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中一个事让纪岱印象深刻。
去年那会,有一个扬州的布料商人靠岸,带来的东西物美价廉,直接被范津扣走,还说什么,这次是孝敬,下次你就能赚钱了。
那家布料商人跟扬州本地很多布商都有亲戚关系。
从那之后,再也没有好布料运过来,都是些投机取巧,花了大把银子疏通关系的布料商。
银子就那么多,大部分银子孝敬了。
剩下的银子自己还要拿一部分,还要给伙计们开工资。
利润压到这么低,那卖给百姓们的布料到底怎么样,大家心里都有数。
那家扬州布料商人跟亲戚们,如今在益州生意做得风生水起。
每次路过秦州的码头,甚至让船只加速前进,根本不愿意在这停靠,可见对秦州有多憎恶。
像扬州布料商人的事还有很多。
在各行各业都是这样。
秦州的商品,主打的就是一个质量差,价格高。
这样的商贸环境,本来就够艰难的了。
益州州长又依靠自己的影响力,让那个其他船只同样不停靠。
一时间,秦州漕运码头的船只更少了。
估计是天底下最冷清的码头之一。
原本应该是今年最后一批商船,带来大批货物,谁知道这些商船直接送到益州,然后飞快离开。
不出意外,这些东西是被益州买下。
秦州城里的货物本就不算多了,这缺了几十船东西,更是出现店铺里空空如也的状态。
城中渐渐开始怨声载道。
马上就要过年了,什么东西都买不到,这像话吗?
以前东西虽然贵,但总归还能买得到。
这些异常自然被告知屺王。
纪岱还在思索,是不是跟益州那边有关系。
甲泉那边就传来消息。
甲泉作为第一个进入“游戏”的玩家,也是最先被委以重任的。
他一直在屺王城,负责祁家农具铺子的运输跟销售,换来的银钱直接在益州买物美价廉的东西运回屺王城。
从去年屺王打通这趟生意之后,他一直都是这么做的。
屺王城内的物资极为丰富,甚至还能惠及周边。
跟他们合作的益州蒋家也从中获利不少,自家的农具基本上该换的都换了,还学了不少实用的小技巧。
纪岱手头上一部分银钱,也是从这而来他。
包括玩家们的第一桶金,同样这里来的。
原本一切都挺好的。
知道十一月益州有人订了五万件农具。
那是益州一家大户,看着还算和善,一来就要订农具,一口气就要订那么多。
还说年后就要。
按理说这么大的一笔订单,怎么看都不错。
问题是时间太紧了。
放在之前的甲泉,或许看不出蹊跷,还觉得接了笔大生意。
但做了近一年生意的他,明显看出不对劲出来。
甲泉当时就在益州城,姓刘的大户过来预定农具,他并未一口咬定给不给,而是只说要跟主人家写信回去商议。
让刘家给他几天时间考虑。
其实信件并未发出,而是直接找了跟他们关系最好的蒋家。
请蒋家帮忙调查这刘家是什么底细。
谁知道蒋家竟然闭门不见,跟他们关系最好的蒋立也说有事要忙,今日不在益州。
只是等甲泉回到益州住处,当天晚上蒋立就塞来一张纸条,只写了刘商贾三个字。
这说的太过隐晦,甲泉便带着纸条回了秦州,其间跟手下还摆脱了几个跟着的小贼。
甲泉带着的人基本都是华城人。
基本上是华城人第一次单独的任务,所有人的表现都超过预期。
按照他们在论坛上的说法,简直惊险又刺激。
【卧槽你们是不知道,益州的人太阴了,之前做生意顶多有点小摩擦,这次故意给我们下套。不到三个月,五万个农具,这单子一看就不对劲。】
【对啊,蒋立还避而不见,怎么看都诡异。】
【我们回秦州的时候,有三四个人鬼鬼祟祟的,一直跟在我们后面,要不是领队甲泉察觉出不对劲,把他们直接绑了。那些人真的要跟我们回秦州了。】
【啊啊啊感觉有阴谋。】
【肯定啊,益州挺恶心的,他们州长敛财也特别狠,只要商贸,不要农业,当地的农户过得很惨。】
【对。今年旱灾还配合外地粮商抬高粮食价格,这可是吃的啊。】
【不会是益州看咱们店铺赚钱,所以故意来找碴吧?】
【也不会?这生意都快一年了,其实卖过来的农具不算多,他们又不重视农业,基本没什么事啊。】
【还是快去找屺王吧,他肯定会给答案。】
甲泉回到屺王城,把这次的货物放到竹屋杂货铺,自己带着两个得力的手下一路骑马到秦州城。
他本来也不会骑马的,但在这个新地图一年,怎么也学会了。
在古代,会骑马确实很方便。
甲泉把这件事告诉纪岱,纪岱瞬间想到秦州城最近漕运码头的冷清,心里已经有数。
原来是这样。
益州的州长,看来确实不满他给陇州拨粮,不给同样很近的益州帮助。
再加上华城人把他的官员揍了一顿,彻底结下梁子。
纪岱反而笑道:“不错。”
不错?
在场的人都惊讶了,只有庶官巫新禄同样笑道:“确实不错。”
这话说得大家都糊涂了。
益州这么做事,又是搞禁运,又是设计要害农具铺子。
怎么不错了。
不过现在的大家已经养成先不质疑的好习惯。
陈景林问道:“屺王殿下,您是不是另有想法。”
纪岱虽然没点头,可表情说明一切。
在知道益州州长的做法之后,他心里就有数了。
故意给陇州拨粮,不给他们益州,自然是故意的。
后来益州官员调戏华城人,也是他故意把事情闹大,那边被打了脸,不管怎么样都会做出反击。
只要对方出招,他就有本事接住。
可没想到,益州州长竟然用商贸来限制秦州,好让他知难而退。
说来,益州善商贸,用这个对付他们,似乎也有道理。
用合同坑你,然后再直接限制贸易。
放到现代,也是很有效的组合拳。
前者估计对方已经猜到,先进的农具铺子就是他的,直接坑他一笔。
后者则是让秦州百姓买不到外来的东西,肯定怨声载道。
原本秦州百姓买东西就很贵,禁运之后,东西只会更贵。
像大家日常用的生活用品,都是江南一带大船拉过来的。
但凡想改善点生活,要的也是他们那的东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