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秋天一过,秦州水果好吃的名头肯定立刻传开。
屺王城的百姓别提多开心了。
他们也跟着沾光,毕竟他们种的果树,也有祝福师兄的指点。
田地丰收不说,连水果都能挣银钱,这日子越过越好了。
在整个秦州都在为水果高兴的时候,家家户户几乎都买了些过来。
毕竟离得近,吃起来也不贵。
很多人这辈子都没吃过这么甜的苹果,这么多汁的梨子,枣子也是甜的很。
其中陶家就是如此。
别看陶家是从汴京来的,他家也没吃过这么好的水果啊。
陶万清陶老先生一边吃着苹果,一边让孙子陶文给他铺平秦州纸张。
今日心情好,一定会挥毫泼墨才行。
他也没想到,自己在秦州,竟然比在汴京还要悠闲。
不用每天跟政敌吵架,不用看着皇上脸色过日子,现在别提多舒心了。
舒心之余,自然还是想到自己那些同僚。
屺王已经从岐州回来,带回来很多流放犯人,想来李文彦就在其中。
陶万清一时间有些叹气。
也不知道李文彦现在如何,能不能见一面。
陶万清的儿子陶轩民也在旁边,宽慰道:“屺王做事哪有不放心的,他这会把李先生带过来,必然是有原因的,咱们放心吧。”
孙儿陶文在旁边点头:“最近屺王事情多,可能没想到。”
话音还没落下,就看到父亲跟祖父瞪着他。
怎么可以说屺王不好,他日理万机,什么事想不到?
陶文无奈。
咱们屺王可不小心眼,再说了,他天天在屺王府转悠,能不知道吗。
最近好像华城人都要回家,因为那件事忙的厉害。
而且秦州确实需要整理一番,虽然现在已经足够好,可后面巡察使团还在后面呢。
皇上说不查秦州,算是给屺王的嘉奖,但屺王私下说,他们肯定还会过来,要做到万无一失。
应付上级领导检查这件事,哪有简单的。
不过陶家祖孙三人还是给纪岱找补了。
实际情况是,他确实差点把李文彦的事给忘了。
处理完秦州大小事务,又安抚好玩家们,再让他们帮忙跟官方联系。
做完这些事后,纪岱一拍脑袋:“李文彦现在在何处?”
还好巫新禄把这些事安排的很好。
大多流放犯人都送到修路的地方了,李文彦自然被单独留下来,人虽然在牢房,但处处都有照应,过的不算差。
李文彦甚至觉得,秦州的牢房似乎都比二王爷管着的岐州要干净。
纪岱知道李文彦纯粹是被冤枉获罪,故而直接道:“那就把李文彦接出来。”
想了会,纪岱道:“送到陶家吧,我记得陶家附近的院子也空着,就让他住到那。”
陶家十几个子弟,想必也会对李文彦多加照顾。
这种文坛大佬,谁不敬重着。
说着,纪岱也起身去看看。
这是陶老先生委托他做的事,现在也算交差。
纪岱到的时候,李文彦正好也到。
这李文彦已经六十多,岐州折腾他那么久,那时候看着骨瘦如柴。
纪岱过去后,倒是把人养精神些,这会衣着干净,面容也还整洁。
李文彦一见到纪岱,立刻反应过来这是谁。
屺王,肯定是屺王。
李文彦从许多人口中听过屺王的名字。
日日给他送饭的小子,没事就夸屺王。
岐州那些恶吏倒是恨屺王的厉害。
一路从岐州到秦州,倒是都在夸他,说他小小年纪,却干练有为。
特别是到秦州后,李文彦甚至还在监牢里吃了个秦州产的水果。
那香甜的滋味,竟然绝无仅有。
在知道这是屺王来了之后才有的水果,李文彦心中的诗词已经要藏不住了。
现在看到屺王本尊,脑海里下意识浮现出四个字,丰神俊逸。
万万没想到,先皇最小的一个儿子,竟然是这般风采的人物!
第65章
纪岱看到李文彦, 拱手道:“文彦先生,终于见到了。”
两人虽然一直未见,却也知道彼此的存在。
李文彦更不用说, 他见到纪岱,心里便忍不住赞叹,原来屺王是这般人物。
怪不得他治下的秦州能如此之好。
两拨人在陶家门口遇到,刚要再说话,就见陶万清亲自把门打开, 满脸激动兴奋。
他刚刚还在想自己同僚老朋友的情况。
然后就听到门外的声音,要不是儿子孙儿也听到了, 他都以为自己幻听了。
两个老友相见,忍不住泪流满面。
他们流放已经有两年时间。
流放之前在汴京时, 两人也遭了不少罪。
想到之前的难处,眼泪自然不停地流。
他们在这哭呢,远处传来的马蹄声让纪岱抬头。
竟然是在原州府办完差事的右督查曹安。
那曹安只带了自己心腹随从, 看来是他自己的行程。
曹安能找到陶万清家中,自然是先到屺王府,又受了指点过来了。
他本就是陶万清的好友,之前还帮纪岱照拂过他母妃, 这会脸上的感激之情溢于言表。
曹安赶紧下马, 拱手向纪岱行礼,并道:“巡察使团已经返回汴京,下官是自己想看看老友们, 这才私自过来。”
想来巡察使杜培然跟左督查卢渝也帮他打了掩护。
果然,曹安下一句就是:“下官匆匆赶来, 不能事先禀告,还请屺王殿下见谅。”
纪岱自然不会计较这些事, 不过他挑眉道:“看来巡察使团,是真的不会巡查秦州?”
没想到,他的大皇兄给他拉仇恨,还真是故意不查。
这下二王爷只怕恨他恨的更厉害了。
不过也无所谓,债多了不愁,虱子多了不怕痒。
恨就恨吧。
曹安点头:“圣上有令,说屺王您的封地就免了。只查了原州府。”
纪岱更想笑,看来他手底下十个封地,只有原州府值得皇上操心。
旁边抱着哭泣的陶万清跟李文彦也琢磨出意思,他们两个虽然心直口快,但好歹是汴京老人,心里也觉得皇上做事不地道。
但此刻两人也不好说什么。
他们两个因为这张嘴,吃了不少苦。
纪岱笑:“进门说吧,咱们在门口也不好。”
陶万清连忙请屺王进来。
后面的李文彦,曹安自然也跟着。
陶家这院子外面看着平平无奇,真进里面了,却能看出里面的雅致。
虽然没有亭台楼阁,雕梁画栋。
翠竹,秋菊却是不少,看着就是精心打理过。
再看陶家的子弟们,身上的衣着虽然不如汴京,但也不算差。
对比李文彦之前的惨状,这已经是顶顶好的了。
穿过前院,后院更是清幽,不过挖了个土坑,见李文彦跟曹安好奇,陶老先生主动道:“这是为明年移植果树做准备,准备苹果树,梨树,枣树各一棵,等到秋天时,也能大饱口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