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公主千岁(6)

尔后,闭上眼,那酒似化成了泪,从眼底涌出。

与她想的一样,两日后,舅母进宫来告诉她,舅舅已同徐骥见过面,徐骥态度上并未拒绝,此事初步有了眉目。

后续薛家还会继续联络,而三日后便是对高句丽王的献俘大礼,那一日徐骥将会进宫,到时她可与徐骥见一面,亲自订下这桩婚事。

说起高句丽王,昭宁便又想起了那日在楼外楼上见过的东方陌。

此次东征高句丽归来,东方陌受封卫国公,官至一品,食邑三千户。

非开国功臣,非名门之后,非皇室宗亲,却因战功而成了二十四岁的国公爷,天纵英才,不过如此。

可惜,她与此人不熟,如果他未娶妻,如果能与他成婚,哪怕他有十多个侍妾二十多个儿女她也愿意。

三日后,大周在晗光殿前举行献俘大礼。

四品以上官员及三品以上皇亲皆须到场,这其中,主角便是此时东征得胜的各路将领,以及乘着囚车被送至金安城的高句丽王,当然,还有掌着朝政大权的萧圣人。

此次东征,东方陌率军一路攻进高句丽都城,活捉了现任高句丽王,与大军一同押回了金安城,而今日,高句丽王将要以俘虏身份拜见大周皇帝。

可惜,如今的大周皇帝是萧圣人立的五皇子李宏,而不是她父皇。

父皇在世时,曾亲征过高句丽,最终无功而返,直到临终前,高句丽都是他心中憾事,还曾想过再次东征,若是今日的献俘大礼由他来受,不知他心中是何等的欣慰。

当萧圣人与皇帝圣驾到来后,献俘大礼开始。

一袭银光宝甲的大将军站到了晗光殿前的高台之下,面色如霜,开口道:“带战俘。”

此人,正是东方陌。

昭宁静静望着那年少的将军,日光照在他身上的铠甲上,射出耀眼的银色光芒,让人几不能睁眼。

那日,她在上,他在下,俯首之下,已觉气势逼人,如今隔着这么近的距离仰望此人,越发觉得威风赫赫。

才从战场归来的他,似乎还带着一种慑人的杀气。

可他的神情却不似别的武官那样张扬与不可一世,而是一种冷漠与孤僻,似乎他身在这俯瞰群臣的荣耀中,却又并不沉溺于这荣耀,那样平静而沉着的目光,不像个封狼居胥的少年将军,而像个看惯了世间荣辱的冷血政客。

昭宁从未见过这样的人。

如那日在楼外楼一样,她再次将目光投射在这功绩累累的将军身上,久久不能挪开。

他一声令下后,没一会儿,关押着高句丽王的囚车被拉了过来,高句丽王戴着手链脚链,从囚车上走下来,跪地觐见。

昭宁发现这高句丽王看着并非昏庸之辈,相反,其人身材魁梧,目光矍铄,哪怕身为阶下囚,面见大周皇帝也并无畏惧之色,满面宁死不屈之态。

难怪高句丽这些年势力渐大,难怪当初父皇御驾亲征也未收服高句丽。

从这高句丽王的面目来看,也知高句丽国力强盛,军队骁悍。

这样的王国,却被东方陌打败了,还生擒了高句丽王。

萧圣人与皇上的脸上,俱都呈现着无法比拟的喜悦。

诚然,征服高句丽,是东方陌的功绩,但同时也是君主的功绩。

这是要载入史册、歌功颂德的大业绩。

皇上初登基,便有此荣光,萧圣人掌政数年,得此功劳。

如今的大周,几位开国大将都已故去,东方陌是年轻武将中最耀眼的那颗明星。

风云诡谲的京城,将迎来一只强大的力量。

只是不知道,这东方陌是李派,还是萧派。

昭宁下意识再去看东方陌,却从他身上看不出属于任何一派的气息。

献俘大礼之后,是宫宴,庆祝东征大军凯旋,大周收服高句丽。

宫宴在御花园中的凤仪园举行,文武百官欢聚一堂,歌舞不休,觥筹交错。

昭宁循机离开宴席,往凤仪园后而去,到了凤仪园后的葡萄架下小坐。

她是故意离开,为的,就是等徐骥来找她。

果然,等了片刻,一道声音从她身后响起。

“臣,见过公主。”

昭宁回过头来,有一刹那的怔神。

东方陌?

她顿了半晌,才缓声道:“卫国公。”

那卸了明光铠,只着一身玄黑锦袍的人沉静道:“正是,公主在此休憩,臣无意惊扰,只是有几句话想同公主说。”

昭宁静静看着他,朝身旁吩咐道:“赐坐。”

“不用。”他似乎并不打算多作逗留,竟拒绝了这赐座,随后道:“公主可是有意招徐骥之子徐铸久为驸马?”

昭宁彻底怔住。

嫁徐家之事,本是她与舅舅的密谋,无论她,还是舅舅,或是徐家,都不会在事未成时张扬出去,东方陌如何知道?

莫非,他竟手眼通天至此,才入京城,便已对京中事了若指掌?

不,不可能,此事连萧圣人都不知道,他才进京,在京中的耳目一定没这么灵通。

难道是徐家从军中走漏的消息?

她压下心底的震撼,佯装讶异道:“卫国公从何处听来这消息,倒让人意外。”

第5章

◎他的目的◎

“回纥使者提亲,萧圣人想应允,公主则会想尽一切办法避开,而最直接有效的办法,便是立刻成婚。臣知道这两日薛郎中与徐大将军见过面,所商议的,一定是公主与徐家的婚事。”东方陌说道。

昭宁无法相信,他仅能凭此蛛丝马迹猜出他们的意图。

正当她还欲否认时,他却并不执着于让她承认,而是接着道:“此次东征,徐铸久于保州边境,与手下士兵夜闯民宅,奸污民女十多人,致一名十二岁少女当场死亡。”

如此骇人听闻之事,昭宁几乎不敢相信,立刻问:“若有此事,当以军规论处,并上报朝廷,我却并未听闻此事。”

“此事已被徐骥压下,只让几名小卒顶罪,当场问斩。”东方陌道。

昭宁久久未言。

她不知该如何应对这消息,也不知该不该相信东方陌的话。

东方陌看着她,却又换了话题,继续道:“公主金枝玉叶,万金之躯,自然不当远嫁蛮荒之地,臣为大周之臣,必定以死力谏,绝不让公主和亲。”

此话完,他朝她躬身行礼,随后道:“臣告退。”

来得诡异,去得突然。

但他在这儿说过的每一句话,都挑动她所有的神经。

昭宁静静看着他远去的身影,久久无言。

这时宝屏上前道:“公主,徐大将军来了。”

昭宁深吸一口气,道:“让他过来吧。”

徐骥过来,朝她行礼后问道:“公主,臣刚才似乎看见卫国公在此处。”

“是,偶然遇见,与他说了几句话,我之前还从未见过他真颜。”

徐骥问:“不知公主与他说了什么?”

昭宁一笑,看向他,反问:“本宫见了什么人,说了什么话,徐大将军很感兴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