纪胜听说之后,跟夫人商议开了自家库房,让纪国各个城池都在免费发消暑汤。
每个来喝梅子汤的人都会听到一句话。
“梅子汤真的免费吗?”
“你怎么知道我们纪国的公子凌公子钦当上天下四公子了?”
“今天太阳有点大。”
“哇,天下四公子其二都在我们纪国!”
“吃了吗。”
“公子凌公子钦是天下四公子!”
反正不管说到什么,都会拐弯抹角提到这事。
纪国人自己也不厌其烦,明知道会听到什么,但还是美滋滋去问。
只是在纪国都城的其他国家客商就没那么幸运了。
“买一千斤盐。”
“你是祁国人?你们的公子当上天下四公子了吗。”
“买两车锦族布。”
“赵国人?名士去了吗?”
“珍珠饰品还有吗,你们不是说会有大批货过来吗。”
“昌国人,那个名。”
“知道了!你们纪国公子去了两个,两个都入选天下四公子!我们都知道!都知道!可以给珍珠了吗。”
怎么了啊。
问问都不行。
珍珠铺子的掌柜摆摆手:“快了,新一批的真正好看得很,价格还不贵,等着吧。”
昌国客商方才抓狂,现在好奇了:“捞珍珠也看天,还看运气,你们怎么知道新一批的好看得很?”
珍珠铺子掌柜也是国子监出身,这铺子也是国有,所以珍珠怎么来了,他很清楚。
但他清楚归清楚,他不说啊。
掌柜嘿嘿一笑:“等着吧,以后世上再也没有卢国珠,只剩纪国珠。”
没人觉得纪国人在夸口。
他们向来不会自吹自擂。
眼前的掌柜敢这样讲,一定有他的道理。
话是这么说,其实纪国的珍珠等到明年才能收获。
可纪国并不介意把这件事提前拿出来吓唬人。
明年这个时候,就是纪国养殖珍珠大批上市的时候,就会像掌柜说的一样,世上再也没有卢国珠。
就像卢国盐一样,出来卢国自己吃之外,其他各国已经抛弃他们,转而选择纪国盐。
谁让两者质量相差太多。
消息随着珍珠铺子散播出去,卢国那边果然短暂慌乱。
但再慌乱也是没用的。
各国跟那个昌国客商一样,十分相信纪国的能力。
纪国说了,那一定能做到。
已经在纪国安心住下的公子庆听到这些消息,琢磨出一些意思。
可按他看来,纪国拥有那么东西,其实可以赚得更多,可他们似乎总喜欢留一线。
真不是个合格的商人。
还有些东西根本没有大力发展。
不过关税倒是个好举措。
其实也就是纪凌太忙。
对于商业这块本就领先天下,所以也就没精进。
只是这些年纪国的东西太多,需要一个专门来负责的人。
所以才把公子庆弄过来。
知道公子庆在外祖缪成志跟耘先生,还有一些庆国旧人接济下,再加上大哥按照公子待遇对他,纪凌也就放心了。
公子庆跟他奴役也觉得,在纪国其实比在周好玩。
周就那么大的地方,实在无聊。
纪国地方大,东西多,而且一天三顿饭,好吃的好喝的遍地都是。
去周还不如留纪。
再说,就算想去周都不行,郑国那边乱着呢,不敢从他们那路过。
郑国的储位之争,是天下间的大事。
所有人都等着他们尘埃落定。
赵梁甚至有点蠢蠢欲动。
不过到底刚从郑国参加完名士会,自家的士大夫还在好好招待。
就算再也狼子野心,也不能太过分。
能有这个想法,就说明郑伯的名士会办成功了。
换了其他时间,眼看着郑国动荡,赵梁,昌卢,绝对想分一杯羹。
不过已经提前离开的昌,纪,百万国在看戏。
赵,梁,祁,卢三国被留下来拉着站队。
不过留下来的两个卢国公子说话也不算,他们顶多算个添头。
说起来卢国本就不用蹚浑水,偏偏这两个走得慢。
卢国国君那边为了撇清干系,直接让他们两个住在郑国,说是在郑国学习,其实三五年内回不来卢了。
反正卢公儿女众多,并不在意这一两个。
所以真正能做决定的,也就是赵,梁,祁三国士大夫。
只要其中一位郑国公子争取到两位,那他就是实打实的储君,争取到的人还会帮忙向郑国国君游说,胜算更大。
两位公子背后的郑夫人跟郑滕妾同样在帮忙。
可以说郑国上下都在忙这件事。
除了郑伯跟仉选外,其他人基本已经有了决定。
纪凌看着郑国那边的情况,忍不住道:“这下不管哪一方胜出,迎来的都是大清洗。”
郑锡沉默,确实如此。
虽然他也会这么做,但那毕竟是他相处很多人的老友。
可权力斗争就是会有流血牺牲。
郑国大公子赢了,郑仲以及他母亲,他的党羽肯定不会留。
反之也一样。
郑锡竟然有些庆幸来了纪国。
各国争储都有乱七八糟的事,唯独纪国那么顺利。
不过想到,他曾经有一点点想撺掇小公子争位,就有些羞愧。
估计他要还在郑国,同样的争储的人之一。
还是纪国这种情况好。
小公子有能力,却从不拉帮结派。
他手底下的人,一个杜或,一个锦涌。
虽说一个后面有大学士杜邗,另一个有现在富裕的锦族。
但他只用人,若要调用大批人手,直接去找他父亲或者找他哥。
这种坦荡的做法,让纪国兄弟更加和睦。
大公子纪胜本就对弟弟极好。
一件件事下来,只会让他更加心软。
七月中旬,纪国这边一边收麦子,一边听郑国的八卦。
最终登上位置的郑仲,郑国二公子。
说要尊崇周礼,那就一定要遵。
让嫡子当储君,再合适不过。
听说郑伯还找祭司占卜,结果也显示要让郑仲登位。
所有事情看似尘埃落定。
郑大公子被封到郑国边境,算是彻底远离政治权力中心。
他的母亲虽然还留在郑国国都,但以后的日子就没那么好过。
郑夫人被她压制二三十年,肯定要一一讨回。
郑伯并不在意,反正人选出来了,赵国跟祁国都选择二儿子,那就这样吧。
虽说心疼二夫人,可什么都没有郑国重要。
他不想当亡国之君。
不过此事一定,郑伯像是卸了力气,整个人都病恹恹的。
之前本就因为郑国被人随意攻打,让他气急攻心,最近缓了缓好了些。
可心中立储的大事结束,这口气也就不上不下。
郑国二公子跟郑夫人自然小心伺候。
位置还不稳,还未正式告庙,不能出差错。
想到纪国纪胜立储的排场,再看看他们的情况,郑国二公子心里是有些不甘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