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七十年代甜蜜夫妻(301)

但要用这房子开辅导班,这些问题就很严重了,都说「人靠衣装马靠鞍」,做生意也是这样,经营场所不弄好点,谁能相信她是正经做生意的?

所以租户搬出去后,程蔓立刻找了泥瓦工来,让人把里面重新粉刷,每间屋子还要粉上黑板,地面也重新打了水泥,外墙则先抹水泥,再粉刷成白色。

至于临着大马路的那一面墙,因为人来人往,是非常好的广告位,本着不用白不用的心里,程蔓打算在刷白的墙面上用油漆写上辅导班名字、课程套餐以及金额、广告语等信息。

但信息内容得仔细琢磨琢磨,而且要写,肯定要另外找个字写得好的人,所以泥瓦工负责的只有粉刷。

虽然这套房子里有四间屋子,但这时候装修工序没那么多,所以工期并不长,一星期左右就全部弄好了,连窗框都换了新的,玻璃选的是透亮的,这样里面光线才能好。

装修弄好后,程蔓又找了程树伟帮忙弄电。

亲闺女的事业,程树伟当然要支持,程蔓回去跟他说了后,放假他就带着工具过来,重新布置了电路,再装上插座、大瓦数的电灯泡等。

同时她找了人,在周边农村买了一批木头,就近找了木匠直接在装修好的房子里直接开工准备打书桌。

因为房间面积都不大,程蔓对书桌要求很高。

书桌不能按照人头打,一个小房间想塞进去二十张书桌有点勉强,桌体也不能太宽,因为第一排到黑板的间距不能太小,否则既不方便老师走动,学生看黑板也不方便。

思来想去,程蔓还是从前世上辅导班的记忆里,扒拉出了一款桌椅。

最后打出来的桌子,长能坐五个人,宽在五十厘米内,桌洞也不大,只能放两本书。反正他们这是辅导班,来上课不用带太多书。

每个房间打四张这样的桌子,前后桌之间间隔也不超过五十厘米。

这样排下来,最小的房间进门刚好能空出L型的过道,第一排和靠门那面墙壁的黑板之间勉强能有一米左右的空间摆讲台。大的两个房间则左右都能空出过道,程蔓打算把这两个房间当成主教室,小的两间当成备选。

四个房间,光要打的桌子就有十六张,凳子更多,哪怕程蔓请了好几个师傅一起开工,也要半个月才能忙活完。

为了不浪费时间,打家具的同时,程蔓开始着手准备办营业执照需要的资料。

这时候做生意办营业执照的人不多,改开时间短嘛,普通人没有这个概念,国家呢在这方面的制度也没有完善。

很多人就算是开店,也是盘个店铺就开工。

所以到了八十年代末,很多企业因为税收问题跌跟头,轻点的只是罚款补税,严重点可能要进去。

前几年跟程亮合作摆摊只是小打小闹,连个店面都没有,程蔓就没考虑这些。

毕竟哪怕是她穿越那会,摆摊做生意的也基本不会去办营业执照,至于个税交不交,则看个人自觉。

程蔓有这个自觉,但她没那个资格交个税,这会国家只对在国内工作的外籍人员征收个税,她不符合条件。

但现在她要办辅导机构,有了经营地址,这方面就得规范起来,毕竟她这方面如果查出问题,影响的不只是她个人,还有陆平洲。

只是这营业执照吧,确实不太好办。

倒不是流程有多复杂,而是临江没人开过辅导班,又或者开辅导班的没人来办营业执照,工商负责这一块的工作人员,连辅导班是干什么的都不知道。

不过等程蔓解释清楚后,审核她资料的工作人员对她这个辅导班挺感兴趣,要不是她说辅导班刚开,暂时只收高三学生,工作人员肯定要把自家孩子送去。

话说回来,因为没有先例,工商的工作人员虽然觉得她这个辅导班不错,但负责审核的人不敢随便通过,得把她的资料提交上去层层审核。

这一审核就是半个多月,她辅导班的桌椅都打好了,营业执照还卡在第一步。

而这半个多月里,程蔓收到了两次电话,让她去工商跟人解释这个辅导班是什么情况,第一次问她这些的是区工商局的人,第二次是市工商局的人。

程蔓人麻了,她真没想到办个辅导班能惊动市里领导。

好在市里来人后,流程就快了起来,刚进八月,她的营业执照就批下来了。

营业执照下来后第一件事,就是找人做招牌,另外程蔓还找了个专门写标语的人,让对方在面向马路那面墙上写上想好的广告语。

本来这事程蔓是想找美院学生的,但她想想又觉得没必要,广告其实不用太高雅,简单粗暴最实用。

就像椰树的包装,简单粗暴没太多艺术性,但同时也简单明了,慢慢的反而成为了品牌特色。

考虑过后,程蔓直接买了桶黑色油漆。

本来她是想买红油漆的,更亮眼一些,但跟陆平洲说起时,他摆出一副欲言又止的表情,虽然什么都没说,可程蔓又不瞎,当然能看出来。

这看出来了,自然要听一听他的意见,便道:“有什么你就说。”

陆平洲真就说了:“外墙涂上红油漆,日晒雨淋的,油漆颜色会晕开吧?”

“会吧,怎么了?”

陆平洲问:“如果你晚上从外面这条路经过,漆黑的天,一墙的红字,颜色还往下晕染,会有什么反应?”

好了,程蔓明白了。

为了避免晚上从路上经过的人吓一跳,程蔓退而求其次,选择了黑色油漆。

内容排版也很简单,最上面用最大字体写「启明星辅导」五个大字,再往下用至少小三号的字体协商辅导班开设课程、节数、以及小两号字体强调的老师院校。最下面是程蔓想的广告语,连着三句一问一答,很能调动情绪。

虽然广告打出来后,路过的人不一定会注意,效果仍是未知,但程蔓非常重视这件事,写标语的师傅来干活那天,她吃完早饭就出门了。

一起出门的还有陆平洲和程程,前者今天休息,后者好奇什么是广告,非要跟着去凑热闹。

写标语的师傅姓刘,本人是区政府宣传口下面的,区里现存的这些标语,大半都出自他的手,小半出自计生办。

刘师傅今年六十多岁,但身体很硬朗,瘦高个,穿着一身蓝色中山装,很有文化人的范。

写标语前,程蔓先给刘师傅解释了下排版的用意,然后强调了每个字体的大小差异。刘师傅听后拿着程蔓手写的单子,对照着刷白的外墙看了好一会,才提着油漆罐爬上梯子。

刘师傅上梯子时,陆平洲站在下面扶着,他力气大,梯子被扶得稳稳当当,刘师傅上去坐好后便笑着说:“小伙子臂力不错啊。”

陆平洲淡淡笑了声,说道:“您小心点。”

“放心,写了十几年标语,这活我熟。”刘师傅说着,就拿着刷子在墙上写了起来。

上一篇:女王爷与男戏子 下一篇:书生撩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