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不留神,仓库的农具多的要满了。
而且到现在,还有源源不断的农具在制作。
改进工艺后,每个农具只需要很少铁。
按照纪岱之前储备的铁来看,再做几千把农具绰绰有余。
巫新禄道:“您看,要不然暂时不要再做农具,改做其他的事。”
意思就是,让华城人换个方向?
谁料纪岱却摇头,眼神明显兴奋:“别啊,继续做。”
“咱们这农具够了,其他地方农具够吗?”
其他地方农具够不够?
肯定不够啊。
不是每个地方,都能像屺王府附近这样农具充裕的。
巫新禄刚想问,您是不是想去秦州城售卖农具。
纪岱像是知道他的想法一样,摇头道:“不去秦州,去隔壁的益州。”
屺王府的位置,基本在秦州跟益州之间。
他如今再去秦州城,太过扎眼,容易引起是非。
做买卖这事,还是去益州看看吧。
秦州紧邻中原,向来是粮食收成好。
同样是他的封地,益州更偏西北一点,商贸却更好。
既然要做生意,肯定去商贸更好的地方。
去益州说远也不算远,过条河后,再走一百多里路便是。
想来益州的人还不认识他。
去那做生意,还更简单。
如今屺王府附近的田庄走上正轨。
他也该去其他封地看看。
就算暂时夺不了权,也能探明情况。
顺便换点物资回来。
说做就做。
纪岱道:“五日后出发,带上多出来的农具,去往益州城换物资。”
第28章
玩家们自己都没想到, 他们一发力,竟然多做了几千把农具。
听说屺王要用这些农具换物资时,更鸡血了。
赶在屺王走之前, 硬生生多做出不少农具。
等三月二十,纪岱要出发时,各种农具共计三千六百件。
用王府所有马车,才拉得动。
原本想着轻装简行,去往隔壁益州城。
没想到变成真正的商队。
这次出行, 巫新禄跟老徐都留下来。
他们是纪岱最信赖的两个人,一文一武, 帮他守好家。
带的人则是伍荣,曹益帮会的人, 以及甲泉,陈景林。
其他人倒是没说什么,只要是曹益的敌对帮会黄单很不爽。
纪岱耐心解释:“他们跟着护镖, 你们在此地维护治安,都是一样的。下次再出去,我肯定带着你们。”
主要曹益他们五兄弟,是五个靠谱的管理, 有他们在, 手底下的人根本不用纪岱操心。
安抚好玩家,纪岱带着东西出发。
他衣服也换了更利落的,装作是来往的客商。
如今春忙, 各地都缺农具,他的先进农具肯定好卖。
不是没考虑过卖给秦州城, 可他身份太过扎眼,实在不宜过早暴露身份。
还是不认识他的益州城更好。
三月二十清早, 一行车队整整齐齐出发。
唯独过河的事出了些问题。
从秦州到益州,要么走两个城池之间的运河,要么从这些支流渡船过去。
他们的马车,只能走几根独木拼接起来的木桥。
走到那头,再交些散碎银子,算是过桥费。
他们十辆马车经过,让那看桥的老汉很是揪心:“我这桥修得何其艰难,你们这马车过去,不知要损坏多少。”
这老汉嘟嘟囔囔,好在没让人多加钱。
纪岱笑着道歉,又问道:“这桥是您修的,我以为是当地官府的营生呢。”
“当地官府?”老汉嗤笑,“他们会管我们死活。”
“你们还不赶紧走,要不是见你们是卖农具的,肯定要多收一倍的钱!”
后面还有人要过河,纪岱他们不好挡路,只好离开。
好在有同行人给解释:“王老头就那个样子,他家里儿子多,就这还修了几个月,才把这座木桥修好,平时还要修缮,所以心疼的很。”
“不过他实在心好,每次收费并不贵。”
原来是这么一回事。
纪岱听着,身边伍荣等人也往后看看。
过了河后,便到了益州。
再走一天半的路程就到益州城。
别看只隔了一条河,益州这边的种植也要比秦州晚半个月,想来是天气暖和的慢。
益州的情况跟秦州差不多,荒地多人少,之前许多年的战乱,承凌国人口锐减。
不过益州乡野里,偶尔有货郎走动,倒是比秦州那边好点。
其实算起来,秦州距离中原更近,商贸更发达才是。
反而是益州距离稍远,而商贸更好。
这里面肯定有原因。
纪岱猜了个七七八八,具体的还要验证。
到了益州城,农具并未卖出去太多,还是要大户来买才行。
一般中原城池,进门需要身份契凭,再有路引佐证。
但西北这边就没那么多规矩,只要交钱便可。
他们拉了十车货物,另外还交了货物的入城费。
一趟下来,银子没挣,钱花了不少。
过路费,人跟货物的入城费,加上一路吃喝。
竟然都花了十几两银子。
好在现在进城了,可以马上安顿下来。
纪岱去过秦州城,如今再看这益州城,商贸果然更发达。
只听住下的客栈老板道:“客官是从哪里来的,竟然带了这样多的农具,肯定不愁卖啊。”
纪岱笑:“从秦州方向绕行。”
他说了这话,自己身边人奇怪,倒是客栈老板摸摸胡子:“难怪,你们这些做客商的,肯定都听过秦州的名声。”
等进了房间,小荣子道:“公子,为何您要说从秦州绕行啊,一般卖东西的,不都是走到哪卖到哪,绝对不错过有人烟的地方。”
秦州也不算小地方了。
“这也是我来益州的缘故,想来秦州商贸不通,估计跟当地官员有关,上次曹益他们的笛子都能抢,想来做生意的环境很一般。”
说着,玩家甲泉跟陈景林回来了。
他们奉命打听下来,现下已经听到。
“公子,您猜的没错。”
“按照地理位置来说,肯定是秦州要更发达,可秦州当地范家横行霸道,负责经商的范津把持所有买卖,但凡有商船在他们那靠岸,必然会被洗劫一空。”
“所以有经验的商贩,从不在秦州停靠,转而到远一点的益州。”
“于是,这里就成了西北十纪地里,最繁华的城池。”
甲泉跟陈景林佩服得厉害。
小荣子也是如此。
怪不得过条河,都要到益州做生意啊。
既能隐姓埋名,还更安全,谁不想来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