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几乎可以断定,她与萧御之间有误会,且误解甚深,是李琅华一手造成的,原因非常简单,李琅华的这句话,有欲盖弥彰之嫌。
乍一听,像是李琅华用季青临挑起萧御对她的误会,可若细想,则是别有深意——李琅华担心萧御对她吐露事情,解开他们两个之间多年的心结。
她与萧御尽释前嫌,李琅华这个从中作梗之人,自然会被她所厌恶,她是长公主,李琅华是阶下囚,她不喜他,有的是法子折磨他。
心中疑惑尽消,李姝莞尔一笑,道:“多谢皇叔提醒,本宫自有分寸。”
“有分寸就好。”
李琅华敛了几分吊儿郎当,唏嘘叹道:“季小将军心思纯粹,与咱们这些以勾心斗角为生的人不一样,若非如此,他也不会奔赴益州,刀口舔血为你挣战功。”
李姝眼皮跳了跳,再次读懂李琅华的心思——他搬出直率赤诚的季青临,让哪怕她与萧御冰释前嫌,也会顾及季青临的感受,不会与萧御旧情复燃。
满腔热血的人,总是会让人不忍泼他冷水。
李琅华在利用她的不忍。
可她也的确不忍。
但不忍不是她约束自己的理由。
她这个人,生来就没甚么道德观。
“啰嗦。”
李姝笑着推了一下李琅华。
她真的挺想知道,萧御到底要向她说甚么。
送走喋喋不休的李琅华,李姝随手指着长廊另一处的楠竹亭,道:“逸之,我们走走?”
萧御看了一眼李姝指向的楠竹亭。
李姝爱花,爱繁华,宫人们投其所好,无论是抄手长廊,还是宫道两旁,都种满颜色各异的花儿。而李姝指着的地方却是青竹葱郁,清幽安静,在一团花团锦簇中有些格格不入。
萧御漫不经心扫过李姝,微微颔首。
难得她还记得他不喜花儿。
两人一前一后来到楠竹亭。
亭中有风铃,李姝拉响风铃,唤来宫人,要了茶水与点心。
她是一贯的甜腻花茶,萧御则是云顶雪芽。
宫人送完茶水后离开,亭内只剩下李姝与萧御两人。
或许是知道接下来要谈论的事情,两人都没有开口,只有茶香四溢伴着清风徐徐。
不知道过了多久,李姝打破宁静,道:“逸之要与我说甚么?”
她从来不是一个有耐心的人,尤其与萧御相比。
李姝轻嗅着茶香,问道:“是萧老夫人的事情?还是我的人去求你救我,却被萧家人打出去的事情?还是........你送我一杯毒酒的事情?”
她不是没有在心里设想过她问萧御这些事情的场景。
她觉得以她的性子,大抵是做不到心如止水的,被自己喜欢的人背叛伤害,无论磨练得再怎么百毒不侵,还是会在心口烙上一道疤。
她以为她会不甘心,手指紧紧攥着,指甲掐着掌心,疼痛撕扯着她的理智,她面上才能做出一派端庄祥和,而不是声声哀怨似弃妇。
然而让她没有想到的是,她心底前所未有的平静,声音没有一丝起伏,曾经她难以启齿的难堪问题,就这样被她说了出来。
茶水的雾气在她面前飘着,她隔着一层又一层的雾,去问萧御:“逸之,你欠我一个解释。”
三月的太阳很暖,风很淡,面前的萧御似乎一如从前,没有任何改变,他静静看着她,眉眼沉静,声音缓缓:“我不知祖母去找你。”
雾气似乎淡了一分,萧御的脸慢慢现了出来,李姝看着那张清隽无俦的脸,忽然笑了,问:“你何时知道我拿了萧老夫人的黄金?”
萧御依旧平静,道:“你被楚王带走之际。”
“所以你见也没见我的人,便让人将他们打了出去?”
李姝又问。
萧御道:“我不知道你的人找过我——”
“逸之,”李姝打断萧御的话,道:“你是萧家嫡子,未来掌权人,这些事情,你都不知道?”
萧御眸光微沉,没有回答。
“逸之,有些话说太明白,便没意思了。”
李姝突然有些想笑,兜兜转转,还是回到原点。
李姝放下茶杯,笑着道:“逸之,你从未主动说过喜欢我。”
“你从未主动亲吻过我。”
“甚至,你从未主动来见我。”
“我们之间的感情,一直是我在强求。”
陈年往事如潮水一般涌来,压抑多年的委屈叫嚣着冲出脑海,李姝有点想骂萧御,却又觉得骂了也没甚么意思,毕竟,都过去了。
当初是她招惹的萧御,有这样的结局,实在不意外。
最后李姝笑了笑,端起茶杯将茶水一饮而尽,垂眸看着空荡荡的茶杯,道:“旁人都说,是我痴心妄想,想攀高枝——”
“姝儿,那年你才十四。”
萧御突然开口,打断李姝的话:“你大抵忘了,那年我不过十六。”
李姝抬眉。
十六岁的少年,血气方刚,对甚么都跃跃欲试,却甚么也试不起,套在少年身上的枷锁一个又一个,要他惊才绝艳,要他不染烟火。
他生在豪族之首世家之最的兰陵萧家,条条框框约束着他的人生,他不是自由长大季青临,喜欢可以随时说出口,大半夜冒着风霜去找心仪的人,眼睛亮亮的,眸光灼灼能将人烫伤。
“你被楚王带走之际,我不在长安。”
萧御道:“我回长安之后,想办法去楚王府上找你,你.......”
说到这,他声音微顿,眉头微不可查地蹙了一下,又很快舒展开来,淡淡看着李姝,道:“你似乎过得不错。”
与李琅华并肩而立,如璧人一般。
萧御不着痕迹移开视线,道:“后来,我找了人弹劾楚王。”
“再后来的事情,你就知道了。”
李姝瞧了瞧萧御。
她那时拿到李琅华所有证据,万事俱备,只欠东风,正当她琢磨找哪个朝臣当出头鸟时,一个名不经传的言官站了出来,大骂特骂李琅华罪行。
她虽不知言官是谁的人,但知道时机稍纵即逝,借机将证据呈上,李琅华举止轻佻不被世家所喜,她的折子刚到天子案前,世家们便开始造势。
请求废太子的折子堆积如山,九州更是流言蜚语不断,平帝为求自保,不得不废李琅华。
扳倒李琅华之后,她不是没派人去打探言官的虚实,她的心腹回来告诉她,言官是林家人的。
世家们期待皇室乱一点,再乱一点,这样他们才能在借机发展自己的势力。
林家在这个时候对李琅华出手,实在再正常不过。
得知原因后,她便没再想言官的事情,直到今日,从萧御口中得知真相。
她有些意外,可转念一想又觉得颇为正常——萧御或许是为她,但更多是为家族。
萧御出身兰陵萧家,当世第一公子,他所作所为,自然是世家利益为主的,提前放个暗桩算计李琅华,的确是他让人防不胜防的手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