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三十六话:命运的选择!野姜花的回忆!
如果,张仲文是坠落凡间折翼的天使,或者恶魔。
如果,张仲文是微服出游的刁蛮王子,或者公主。
如果,张仲文是穿越了时空的女文青,或者知青。
如果,张仲文是灶台边哭泣的灰姑娘,或者小伙。
如果,张仲文是九龙夺嫡中的某条龙,万凰之王中的某只凰,珊瑚琼林蚌中珠,满树金枝一朵花,风云职场拉拉杜,灯火尽处玛丽苏。
他都可以在吃饱之后,安心等待头顶上那无垠的宇宙灿烂星空中,从天而降的一个亿个总裁王子仙女教母圣骑士黑白大哥之类的东西,就像动物世界里记录的野牛大迁徙般狂奔突进他的生命里,带给他悲喜交加风起云涌绝世倾城凄美哀艳的故事,故事的结局中他不需要有什么好下场,但是他的故事可以写成书,拍成剧,代言一个叫做传奇(这不是指某个网游,取字面含义)的东西,去励志,去催泪,去给很多劳动力提供就业机会。
然而,张仲文没有这个命。
然而,命,或者命运,本身就是一个推卸责任回避问题的字眼。
张仲文认为:命运,就是在做选择题。
但是这些题目出现的时机和选项,不是任何人能决定,但也都是由人来决定的。
就像他周一决定去当国家主席,结果发现国家和人民不让他当,他不觉得那是他命运不由人,一切有天意;他也不埋怨自己祖坟的位置埋的位置不对、他的爹妈把他生的八字不好。他会认为,那是因为国家主席这个职位,不在那个周一早晨起床的他,由他之前的生活所做过选择选项而产生新的选项的范围之内。
所以他觉得现在的自己,是由自己的选择所造成的,他对他之前做过的种种选择,基本满意,甚至沾沾自喜,所以,他觉得他的命很好。
当他还是胎儿被怀在乔月兰的肚子里的时候,共富县遭遇了百年不遇的春季大降水,随之而来的山洪和泥石流给共富县人民的生产和生活造成了很大的破坏。
山林里有道观和寺庙,里面里的宗教相关从业人员也是人民,他们也需要生产和生活,他们也受天灾人祸影响,庙被大水冲垮了,那么他们就要上街来讨生活。宗教和神话都是因为劳动人民在面对自然不可抗力时的想象与安慰不是么?那么共富县遭了灾,和尚道士们要生存,人民需要安慰,买卖双方市场繁荣供需关系旺盛,那么有和尚和道士进了张世荣家,寻找商机,兜售商品或者信仰,是极其正常的现象。
那么当家的张世荣就面临两个选择。
A——相信和尚和道士们的话,认为自己体弱多病的孩子是猴仙转世,接受道士和和尚们的祈福与施法,给他们很多食物吃,并支付一笔钱祈求道士和尚中介一些神灵来保佑这个家庭。简单说,花钱买吉利,同时给张世荣自己进行心理治疗。
B——把他们都撵出去,关门。
张世荣选择了B。
于是这个家庭里,没有神的踪迹出没。
但这是张世荣的选择,不是张仲文的选择。神眷顾世人,没有就此放弃这个的极具天赋的孩子,并对这个孩子的成长过程中频频招手。
“姥姥给小文讲故事啦,小文你想听什么呢?”
A——如何不被黑山老妖捉走吃掉的山村儿童生存指南。
B——姥姥十送红军最后才能嫁给你地主姥爷的浪漫轶闻。
C——你奶奶家里没有一个好人的家庭伦理是非观培养。
D——你爸配不上你妈——婿不如狗的魔鬼十戒。
请注意,上面是复合多选,张仲文不是没有选择过A,但是他没有过多地点播A。当然,张仲文的姥姥也好,黑山老妖也好,都不能完全让这个孩子在神的光芒中黯淡或者升华。
命运提供的选择依然在张仲文的人生之旅中存在并不断发生。
“小文,这次舅舅只能给你买一套连环画哦。”
新华书店柜台上也有很多选择。
是买血腥残暴充满国学文化政治寓意的封神榜呢,还是买盗版山寨的日本卡通花仙子呢,还是盗版山寨美国的米老鼠与唐老鸭呢,还是买那个一点科幻价值都没有脚趾想都不可能实现的小灵通漫游未来世界呢,还是买……
好吧,最后舅舅都给买了,虽然不是一次都买来的。
但张仲文的选择中,最喜欢也最常阅读的却是《岳飞传奇》。
为什么?成年后的张仲文得出的结论是,那个连环画里有个脱了上衣的男人跪在地上,摆出一个精忠报国千古大义的姿势,让张仲文觉得说不出来的兴奋……
“小文,这是你二舅妈带来的大功哥!”
随着之前的选择来到了这个选择阶段的张仲文,对这个空降的表哥也有如下态度选择。
A——尝试喜欢他,如果可以喜欢,就喜欢。
B——表面假装喜欢他,但是讨厌他。
C——保持冷漠,观察等待。
D——什么都不尝试。
但是这个表哥本身的人生选择,给这个表哥已然造成了一个非常强势的特点。杨立功很乖很听话,张仲文很乖也很听话,但是杨立功读书成绩好,张仲文的学习成绩一般般绝对不能说好——学习好的孩子胜出。
于是张仲文在日后与他相处的人生中遭遇了这个选择。
A——他人长得很令我兴奋,性格好,学习也好;那么当然就崇拜热爱他,我也要以他为榜样,好好发育,好好学习。
B——只专注于他令我兴奋的部分就好了,忽略他学习好这个事情,崇拜他热爱他,因为发育不是自己能控制的。学习?很累很费神不是么?
那么张仲文同时也面临了很多伴生性的选择,例如:
A——在书桌上认真学习,忍受头晕和恶心。
B——在书桌上假装学习,其实在画画。
C——根本连书桌都不上,看电视,随便对付一下作业。
D——不到爸爸妈妈发怒的时候,作业也不用做,玩!
于是,选择产了选择,分支,循环,最后得出了他无法逆转的选择结果。例如,关于杨立功是谁?
张仲文的童年:杨立功是一个表面客气的表哥,他什么都好,你比不了,也尽量不要和他比,也不要和他出现在一起,大人们会唠叨你对比你。
张仲文的少年:杨立功是我二舅家的表哥。
张仲文的青年:杨立功?某表哥。
中年的张仲文:看,他离婚了吧……
当他得知这个表哥离婚的消息之后,心里一点儿真正的同情感都没有,这不是他冷血无情不惦念亲情,而是他有着一个坚定的选择一定有结果得与偿必有平衡的理论,根据这个理论,他觉得杨立功没有任何需要他或者同情的地方。
表哥杨立功结婚五年离婚,主要原因是因为他的老婆不曾生育——据说没有谁病,但就是没有看到孩子。这个核心问题导致婆媳矛盾衍生夫妻感情破裂而离婚收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