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我全家带着别墅穿越了(47)+番外

水泥的研制不难,把从山上寻来的石灰石碾碎成细粉,按照书中记载的比例加些黏土掺水搅拌,再放进窑中加热煅烧,最后出土的熟料水泥冷却降温碾碎成水泥粉。[注]

水泥又不是盐铁这种天启朝官方不允许私营的东西,不必避开外人,场所可以扩建也不必藏在深山里偷偷弄。

赵曦首次试验成功后,立刻大刀阔斧安排水泥小组的临时工们加大马力,搞!

赵家以前在白沙村的农家小院是自建房,赵志民看着那一袋水泥笑道:“马马虎虎能用了,东西还不错。”这来古代嘛,赵志民的所有要求都降低了很多。

村长张大进是在田里检查沟渠的时候,被人叫回来的,说是仙人找他。

他到了后一脸茫然地看着那地上的黑灰,试探性地问道:“仙人,这莫不是……黑豆粉?掺点水调成糊糊吃?”

又是一种新鲜吃食?村长思及如此颇为兴奋,他现在瞧见啥新鲜玩意儿第一反应就是吃的。

赵言噗呲轻笑了声:“村长,你要是吃了这个,顶多半小时就能找我报道。”

村里人大多习惯了仙人的用语,一日十二时辰,仙人们说是二十四小时,半小时便是两刻钟。

村长有些惊讶,这般夸张?

赵曦也不瞒他了,笑道:“村长,这是水泥,用来砌墙用的。你之前不是问过我什么时候也能住上……呃,猪棚那般的房子吗?就用这个造的。”

村长闻言眼中生出一抹狂喜,忙蹲下打量那名为水泥的黑灰粉,怎么也瞧不出其中玄妙。

天启朝是没有水泥的,不提那些世家贵族如何修房,村民多是用黄土掺着青草糊在墙上,建成土坯房,这日子久了泡水就容易坍塌。

而水泥的作用就是用来砌墙的!

造纸厂专门用作储藏存纸的仓库就一定要翻修,要不然汛期到了,很有可能全部毁坏。

赵曦把护卫队分成了两拨人,一拨人继续搞水泥,一拨人跟着去村里翻修房舍,首先翻修的便是造纸厂的仓库,随后是村中的粮仓,至于村民个人的便需要报名审核。

土砖配上水泥,嘿嘿还挺好用。之前瞧着水泥粉掺了水跟糊糊一样,没多久就比龟壳还硬了。

护卫队已经在逐步配发武器了,其中一个汉子为了试验这水泥墙的硬度,竟偷偷拿出剑去捅水泥墙,剑差点被搞坏,那水泥墙反而还好好的。

赵志民有自建房的经验,这几日不是去田里,便常去村子里指挥重建房舍。

因时间不允许,那些近些年来才建的土坯房暂时不允许申请水泥砌墙重建,村长挑了几户一看就是危房的人家进行重建。

这其中就有上回塌房腿砸出问题的那家人。当然也不是白给建的,水泥是需要买的,钱不够可以打欠条。

近一个月来桃花村都在重建房舍,一些村民继续在造纸厂、铁器厂干活,孩童按时上学,村子里比以往充满了生气。

终于入了盛夏,桃源郡各地降水量大增!时不时天空就要降下瓢泼大雨,哪怕桃花村提前挖了沟渠竟都不够用!

赵志民担心雨水太大害了良田,硬生生扯着雨衣冒雨去了田里排水。因手里人太少,造纸厂只能暂时歇业几日,所有做工的村民都去参与排水事项。

一侧的村长张大进慌得厉害,“仙人啊,今年的雨不知怎的竟比去年前年还要大!”

古代农民都说看天吃饭,这话还真不错,眼看着粮食就要成熟就等秋收,很有可能这盛夏的几场大雨就能全部泡汤!农民伯伯辛苦了大半年,什么都捞不到。

赵曦在别墅里看着外面的大雨,只能不断希望快些停雨,别再下了。

若是这次坏了良田,他们手里便没有那么多的红薯土豆种子,而村民的种植积极性也会大降,再想推广就难了。

这雨不知道下了多少日,终于放晴了。

赵曦看着外面的大太阳,那么灼热的阳光竟让她觉得畅快。心情大好的赵家人还带着扫帚在别墅外面扫水。

保安室的萧听云打开了门禁,一辆熟悉的马车从外面进来,一个华服微胖小公子从上面快速下来,是周元。

周元一见他们,便道:“仙人们,我得了最新消息。长江以南今年突下大暴雨,比桃源郡的雨下得还要大!而中原今年又遭遇大旱。无数老百姓流离失所,成了流民。”

赵曦有了经验,这周元总不会是专门坐车来说八卦的,她手里握着一把长扫帚,思索一二,心里咯噔了一下,前不久天启朝朝廷才正式宣布增加赋税,现在又来了旱灾水患?

这天启朝怎么运气这么背啊?

古代的水患旱灾向来是影响王朝稳定的因素,老百姓走投无路便会铤而走险。

赵曦迟疑片刻,沉声问:“是不是有地方爆发了农民起义?”

周元点头,“对。”

第27章 流民 仙人以工代赈

周元琢磨一二道:“仙人用‘起义’二字真真不错, 此次民变的百姓皆称自己为义举,我听闻有民变壮大者提出了‘均分田,同贵贱’的口号。”

赵曦印象中历史上的农民起义, 大多都有类似的口号,只可惜绝大多数的农民起义都难以成功。

赵旭在旁侧追问道:“这次造反搞事的老百姓多么?”

周元回忆了一下:“我听祖父说起, 此次民变南北皆有, 至少也有五六支逆军起兵, 怕是乱世要来,如今是多事之秋了。”

五六支逆军!

北面有草原人虎视眈眈,天启朝国内中原大旱, 长江以南又逢水患,还有不少叛乱的逆军,内忧外患,乱世将至啊。

赵曦朝周元笑道:“多谢来提醒我们。”

周元看着赵家人,晓得那些逆军口号多是空话,但字字都说到了普通老百姓的心坎里去了,着实吸引人。

可毕竟是空话,还真不如仙人一家办实事,明明确确就是能让老百姓吃得饱饭, 他们若是振臂高呼……

周元心思一动,话却没多说, 在小厮的催促声重上了马车准备返家。近日天启朝颇为不太平,周家老爷子让这孙儿好好在家中待着, 哪怕是待在他庄子里养猪都成, 反正别四处乱跑。

周元走后,王雪琴就有些魂不守舍,眉头紧锁道:“这可怎么办啊?这要是真的打起仗怎么办?”有好日子不过, 谁愿意把脑袋悬在裤腰带上呢?

赵曦连忙安抚道:“妈,你刚才也听周元说了,是别的南部地区遭了水患,桃源郡应该还好,您看这段时间大雨,桃花村不是没被淹吗?而且蜀地有天然的地理优势易守难攻,一时半会儿逆军找不上咱们的。我们好好过日子就成。”

他们要打仗,那就打呗,和他们家没多大关系,至少现在关系不大。

-

因周元的插曲,天晴的好心情被冲散了,一家人随便把地上的水扫了扫,放下扫帚一同回别墅。

“我们把东院的私人医院解锁了吧。”一直安静的赵言提议道,“特大灾害后极易产生疫病,我手里的药品也用得差不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