和牵挂,这份温暖与安心是外人所无法体会的吧。想到这里,秦稽轻叹一声,脚步不停。
绕过享庙外墙,前面就是北门,此刻果然紧闭着,却没守卫。在那高高的坊墙后面,就是长安城内三条东西要道之一的延平门大街。
从那里走出去之后,究竟会发生什么事?秦稽心中正疑惑,迎面忽然刮起了小风,将一阵幽幽的乐声送了过来。
那是一支笛曲,却不是熟悉的音调。凉风起息之间,笛声似有还无,撩拨着听者的耳朵。
是谁,在荒凉夜色里吹奏?
秦稽不免有些好奇。然而比他还要迫切地,金罂竟已推开了北门,红衣一闪,消失在门缝里。
门外,竟然是白茫茫、好大的一片雾气!
春暮夏初,应是天地之气清浊分离的时候。秦稽心中生疑,却又挂念着金罂的下落,因此不敢稍停。
他反手关上坊门,左右张望。
没有武侯铺的驻兵,没有骑卒;除了门边鼕鼓的轮廓,什么都看不见,只是一团浑浑噩噩的雾气。
金罂是往丰邑坊去了吧?秦稽鼓起胆量,迈步向北走去。
延平门大街有五十余步宽,可是才走出十来步,前后左右就变成了一片白莽莽的混沌。
究竟哪一个才是北方?
惶恐滋生的时候,还是那阵笛音,穿透雾气而来,仿佛指引着正确的方位。
秦稽静下心来,循声向前走了一阵,果然又看见高墙破雾而出。坊门匾额上写着“丰邑坊”三个字。再细看,坊门也只是虚掩着,应该是金罂刚从这里经过。
不敢怠慢,他立刻跟了进去。
虽然紧邻着延平门,但丰邑坊也是一座静坊。而且比之待贤坊的冷清,更是有过之而无不及。
因为,除了象征丰收的“丰邑”之名外,这里还有一个不祥的别称——凶肆。
今天是朔日,头顶没有月亮。然而此刻,坊门正对的十字小街两侧,几乎家家户户的门檐下都笼着一层皎洁的“月色”。
再仔细看,发光的都是白麻纸糊的灯笼。偶有小风吹过,灯笼幽幽地打着转儿,露出上面用墨笔写就的“奠”字。
这些门内,都是出售丧葬用品并承办丧事的店家。丰邑坊何时成为丧铺云集的凶肆,已无从考究,但在秦稽投唐之前,这里已是长安人刻意回避的所在。
金罂依旧不知去向,秦稽不敢贸然乱闯。好在这时,笛音再度响了起来。
已经十分接近了,吹笛者也许就立在附近的哪一堵高墙后面。清冷的笛声伴着夏虫幽鸣,在空旷街巷里游荡;似乎漫无目的,却又萦绕不去。
忽然觉得这声音就像一缕游魂,眷恋凡间、却只能徘徊在凶肆暗巷中,秦稽听得有些痴了,有一种郁结的情感如鲠在喉。
他艰难地张了张嘴,似乎想要表达些什么,可最终还是化作了一声低低的叹息。
他放轻脚步,循声走到一处小巷前。巷口摆着一口硕大的水缸,缸里种着一株齐人高的花木。即便此刻光线晦暗,却还是能够看清枝头绽放的白色花朵,美若绢绸。
就在花影深处,站着一位手执横吹的白衫秀士。那背影清雅出尘,又带着点幽幽的阴郁,竟与四周静谧而诡谲的气氛融合在了一起。
这究竟是人,还是鬼?
秦稽愣了愣,笛声忽然停了。只见那白衣秀士转头笑道:“这里虽然是凶肆,但在下并非鬼怪。相逢即是有缘,兄台既已来了,何妨现身一会?”
知道躲藏无用,秦稽从树后走了出来。
吹笛之人自称姓李名瑀,是进京赴考的书生,正寄住于丰邑坊内的清虚观内。他平日不信鬼神之事,又性喜清净,因此趁着夜色吹奏一曲。
秦稽亦回报了姓名来历。这之后,他犹豫片刻,还是问起了刚才笛曲的名字。
李瑀答道:“曲名《蒿里》,原是为不臣于汉、自刎而死的田横所作的挽歌。我听这坊内的人唱得多了,便也学得来,倒让秦兄见笑了。”
原来是一曲挽歌,怪不得如此哀婉动人。
秦稽平素醉心于奚音乡调,这却是他平生头一遭,会对汉唐旋律心生共鸣。如此想来,“悲怆伤怀”的感觉,倒是无分胡汉的,正应了“人同此心”的道理。
他正感叹,却见巷口的横街上逐渐明亮起来。脚步声里,金罂与另一位素衣女子提灯照夜而来。
“偏劳公子陪同家姊前来,一路辛苦了。”
那素衣女子自称“珠瑠”,是金罂之妹。早年嫁入丰邑坊内,便也做了凶肆的行当。今日姊妹相聚,本该长叙。只是事有不巧,却是遇上了珠瑠最为忙碌的时候。
原来,长安城内有两爿凶肆,各踞于城南东西两侧。丰邑坊内的西肆与青龙坊的东肆素有怨怼,近日更是相约要一较高下。
两肆的比试分为“日夜”两场。今日午时为日试,东肆已大胜;而“夜试”便是今晚子时,于皇城安上门外、务本坊西进行。此时此刻,珠瑠一家的忙碌与忐忑,可想而知。
宵禁的深夜,两家凶肆竟然要在堂堂皇城前决一胜负?秦稽忍不住暗自诧异,可是转念一想,自己对于中土风俗也未必全然了解,便也稍稍释然。
方才,就在秦稽聆听笛曲、结识李瑀的时候,金罂与珠瑠已有一番小叙,奈何时间迫紧,只能打住。不过二人也约定了,今夜子时要在务本坊西门重会,那里还住着幺妹丹若。
远处隐约传来了悠悠的召唤声。珠瑠与金罂依依惜别,转身急步走入坊巷深处。秦稽正想对金罂说些什么,却听一旁的李瑀清咳几声,提出一个不情之请。
“今夜良辰美景,枯坐于凶肆陋巷之中未免无趣。不知这位姑娘与秦兄,是否可以让李某同行?在下携有坊内开具的通关文书,可保夜行无阻。”
今晚遇到的几个人,一个比一个古怪。不过秦稽已经懒得诧异;而真正让他有些意外的是,金罂似乎对李瑀颇有好感,倒是立刻点头应允下来。
第三章
长安城里,金罂一共有三位姊妹,除却丰邑坊的珠瑠与务本坊的丹若之外,还有一位长姐涂琳,居住在城南的兰陵坊内。
丰邑坊到兰陵坊之间,很有一些距离,光是横向就间隔了四排里坊,快步疾走恐怕也要花去半个多时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