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也不可能这么做。
不过这话传出去,让益州靠码头维持生计,以及岷州等地的货商们也松口气。
还好还好。
神仙斗法,没有殃及他们。
冲这点,屺王殿下就是个好人。
不知不觉中。
益州上到官员,下到下面码头苦力,都对未曾谋面的屺王殿下有了好感。
不由得生出一个想法。
难道屺王殿下从遥远的汴京过来,就是为了造福一方的吗。
如果真的是这样,那就好了。
从秦州,益州这两处来看,或许屺王过来,真的是不是坏事。
至少对普通人来说不是。
对范家,王石这种人户,则像灭顶之灾。
更别说过来炒作粮价的奸商了。
等到四月中旬,到益州炒高粮价的奸商全都被斩首,益州州长跟刺史联名上书到汴京,还请皇上追查更多赃款,到时候全部充公。
这种事让皇上知道,皇上自然高兴,对于益州官员大加赞赏。
就算屺王的大哥再糊涂,也知道粮价一高,就会社稷不稳,对于铲除奸商还是很欣赏的。
不过要发嘉奖令的时候,有人提起,西北的秦州州长范康太似乎也不错,屺王还提出要不要给他金腰牌。
这种事,皇上却是不愿意的,最后想了个折中的方法,口头赞赏一下好了。
当然,跟益州那边,还是没法比。
提这个建议的人,倒是有意思了。
这人姓柳,乃是河东柳氏的子弟。
虽然他跟益州柳云虎不熟,但一看这事有河东柳氏的人,又有着家族给的消息,说屺王帮了忙,顺道就给了屺王一个人情。
毕竟屺王送来的请功文书,一直被压在下面,迟迟没有回应。
这可不是没有回秦州州长,而是不回屺王。
汴京这位柳氏子弟虽然只是在皇上身边伺候笔墨,却也能说上话。
他提一嘴,自然是帮族人还一点小小的人情。
不让屺王面子太难看。
大概就是,屺王帮柳云虎挽回益州的局面,还得了皇上夸奖。
柳氏子弟便帮屺王促成他之前想做,但还未完成的事。
这些交换心照不宣,却俨然让彼此间多了一层联系。
消息传达秦州跟益州,官员们自然高兴万分。
秦州的范康太怎么也没想到屺王还真的履行了诺言,金腰牌虽然没有,却有皇上的奖赏。
益州那边,同样没想到,这件事竟然还能得到赞赏。
西北二十多地,都送来祝贺,自然也没忘记给屺王殿下的贺礼。
这两个地方官员为什么被夸赞,大家心知肚明。
收到朝廷的赏赐,多少年了,他们这偏远的二十多地,什么时候有过这样的好事。
从前朝开始,很多偏远的地方,朝廷都管不过来。
承凌国刚立那会,倒是派来不少官员,但很多官员大多都坚持不下去,要么也被同化了。
所以在这里,一直是远离朝廷的。
否则也不会有范家,王石家那样大胆的官员。
这次的赏赐下来,让各地官员重新想到,他们上面还有朝廷,还有当今皇上。
而皇上的弟弟,就在西北。
纪岱自然知道朝廷的赏赐会给这里带来多大的震撼。
毕竟皇上赏东西,不是直接扔给你很多礼物,很多金银珠宝就行。
是有定试,是有规矩的。
那些规矩跟繁琐,就会让他们知道什么是皇恩浩荡,什么是天子威仪。
这些人到秦州的时候,纪岱自然也见了,他还如往常一样,是个笑模样,也是个少年人模样。
派来宣旨的太监也没多想,长途奔波,反正事办完了就行。
他还要赶紧回汴京呢。
这么久不在皇上身边,只怕皇上还要宠信旁人。
纪岱没想到,皇上派来的宣旨太监竟然这样急着回去,对差事不在意,只在意能不能在皇上跟前露脸。
不过纪岱只当不知道这些事,他还是提了母妃的事,问了母妃最近可好如何如何。
又说自己自从来了西北之后,身体一直不算好,还向皇上请求几种难买的药材等等。
那宣旨太监看着屺王,点点头,算是同意。
以前就听说屺王身体不好,现在看来,确实如此。
等送走宣旨太监,时间已经到四月底。
西北的四月天气渐渐炎热,有些身体好的,也换上夏服,纪岱自然也是其中之一。
算起来,到这里已经两年多时间。
在他身体好一点的时候,纪岱便跟着老徐锻炼身体,身上早就附上一层薄薄的肌肉,若不是因为长高,也不会看着有些文弱。
半点没有汴京那些人以为的病气。
当地人倒是没什么想法。
敏锐的玩家则提到此事。
论坛里还讨论过。
【有没有人感觉奇怪,屺王为什么要在朝廷的人面前装病弱啊。】
【感觉到了,汴京那边来的人,不仅给了奖赏,还打听了咱们屺王的风评。】
【对,还好玩家们抢先回答,算是按照老徐的说法,糊弄过去了。】
【不会是汴京那边,不喜欢屺王吧。】
【你们是傻子吗,屺王是什么,是藩王啊!】
【谁家皇帝喜欢藩王势力大的。】
【我算是最早进游戏的一批玩家吧,好像很早就有人说,皇上让他弟弟屺王到秦州,就是因为这里偏远,屺王又是最弱的一个,所以把他放着,不用担心他太强。】
【竟然还有这种事,我好像明白什么了。。。】
【我突然有个大胆的想法。】
【多年以后,屺王:你们干嘛把龙袍披到我身上!】
【哈哈哈哈哈你们不要太能想。】
这件事也让玩家们起了疑心,约莫知道,这个世界屺王虽然厉害,可上面还有个皇上。
只是以前西北消息闭塞,大家不知道罢了。
看来,皇上赏赐一事,既让本地官员对朝廷接触更深,也让玩家们明白,这个古代世界真的很大。
他们需要探索的地方,也很大。
但现在,大家更多的关注点,还是在秦州码头!
自从秦州跟益州之争,秦州彻底胜出之后,过往的商船说什么都要在秦州停靠。
为什么?
因为谁赢谁厉害啊。
秦州有屺王坐镇,难道还不能去做交易?
谁不想跟王室交好。
话是这么说,但真的到了秦州附近,心里又打鼓。
这些过往的客商,或多或少都吃过以前范家的亏,停步不前很正常。
但再想到祁家农具铺子掌柜甲泉那些什么秦州码头守则,心里好像又有底了。
如果真的那样做,其实对他们这些过往的客商来说非常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