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小皇子(140)+番外

又提了妹妹下面的人丝绸做得极好云云。

周天子的妹妹,当朝唯一公主。

没什么人知道她相貌如何,只知道她有一手极好的养蚕本事,平日低调得很。

之前周被欺负得厉害,她还被送到锡城住过一段时间。

这位的婚事,最低也该配诸侯国的公子,配储君也是可以的。

他为什么着急给纪国写信?

好在纪国消息灵通,很快弄明白什么原因。

原来是昌伯前几天向周天子请求,想要替侄儿昌含笑迎娶周公主。

这让周天子十分气恼。

他的妹妹,嫁储君,嫁诸侯都可,最低也是嫁给公子。

昌伯侄儿又是什么?

可昌国强大,又不好直接拒绝,只能为妹妹另选他人。

但天下间能对抗昌国的,现在只有卢国跟纪国。

卢国的国君原本姓姬,跟周同姓,周制同姓不婚,他们都是一支先祖,肯定不能结亲。

那就只剩纪国。

虽说储君纪胜已经有了夫人,但公子凌本人,周天子也是看好的,若不是之前情况复杂,他早就想开这个口。

最后这封信,就来了纪伯手中。

但在纪国这边,其实是另一个视角。

世上知道昌伯想立侄子当储君的人不多,故而见他替侄子迎娶周公主,便以为他是故意欺辱。

其实在知情人眼里,这分明在为侄子当储君铺路。

可不管昌国那边怎么想。

现在问题在于纪国怎么想。

周天子分明更满意公子凌。

纪凌有点头疼。

他正在忙着种甘蔗,怎么又要说亲了?

作者有话说:

第72章

郑锡开口道:“娶周公主对我们来说百利而无一害。”

大家下意识点头。

肯定啊。

周王室虽然衰落, 可周的影响力依旧在。

现在天下各国依旧是周的国家。

周公主嫁过来,能直接提升纪国的地位。

智慧果决如昌伯也是这样想的,所以才有他替差人去周王室提亲的事。

只要让侄子昌含笑娶了周公主, 以后立侄子为储君, 估计天下人很多人会同意。

这时代不仅有子凭母贵, 更有夫凭妻贵。

周公主的身份实在尊贵,这点毋庸置疑,

但这仅限于知道内情的人。

在外人看来,就是昌伯目中无人,或者说目中无周。

虽说昌含笑的祖父曾经也是国君, 他勉强算个公孙。

可这世上公孙还少吗?

各国公子加起来都有大几百人。

若不是诸侯国只剩六七个,放在早些时候,公子加起来大几千人。

公孙更不用说,有的公孙饭都吃不起。

昌伯这样做实在过分。

昌伯本身自然没那么狂妄, 这只是他铺路的一部分而已。

外面的不满只是暂时的,昌国的利益才是永远的。

他们昌国需要周公主来提身份, 昌含笑更需要公主妻子来提高竞争力。

现在唯一的变数, 就在纪国这。

纪国若偷偷截和, 那昌国算盘落空。

若拒绝周天子, 不仅会让周王室难堪, 更会助力昌含笑上位。

好像答案已经摆在面前。

周公主, 该娶。

便是纪凌这会也觉得是该娶的。

这会目光都在他身上。

纪伯道:“没事, 你若不愿意也没什么,咱们纪国不需要特别联姻。”

纪凌颇有些头疼,不过忽然想到什么。

他之前一直发愁统一的契机。

这不就是契机。

以周的名义来一统天下。

这个想法太过夸张, 所以从未直接说出来过。

可现在现成的理由放在他面前, 有些东西似乎已经有了选择。

只是有些对不起周公主本人, 而且她那么小的年纪,就要经历这些。

不是到纪国,就是到昌国,实在可怜。

纪凌想了想道:“可以先订婚,把亲事敲定,嫁娶延后。”

至少延后到周公主成年?他心中那种成年,不是这个时代的嫁娶年纪。

无论他娶周公主的原因如何,但他会担负起一个男子的责任。

不行,越想越头疼。

纪凌的表现在大家看来,算是应下此事。

而且他的性格大家知道,再说纪家就没有始乱终弃的基因。

有纪凌点头,信件同样被秘密送到周。

周天子大喜,直接对还在周等消息的昌国使臣道:“很不巧,纪国先你们一步前来求亲,你们来晚了。”

昌国使臣脸色不佳。

他在周王室这等了快半个月,你才说跟纪国已经定亲?!

这是在糊弄谁?

不过这个使臣心里明白。

一个是昌国的卿士。

一个是纪国的公子凌,还是天下四公子之一。

周天子肯定更喜欢后者。

再说,昌国使臣自己也不明白昌伯的用意。

国君的四个儿子里,三儿子跟四儿子都还没有夫人,难道不能给他们说亲?

所有人都一头雾水啊。

只当国君想对侄子好点?

现在得了这个结果,昌国使臣只好离开,而纪国的人前后脚到,为的就是商议婚事。

不管为何成亲,纪国把礼仪做得很足,更是商议好年后按照礼仪一步步来。

这昌国使臣走的时候脸更难看了。

而且回去之后肯定要被昌伯骂。

昌伯这些年心情越来越差,几个儿子被他骂的狗血喷头,臣子们也是如此。

还时不时拿纪国对比。

说什么纪国能人极多。

这次回去,肯定也免不了。

本以为手到擒来的事,竟然也变得复杂起来。

而天下各国,对公主的婚事也算放下心。

嫁给公子凌至少还算匹配,只要不是昌含笑那种公孙就行。

其实连卢公都有些不满,觉得昌伯这么对周王室实在不好。

作为老牌的诸侯国,他对周天子虽然不尊敬,但也不会做出这种事。

纪凌亲事定下,但他注意力还在南边两广地区。

那附近最近新起了个城池,不种米不种麦,专门抽调了一批人过去种甘蔗,连名字都以为甘为名。

甘城的所有土地,一半用来种甘蔗,另一半用来居住跟建厂。

这种规模前所未有,等到年后纪凌还要亲自过去栽种。

到时候堂哥肯定也要去。

公子钦对各种农作物的经验,现在比纪凌还要丰富。

有堂哥在,明年的栽种一定会成功。

现在这会就是在收集幼苗,寻找更多野生甘蔗,争取让明年的甘城甘蔗更多。

这个城池的特殊引起很多人注意,但大多数人不会质疑小公子的决定。

听小公子的就对了!

整个冬天,纪凌都在忙碌甘蔗的事,等到春暖花开,另一个好消息传来。

去年养的珍珠,今年可以收获了!

那会二月三月建立的珍珠养殖,就在盐场附近。

以前想要珍珠,只能人工捕捞,而且色泽大小都不均匀,全都看运气。

上一篇: 系统之当软妹子穿成BOSS 下一篇: 有凤来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