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曦有些意动,她穿越之前就经常跟家里人外出旅游,自从穿越之后就一直在桃源县活动,最远都没有出过一趟郡!
而且听说这次从云州运来的货物里还有别的东西,她也颇为感兴趣。
如今蜀州内大多都修起了水泥路,来回也是方便,就当是给自己放个小长假?她一口应下。
等他们上了车,赵曦正要系安全带,就看到一颀长身影着黑衣劲装从远处而来,打开了驾驶座的车门。
赵曦看见来人一懵,忙道:“萧听云,你怎么来了?爸,不是你开车去么?”
“这不是你大哥二哥没空嘛,咱们现在也算是重要人物,出行怎么也得配个护卫队?小萧挺好的,听说在军营加了好几个班才得出空,专门来保护咱们的。”赵志民笑道,说着又对萧听云多看了几眼,十分满意。
赵曦偷眼看着萧听云淡然的侧颜,忽而想起那天他们俩在地下车库他说的话,这些日子两人都没提,他也一如平常好像什么事都没发生过。
萧听云关门系上安全带,点火出发,后面还跟着一辆面包车,车里的都是护卫,另一辆坐着一些农耕科和养殖科的优秀学生,这次被允许一起去实地研究。听说这些学生前些日子为了同去实地调研差点打破头,硬挤在车里。
自从弄到石油,经过提炼就得到了汽油可加。
见他们都坐好,萧听云便开车出发了,面包车和小卡车跟在后面。
萧听云显然也成了老司机,一路上说说笑笑,王雪琴还说了不少赵曦以前在学校的趣事,安安全全到了巴水郡。
他们把车停好后,便直奔码头。
货物已经卸了下来,存放在码头仓库里,入目大片大片的水稻种子。
管理仓库的官吏看见仙人一家三口都来了,欢喜至极,忙用硬纸包裹着一水果捧过来,“几位仙人,这是云州那边进献过来的水果,我们用冰块冰着还算新鲜。”
赵曦他们一眼看过去,有些惊讶地道:“菠萝?”
赵曦有些懵:“这里有菠萝?天启朝已经传入了?”
那官吏恍然大悟,大赞道:“仙人果然学识渊博,竟识得这刺手的水果,竟叫菠萝,好名好名!”
赵曦心里一喜,让一个护卫过来帮忙削菠萝,还嘱咐把上面的小刺挑开。
这就相当于古代番邦小国进贡了,普通老百姓是没有这个机会吃到的,他们也算是享受到了。
若是以后能做出水果罐头,应该能保存很久。
然后赵志民就让官吏给他们看看送来的稻种。
云州塔纳族被打怕了,听说蜀州仙人要南边小国的水稻种子,二话不说便派人去收购了,收了足够的就眼巴巴地送来。
赵志民挨个查看,满意地点头:“这些都还是好的,没瞧见有坏种。”
王雪琴也带着养殖科的学生马不停蹄地前往淡水养殖场,从里面挑选鱼苗。
稻田养鱼多养草鱼、鲫鱼这些常见的鱼种,现在是春天江里繁殖了许多小鱼苗,巴水郡的船除去接一些南逃的老百姓,多在江上捕鱼。
巴水郡的老百姓以往也是种水稻的,可这还是头一次听说水稻里竟然能养鱼!
就是有数十年种田经验的老农也颇为纳闷,这从古至今就从未听过啊,这又种水稻又养鱼,也不知能不能行,会不会鱼没养好,就连水稻也种死啊?
巴水郡不少老百姓心里都直犯嘀咕。
也幸亏他们才收了冬小麦,估计真是仙人赐福,那冬小麦收出来的数量多到吓人!以后就不怕吃不饱了,小麦可以做馒头包子还能吃面食呢,多余的还能和桃源郡那边交易买些红薯土豆回来尝尝鲜。
所以听说仙人要推广稻田养鱼,他们虽然心里犯嘀咕倒也没有多抗拒,毕竟手里有粮了,真要是种坏了也不怕今年饿死,只是有些忧心。
田埂旁一些村民闲聊了起来:“我听说咱们郡内有富户挖池塘搞淡水养鱼,前些日子死了一大片,还病着一大堆呢。”
旁侧的村民立刻点头应和:“可不是嘛,我还去看过呢,那富户在池塘旁差点哭晕过去,要不是他家小厮搀扶着,我估摸得栽进池塘里淹死呢!”
这鱼不好养,鱼要是病了大夫也难找,毕竟这年头找个治人病的大夫都难,更莫说治鱼病的了。
所以他们颇为忧心,生怕届时自家水田里全飘着死鱼,伤了稻谷又不好打理。
一群村民抱着农具正有一搭没一搭地讨论着,远处就传来女人的笑声:“草鱼在池塘中饲养发病率和死亡率极高,而稻田养鱼却能大大降低病死率!”
一群村民寻声看去,就见远处走来一群人,看那衣着和样貌就晓得是官老爷们。
村民忙扔了手里的农具,诚惶诚恐地跪下朝他们磕头。
赵志民忙上前搀扶起他们:“我们不兴这一套,你们可千万别跪。”他也是农民出身。
村民们迷茫,忙朝那些统一制服的官吏看去。
一同前来的巴水郡郡守笑道:“这几位便是咱们蜀州的仙人。”
方才说话之人正是王雪琴。
此话一出,刚才才爬起来的村民心头大惊,眼中含着热泪又瞬间跪了下去,高呼:“见过仙人!你们才是真真救苦救难的活菩萨。”
村民们都傻了,他们就没想到精贵的仙人们竟亲自来了,来他们泥腿子才会来的田坝!
第63章 橡胶 你约我约会?
赵志民扶了这个又扶不了那一个, 热得满头大汗,嘴里不住地让他们先起来。
还是随行的官吏齐齐出动,才把这群诚惶诚恐的老百姓给搀扶了起来。
面见仙人这些老百姓都很拘谨, 缩在一块都不敢多说话,倒是有一两个胆子大些的村民, 壮着胆子问道:“方才仙人说在这水稻田里养鱼, 鱼儿们病死的反而要少很多?”
这个道理他们实在无法想明白, 那些养在池塘里的鱼儿可都是精心饲养的,听闻还请了不少人看顾,这随意养在水稻田里的鱼他们估摸是难以照顾得精细的, 这精养的还比不过糙养的?
王雪琴在养殖方面是行家,当即笑道:“这是自然,这池塘易产生细菌,可这水稻田里就不一样了,这相当于自然环境。你们看那些大江里的鱼儿死得是不是少很多?这就是自然环境。”
老百姓似懂非懂,反正仙人都这么说了应该就是真的了吧。
王雪琴说到养殖就来精神,款款而谈道:“更莫说这些鱼儿可以吃杂草,吃稻田里的害虫,还能翻土, 大大增加水稻田的产量有何不好?”
一群老百姓都听懵了,就这么混在一起养竟有这般多的好处?还能让水稻产量更高?不过他们觉得仙人说的有些道理, 那些鱼儿喜爱的可不就是这些东西么?
听起来可行性颇高,另一村民问道:“不知要养何种鱼?养多少呢?”
村民们心思活络起来, 真要是水稻田里能够养殖出鱼儿来, 那餐桌上就能多些肉可吃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