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管三王怎么想的,纪岱现在没工夫考虑这些,之前跳出来支持逆王的臣子都要关押起来。
这些人本以为自己必死无疑,没想到屺王只是让调查,还把支持逆王这项罪名放一边反而主要看手里有没有命案,有没有其他贪赃枉法等等。
几次调查下来,真正有能力的官员竟然被放了出来。
只杀了几个草菅人命的。
这个开头让朝中不少人看到风向。
屺王是个怪人。
或者说,在现在的承凌国是个怪人。
可谁都拿他没办法,他手里有兵。
西北带来的十万人不说,还收编了逆王的逃兵,如今手里二十万人,一半在汴京外,一半在汴京内。
所以屺王说什么,下面的人就做什么。
一直到等到八月中旬,逆王相关一干人等全都按照律例收押起来。
刺杀皇上的刺客也查到身份。
竟然是跟四五年前,皇上强占郊外民女有关。
那几个刺客都是民女的亲朋,一个是父亲,两个弟弟。
原本喊着这件事要往深了查,肯定跟逆王有关的官员忽然闭了口。
这怎么查?
查下去,皇上最后一点脸面还要不要。
实际情况纪岱知道,这三个人确实憎恨皇上的行为,但更多的,还是怕皇上报复,所以带着家人逃跑。
逃跑的时候被三王爷的人发现,培养成刺客再送回来,承诺自然是照顾好他们的妻儿。
这是一件有复仇也有利益纠葛的事。
也是三王用来攻击皇上的武器。
不管怎么样,纪岱让人多说复仇,少说利益,也就没什么人再愿意为皇上“翻案”,也不会再追究下来。
消息传到三王五王耳朵里,全都沉默下来。
按照正常的做法,小十一直接扣个罪名下来,他俩弑君之罪,可以直接赐死,怎么还网开一面。
皇上的死因确定,准备准备下葬。
但皇宫另一群人终于坐不住。
以皇太后为首的后妃以及皇上的儿女们,全都想要面见屺王。
纪岱听到此事,反而给了另一条建议。
后宫中无儿无女,或者只有女儿的妃嫔,若想归家可以联系娘家,十日内回去,宫里赏赐的东西可以带走一半,有女儿的可以全部带走。
纪岱让伍荣去传达这条消息,又让人去接五王,说他母妃的葬礼准备好了,不日下葬,让他去送一程。
正好五王的家眷也接过来了,一起去送太妃。
其实五王自己都快忘了这件事。
他母妃的死,也有他的原因,所以母妃自杀。
这次起兵造反,自然也有为母报仇的缘故。
而皇上那边为了牵制他,迟迟不让母亲下葬,没想到她的入土为安,竟然是在汴京这么混乱的时候。
接到命令的礼部也是忙的没心情想其他事。
但屺王说了,太妃先下葬,然后再办皇上的葬礼,也合规矩。
礼部拿不清屺王的意思,做了三份方案送过去。
一份平平无奇,合乎规矩,一份比较简陋。
屺王却选了第三份,厚葬。
所以五王看到母妃葬礼时,直接潸然泪下,当即表示自己要为父皇母妃守皇陵,以示罪过。
毕竟他跑过来,就是为了母亲的安葬,真的不是想要造反。
如今的局面,不是他想的。
他就是个大孝子!
纪岱听此,忍不住笑:“倒是聪明。”
巫新禄也想明白了,陈景林还是靠弹幕提示才转过弯。
【啊啊啊啊啊就是说屺王不想治他们造反的罪,所以给五王爷找机会开脱,人家顺坡下驴,直接答应了。】
【而且他说的是自己守皇陵,老婆孩子那还是王爷妻儿的待遇。】
【怪不得。。。那三王呢,他可是真的造反了,最先打起来的就是他。】
纪岱自然也有解决方法,他让人去找三王,问他你打算清君侧,清的是谁。
三王沉默片刻,给出一份名单。
全都是承凌国朝堂有名的大奸臣,平时鱼肉乡里,兼并土地,无恶不作。
纪岱添添减减,又递给三王:“三哥你看,是这份名单吗。”
三王爷深吸口气,看都不看:“是,就是这个。”
拿到名单后的纪岱走出软禁三王的房间,开口道:“三哥也不是为了造反,实则为了拨乱反正,肃清朝纲。”
“这些人,才是承凌国如此的原因。”
陈景林看着屺王的操作,直接给跪了。
啊啊啊啊屺王!!
你留着他们不杀!!!
原来是为了这个???
现在连奸贼名单都有了,直接给承凌国拔了一批害虫。
都是因为你们,所以王爷们才来汴京的。
都是因为你们,所以皇上才会被刺杀。
奸臣当道,国将不国啊!
玩家们第二天上游戏的时候,才知道昨天晚上一大批贪官污吏已经人头滚滚,大多数人玩家不习惯游戏里的黑夜,这里的夜晚既没有夜生活,也没有明灯,所以不怎么上线。
就是在他们下线休息的时候,朝堂上空了三分之一。
这些事做完。
朝中也彻底安定下来。
纪岱还跟巫新禄在说:“也多亏大哥几年来在朝中的耕耘,但凡有点反骨的,全都被流放了。”
所以他做这么多,竟然也是全无阻力的。
谁让硬脾气敢跟权力对着干的臣子,早就不在汴京。
在这里的臣子,要么忍辱负重,可以忍。
要么跟面团一样,随便捏。
“这样不好,还是要有点硬骨头的人。”纪岱说着,准备了最后一件事。
皇上下葬。
皇上死了一个多月,一直放在冰棺当中。
人们都说入土为安。
可生前事未了,也不好安葬,现在终于可以把这件事提上日程了。
唯一不满的,可能就是皇太后。
但她被另一件事绊住脚。
就是屺王说的那句,后宫无儿无女的嫔妃都可以回家,有女儿的也可以回去。
这世上不缺不爱女儿的家里,但也不缺疼爱女儿的娘家。
皇上都死了,后宫嫔妃十几二十岁的,总不能孤苦一生,在家住一辈子,总比在宫中一辈子强吧。
朝中不少臣子都在请求带女儿回家。
一波波的朝廷命妇去后宫求见太后,说什么都要把女儿带走。
父亲可能只是说说,这些母亲是真的想带人走的。
所以一连好几天,宫门外都有几十个官员家眷等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