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小皇子(128)+番外

扔祁先生的事他们都听说过,刚开始同样愤怒。

但事情过去之后,又想到祁先生的脾气,城池都被人家占了,还守着自家院子,更护着祁国卿士。

这种情况下纪国的做法已经很克制的了。

再说跟纪凌接触下来,他这人不爱多说,可风度气场自成一派,既不阿谀奉承,也不会过于淡漠。

让人看着就知道这是个与众不同的人。

纪凌还不过十八,在他们这些人眼里其实跟小孩子没区别,当自己孙辈都够了,不必太过苛责。

纪凌还不知道大家的想法,祁先生的态度他也不在意,再给他一次机会,他照样把祁先生丢出去。

什么人能用,什么人不能用,他心里很清楚。

纪凌看着独来独往,可其他人却不这么打算。

除了昌国的昌含笑一直说些有的没的之外,郑国的两位公子也过来找纪凌。

再有赵梁的人同样对公子凌十分热情。

没办法,谁让现在的纪国与众不同,谁不想巴结纪国啊。

一个月下来,名士会的人对各国士大夫都有了印象,各位公子如何,也是心中有数。

基本已经分为两拨人,一拨来交际的,另一拨是真的学东西,来交流的。

其中最热门的讲学里,就有纪国的。

公子钦的农学,以及耘先生的教育学,还有纪叔公的冶炼学。

纪凌虽然都没上台说话,但这三人的讲学里无一例外都提到他。

以至于在众人心中,纪凌简直是个全才。

那三人的口中,动不动就是公子凌给的方法,还有公子凌想出的主意,公子凌灵机一动。

一来二去,纪凌的名声直线上涨。

这让纪凌很是无奈。

他可是一句话都没说,怎么就上涨了呢?!

不过这个消息没什么,问题是送消息的人。

特意把这个“好消息”送过来的,也是纪凌认识的人,还是属于前一拨交际的人。

郑国的二公子郑仲。

郑仲来的目的还是那个。

他想当储君,他需要纪国的支持。

毕竟他亲妹妹都嫁到纪国了,寻求纪国的支持很正常。

但上次借着郑姬有孕过去,也没得个准信。

这次肯定要跟纪凌打好关系。

什么?

他之前说过纪凌不好?

这都不能当回事。

郑仲客气过来,对正在听课的纪凌道:“父亲一直说让我们向纪国兄弟学习,我虽年长你几岁,确实远不如你啊。”

有人说话,纪凌也不好不回:“二公子说笑了,郑国公子的才能,世人皆知。”

互相吹捧这种事,纪凌已经很熟练了。

可郑仲没说两句,公子郑同样过来,他岂会看不清郑仲要做什么。

“弟弟怎么总缠着纪国公子,可是有什么话要说?”公子郑对上纪凌其实也有些别扭,当年他看不上纪国,闹得不欢而散,谁知道之后的纪国竟然那样厉害。

而且他母亲说了,若郑仲真得了纪国的支持,他父亲绝对会改变心意,立嫡子为储君,倘若那样他母亲跟他这么多年的筹划就白费了。

外人或许不知,但父亲经过一难,好像变了个人一样。

不再一味宠爱母亲媵妾,而是更加尊重郑夫人,甚至有意尊崇礼法,立嫡子。

所以公子郑很是担心,更担心郑仲跟纪国联合。

眼看就要尘埃落定,他不想多生波澜。

这两位郑国公子一向不和,眼看就要吵起来,纪凌夹在中间很是尴尬。

都想拉纪国站队有没有想过纪国根本不想啊。

你们谁当国君,看起来都不如他哥。

所以对纪国来说都一样。

纪凌面上表情不变,努力把注意力转移到名士身上。

今日讲的是律法。

这位名士觉得应该制定合理的律法,其中还提到纪国,也提到纪国一些问题。

有功夫看你们争来争去,他还不如好好记一记,回去之后跟郑锡,还有外祖缪成志多探讨。

旁边的公子卢也微微摇头,不时跟纪凌交流,两人的态度让公子郑跟郑仲颇有些尴尬。

等他们离开后,公子卢才道:“一味躲避也不会行,他们今日得不到答案,明日还会再问。”

纪凌头疼:“找我又有什么用,郑伯身体尚好,他们且有的争呢。”

说到这,公子卢顿了顿,又朝纪凌摇头。

摇头?

不好?

公子卢低声道:“听我老师说的,不大好。”

这就对得上了。

怪不得郑仲急匆匆去找纪国。

怪不得公子郑跟他母亲坐不住。

公子卢的老师便是仪先生,仪先生必然是听郑国名士所说,他们更了解郑国内情。

“去年郑大乱,听说气病了,在周养了一段时间,一直没好。”

这些也还好,公子卢说最后一个消息。

“听说郑伯有意在这次名士会后立储,此次名士会也是考察两个儿子的能力。”

“所以他们才会明目张胆地争取更多人支持。”

有能力者居上,这就是郑伯的想法。

只要选出一个,另一个就会被他直接驱逐。

纪凌沉下心,又看看名士会。

现在四月底,名士会刚开到一半,后面还有许多大家讲学。

若不是不好离开,他都有心直接走了。

主要身边有三层危险。

一直不合的卢山鸣。

没事阴阳怪气的昌含笑。

争到明面上的郑国兄弟。

前面两个还好,反正早就是敌人。

后面事关郑国立储,他半点都不想参与。

纪凌谢过公子卢。

这些事只有内里人才知道详情,恐怕也是郑伯最近才定下的。

能及时知道信息再好不过。

“希望名士会结束不要有事。”

纪凌知道此次名士会不会普通,但没想到会这样复杂,只能尽量让在纪国人低调。

他们真的不想参与其他国家的事啊。

只是纪凌没想到,事情还真出在纪国身上。

对纪国来说该是好事。

五月下旬纪国送来好消息,郑姬已经生下公孙,按理说消息肯定要送给外公也就是郑伯。

纪凌,纪叔公这边肯定也会收到。

郑伯自然大喜,自己的女婿是纪国储君,女儿位置也稳固,再多个小外孙,更是喜上加喜。

但公子郑跟郑仲又是两种看法。

后者肯定狂喜,郑伯也认为郑仲跟女儿关系更亲近,难免对他更加和颜悦色。

再加上郑伯又开始尊崇周礼,对嫡子的越发看重。

这一连串的反应被纪凌看在眼中。

只能说那一场大战改变了太多。

若没有那场仗,纪国的地位不会提高这么多,郑国也不会看纪国脸色,郑伯的想法也不会改变。

可是事情还是发生了。

现在算起来,最讨厌那场仗的,大概就是公子郑了。

若一切都在原样,那他母亲依旧郑伯最宠爱的女人,他照样可以子凭母贵。

上一篇: 系统之当软妹子穿成BOSS 下一篇: 有凤来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