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红楼同人)红楼之不要拦着我上进(327)+番外

直接把贾琏说的没脾气了,就算明明知道,大老婆抬举的小老婆眼里只有大老婆一个人——【我能怎么办呢?我也很绝望啊!】

从平儿成为自己的姨娘起,贾琏慢慢发现,王熙凤真的是变了,一门心思扑在了三个孩子身上,尤其是才出生的蓬哥儿,因为早产,比较体弱(贾琏:我真没看出来他体弱……),更是夺走了王熙凤全部的关注。

贾琏有时候想着,来母老虎屋子里逗逗儿子,和媳妇儿说说话什么的,没到半个时辰就会各种被送客——母老虎居然还笑吟吟地叫自己去平儿屋里!大度的简直可怕!

而去了一次的贾琏觉得浑身不得劲,看平儿一举一动都刻板得很——好眼熟啊!像谁呢?嘶,倒是有几分像二婶!我滴亲娘……

先皇驾崩已逾百日,可是贾琏因为家里两个反常的大小老婆,只觉得见到就起鸡皮疙瘩,一点想行那事儿的欲/念都没有了。

最后,一进后院有着说不出的别扭感的贾琏还是决定一门心思好好操持十三香的生意吧,听说最近有胡商开始想采购这玩意儿了。

十三香要是能卖到西域去,那可是了不得的事儿,毕竟不知道托谁人的福(宝玉:……),早几年,大家都知道西域有作物名孜然,孜然之巧,可烤羊排、烤羊腿、烤羊腰;可提鲜、可解腻、可祛腥……京城的羊肉铺子一下子就红火起来了,不只有烤羊,穷人家偶尔也吃得起烤猪肉,也不知道是谁在京城外规划了好几个村落养殖猪羊,反正京城一地肉价平稳下降(宝玉:……)。

有需求,就更加刺激供给。

胡商们都发疯似的开始卖孜然了,毕竟那玩意儿占地小,易保存。

现在有十三香横空出世,竟然叫胡商愿意进货,岂不是对十三香美味的最好证明?

…………………………

贾琏忙得足下生风,负责原料的薛蟠也没闲到哪里去,如今刚刚出了国孝,葡萄酒还是暂时先不要拿出来招摇得好,然而十三香的原料一事就足以让呆霸王焦头烂额了,生生瘦了一小圈,如今看来,已经鼻子是鼻子,眼睛是眼睛了。

今个儿他又来了荣国府,照例,先去给他姨丈贾政进行一波精神攻击,然后就去和宝玉表弟领功了:“宝玉,你放心,姨丈那边看账目都得看小半天!”

从宝玉表弟,到表弟,再到宝玉,薛蟠觉得:【自己和宝玉的关系应当是越来越亲密了吧?娘和妹妹可真烦,每次都叮嘱我一定要和宝玉处好关系,生怕我再犯浑做假账昧下银子……也不看看……我、我、我现在还有那个胆么!要知道,宝玉上回随手翻了一遍,就找到琏二表哥账目上的小失误了呢!比积年的老账房不知道厉害多少!谁还敢弄鬼?】

宝玉扶额:便宜爹要是知道薛蟠是故意的……咳咳,也没办法打薛蟠一顿吧?

倒是贾琏,咯嘣咯嘣地嚼着茴香豆,一边八卦:“听说你娘这些日子在和桂花夏家议亲呢?是给你还是给你妹妹?”

薛蟠憨笑一声:“我妈妈说,长幼有序,先给我定了,就给我妹妹操持起来。”

【可不是,你妹妹比宝玉还大两岁哩。】贾琏这么想着,当然不会说出来戳人家心窝子,毕竟虽然本朝废除了前朝‘女子二十不嫁则罚金、官配’的律例,甚至一度崇尚晚婚,但是吧,若是个订了亲的姑娘,二十出嫁不算太晚。可薛家表妹咳咳咳……贾琏点点头:“不错呀,夏家也是皇商,非常富贵,其馀田地不用说,单京城,城里城外桂花局,俱是他家的,连宫里一应陈设盆景,亦是他家供奉,我听闻那夏家姑娘生得颇有姿色,也颇识几个字。只是有一点不好,父亲早逝,唯有一寡母带大的,不知道性子会不会孤拐……”

薛蟠听后就有几分不痛快了,要不是因为这半年和贾琏处的关系实在是不错,当场就得翻脸。

饶是这样,呆霸王面色一变,贾琏就意识到自己说错了话:这薛家表弟表妹,也是年幼丧父的……

贾琏讪讪地想要把这事儿含糊过去。

然后抬眼见到堂弟皱着眉头。

“宝玉,怎么啦?可是有什么不妥?”

宝玉斟酌了一下开口:“禁卫中倒是有一小子,乃是京兆尹之子,我听其无意说起过,夏家……”

“夏家怎么?有什么不对?”薛蟠连连追问,其态度之郑重,和刚才隐忍怒气的样子完全不同,叫贾琏看得心中一叹。

于是宝玉说了程峰和朱犇卖乖攀交情时候露出来的一些京城人家的好笑事体——当然,程峰还是有分寸的,权贵人家的事儿不敢说,偏偏夏家不过是区区皇商而已,自然就被八卦了。

虽然背后议论未出阁的姑娘不太好,可是宝玉还是给薛蟠提了个醒,说夏家姑娘风评待考证。

薛蟠把宝玉的话奉为金科玉律,当晚回家就告诉薛姨妈了。

薛姨妈皱着眉,也拿不定主意:“这可……恐怕是外头讹传吧?”讲真她还真舍不得夏家这样的条件——皇商、独生女儿,夏家那边的中人也说了,日后夏家姑娘可是陪嫁进来一大半夏家的产业呢!

然而,因为薛蟠和宝钗一意坚持听一听宝玉的意见,在暗中去查一查夏家姑娘的风评,故而原本就不太适合拿主意的薛姨妈也被说动了。

第172章

过了两天, 府里下人查来的消息也没什么不对的, 薛姨妈念着阿弥陀佛就说这样子儿子女儿总能放心了吧?然后就准备屁颠颠地请官媒登夏家的门。

然后宝钗拦了一拦:“妈,咱们上回见到了,好像夏家姑娘身边跟着伺候的丫鬟年纪不大?”

薛姨妈一想前些日子在月老庙‘巧遇’夏金桂的时候,她身边带着的两个大丫鬟确实瞧着还面嫩:“是啊, 约摸十三四岁的年纪吧, 怎么啦?”

怎么?这便算是有些不对劲了, 当时没往心里去,现在听哥哥转述了宝玉的话, 宝钗顿时觉得,夏家开出这么优厚的条件与哥哥相看……实则有几分蹊跷, 毕竟哥哥是什么样的为人, 咱们家在京城落脚多年, 该知道的人家都知道了。不然也不会发生先前妈托姨妈找了工部一主事家相看,但是第二天就发生那姑娘摔断腿的事情了,至于先前别的一些官宦人家,客气些的直接说尚需要合八字云云, 不客气的直接端茶送客,使得给薛家做中人的王婆子(王氏族里的远支),去探那些尚有姑娘未嫁人家的口风就头疼。这时候有如桂花夏家这般和气的,叫薛姨妈深刻觉得不能放过, 故而难免带出几分心急的样子,想要早早落实。

而据薛宝钗了解,夏家姑娘已经一十有九了, 照理说贴身伺候的丫鬟,应该年岁相当才是……

薛宝钗没提这茬的时候,薛姨妈压根就没觉得有什么不对,现在回忆了一下,夏金桂身边的丫鬟确实有些单薄不够看,于是又有些犹豫:“不至于吧,许就是人家刚把从前的大丫鬟配人了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