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我全家带着别墅穿越了(86)+番外

谢公公再度咳嗽,这群人懂不起么?

赵旭有些不耐烦:“你颁还是不颁?我忙得很。”

这二人也是机灵的,还想着平安从桃源郡离开,也顾不得那些虚礼了,展开圣旨高声道:“奉天承运皇帝,召曰……”

总得来说,就是表彰赵旭平叛有功,特封他为桃源郡郡守,勉励他为朝廷做事。

这圣旨倒是无所谓,只是从此有了正式的名头做事就方便得多。

赵旭还有得忙很快就走了,还是赵曦他们接待这二人,因来天启朝一年了,厨房存的那点茶叶早喝完了,他们又喝不惯天启朝的茶就没购置了,可到底倒白水过于简陋,王雪琴干脆冲泡了些果汁端来。

二人起初不在意,一眼看过去大惊失色,脱口道:“琉璃?!”

谢公公更是端起那盛有果汁的玻璃杯,翻转着打量,激动得双唇颤抖不已:“此琉璃杯堪称国宝也,如此透明无暇,还无丝毫杂质气泡,国宝中的极品!”

能被派出来宣旨,谢公公在宫中混得绝对不算差,他可是见过的域外人进贡的琉璃杯价值连城,却依旧含有杂质。

这般宝物,就是圣上也只是放置赏玩,哪里会奢侈到用杯具使?

旁侧的那个官吏更是连摸都不敢摸,生怕一不小心磕着碰着了,他几十年的俸银都不够赔。

天启朝的世家贵族对琉璃有多么迷恋,赵家早在周元那里见识过了,几乎到了一种痴迷的境界。

赵曦想了想,忽而笑道:“既然谢公公和杜大人喜欢,等会儿走时送走一副吧。”

“一副?”

赵曦:“七只。”

娘耶!

老天爷耶!

七只琉璃杯?谢公公几乎要惊喜地晕厥过去了,就是当今圣上这些宝物也不过十几件,他就能拥有七只?七只琉璃杯,怕是能在京城买下好大一片广阔的土地了。

哦不,现在京城不太平不能在京城买,他在他老家买些地倒是不错。

就这么一句话,这二人硬生生把赵家人看顺眼了。

赵曦笑问:“公公,京城内的贵人都喜欢琉璃么?”

谢公公拿着那只玻璃杯爱不释手,“可不是么?谁家不以拥有琉璃为傲?别说京城的贵人喜欢,就是那些匈奴也喜欢得紧。”

噢,供不应求啊。

王雪琴如今很是关心局势,生怕又要打起来,忙问道:“谢公公,这外面可还好?”

谢公公美美地喝着果汁,橙汁很是可口,他摇头道:“好甚好?冬日时匈奴南下劫掠,烧杀抢掠五六座边城,还有继续南下的架势,京城岌岌可危。”

他师父是御书房专门负责誊抄奏疏的大太监,奏疏里时有南迁之意。

大道理他们太监搞不懂,反正现在情况不妙,他还是早做准备多攒些银钱,以后回老家养老也成。

二人离开之时,赵家人说一不二还真的一人送了一副玻璃杯具,二人出门之时跟做贼一样生怕被人惦记上,谢公公更是声称回去一定要替赵郡守好好美言几句。

皇帝派这宦官前来就是想看看这新起的将军是否有反心,不过有无有他现在都鞭长莫及,当然这宦官能让皇帝的注意力暂转到其他地方也是好的。

桃源郡不是江南这等富庶之地,又揣着那般多的琉璃,这二人也没有玩乐的兴致,谢公公干脆让人先去他老家——兴州上河郡。

上河郡就在桃源郡之外,是少有几个还未被叛军祸害的郡。

-

自从得了正式的名头,那些心头腹诽的世家也一个个老实起来,只要不过多伤害他们的利益,他们都老实听从赵家安排。

郡内各种厂子如雨后春笋一般建立起来,特别是水泥厂,各大承包修路的商贾如火如荼地修起水泥路来,这些商贾也极为聪明,借鉴了赵旭让人承包同时修路的办法,也安排手底的工人分工修路。

“曦曦仙人,能否请赵旭将军暂缓征兵?或是您先别建厂子了?”桃源郡财政大臣刘义实在无法忍受之后,终于冲赵曦他们开了口。

虽说赵旭被封了郡守,但这小子还是喜欢别人称呼他为将军,反正也不是在明面上,怎么叫都无所谓。

这刘义则是当初的三个书生之一,却是唯一一个解出了鸡兔同笼题目的书生,在财政方面颇有天赋。

这刘义寻了赵曦好几次,这次终于在新厂子外把赵曦给逮住了。

赵曦一脸疑惑,刘义直跺脚道:“您是不知这笔开销有多大,养兵本就难,赵旭仙人还把他那些兵当成宝贝疙瘩,花销更是庞大!您又不断建厂,这钱从哪里来?”

手底下三天两头就有人来找他拨款,刘义整个人都麻了,腰包里的钱快见底了好吗?

赵曦:“我这厂子这不在搞钱了么?”

刘义背着双手在新厂外来回走动打量,能够感受到里面的热气,“这像是瓷器厂?或是砖窑?”

赵曦笑得意味深长:“这?这可是琉璃厂。”

琉璃?

刘义差点一屁股跌坐在地上,目光错愕:“琉璃?仙人莫不是想……”

赵曦笑了声,这还多亏前段时间来颁旨的谢公公不住地吹嘘琉璃如何价值连城,他家上下都忍不住动了心思。既然天启朝富人都喜欢琉璃,那她们就量产呗,这玩意儿放在现代,一只玻璃杯五块钱顶天了。

现在和当初刚来天启朝时不一样了,手里劳动力几十万,又有着正式名头,手里还有兵!搞琉璃厂没问题。他们喜欢琉璃是吧?这儿琉璃堪比玉器是吧?他们多搞点,全部卖出去。

卖到天启朝京城去,卖到富庶的江南之地去,如果还能从匈奴人手里搞钱更好。

赵曦这段时间带着工匠翻阅了研制玻璃的书籍,那些老工匠也觉得若是神书说的是真的,造出来并不难,赵曦想着那成本和收益,血赚不亏好吗?

想要赚钱,思来想去只有这东西暴利!

赵旭四处招兵买马,光是现在手头的兵就足足有两万之众,先不论食宿、统一军装军鞋,光是每人每月的银钱就需三两银子,所有人加在一块就至少开支六万两!

赵曦笑起来:“对,就是售卖琉璃!”

听谢公公说,光是一盏普通的琉璃杯在天启朝就能卖到几万两白银,圣上宫中最为精美的怕是能十几万两一件。

刘义目光盯着厂子,狠狠咽了一口唾沫后颤声问:“可能量产?”

赵曦答:“一日上百件不成问题。”

刘义沉默了片刻,忽而近乎咆哮地大喊:“搞,赶紧搞!搞钱!曦曦仙人可选定了商贾?还是黄家?或是其他人?需不需我去问?”

赵曦被他问得一懵,下意识道:“不急不急。”

刘义:“这怎能不急?这些都是钱,我们桃源郡现在财政吃紧得厉害,各处都要钱,不行这得赶紧弄起来。”

宋一清派人去寻矿产了,若是寻到能花钱?郡内各种建设不要钱?水利工程要不要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