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为在这个时代,君主若送下面人宝剑,那便代表赐死。
想来想去,还是象征和平的鼎最为合适。
而且鼎本来就是做食物用的器皿,算是在隐晦中透出纪国本来的意思。
这话自然不会明说,能领悟多少,全看公子钦了。
“妙啊!送尊小鼎,确实最合适。”
雕刻的冶炼过程,还能让人知道,他们纪国的立国之本还在。
既然有了主意,铸造室那边即刻开始动手。
不知为何,做这尊青铜小鼎的时候,整个铸造室拿出十万分精神。
因为他们隐隐觉得,可能这是他们最后一次做精美的青铜器物,还是给自己人做。
不知不觉中,这尊青铜小鼎极尽华美间,还透着隐隐的大气。
小鼎放在那,显得端庄稳重,让人心气平和。
六月下旬,造好的青铜小鼎,被纪国国君偷偷“派人”送去卢国公子钦那。
派出去的官员刚出纪国,踏到郑国土地,便发现身边隐隐有人跟踪。
等到卢国的时候,跟踪的人变成两拨。
说起来好笑,不管纪钦送信到纪国,还是纪国回小鼎到卢国。
看似全程秘密进行,其实三国都知道对方在做什么。
故而纪国官员在卢国国都,秘密打听公子钦住处的时候,不出意外被卢国人发现。
根本没让他接触公子钦,而是让纪国的人直接回国,他们会把小鼎代送过去。
纪国官员守在卢国国都郊外,听说东西确实到了公子钦手中,这才离开。
公子钦看着送来的小鼎,心底万分悲凉。
纪国铸造技术又精进了,这是好事,但真的没有种田的心吗?
还有卢国监视他这么久,他想借着纪国人回信的功夫多了解国内情况都不行。
公子钦叹口气,手里抚摸来此家乡的器物,心里逐渐平和。
这么精美的小鼎,必然是特意为他铸造。
虽说家里人不理解他说的事,但还是看重他的。
算了。
都等了五六年时间,他还能继续等下去,总能找到机会回家。
公子钦的夫人同样叹口气,不过她刚碰到小鼎的盖子,发现盖子似乎沉上许多。
等公子钦夫妇定睛一看,那上面竟然有个暗匣,里面塞满金子。
怪不得这样重!
公子钦哭笑不得,他们纪国人太实在了。
不过有了这些额外的金子,有些关系,他是不是可以疏通疏通。
被卢国扣下的纪钦跟纪国通信这件事,终于落下帷幕。
这种明刀暗枪,以后绝对不会少。
至于塞金子这事,同样是纪凌提议的。
反正不管情况如何,身上钱多点肯定没错。
就算这小鼎要经过很多人的手,应该不至于昧下这些东西。
郑国那边也彻底放下心。
纪国果然还是那个纪国,一点都没变。
但他们既然出手,若不还击,岂不是显得他们很弱?
想到这些大国稍微动动手,就要纪国上下奔波,纪凌心里自然不爽。
在国君父亲,三卿三司,包括纪叔公都觉得这事总算结束的时候。
纪凌开口道:“父亲,郑国用一件小事折腾我们,难道我们不还击?”
其实纪国国君能做到这种地步,已经非常不错。
他外粗内细,心里有数,决定还果断。
就算是郑国试探一事,他都能很早发现。
但还击?
如何还击?
郑国国大。
纪国国小。
怕是不成吧。
不过小儿子这么说,国君倒是提起兴趣。
不少人隐隐发现。
他们的小公子纪凌,比国君还要厉害许多。
纪凌认真道:“没记错的话,郑国,昌国,祁国,都想拉拢咱们,是吗?”
这个确实。
纪凌道:“既然想拉拢,自然要给好处。”
“只是给粮,这也太抠门了。”
纪凌拿出他早就画好的图纸,缓缓开口:“这是一种新型的农具,若能用上,比普通铁农具的开耕速度还快。”
“此物有两部分组成,一是牛,二是铁犁。”
“铁犁咱们可以自己做。”
“这牛,不如找个借口去问问郑国借。”
借?
这是借吗?
分明是索要。
纪凌干脆化被动为主动。
想拉拢我们?
可以啊,给东西吧。
这个时候不薅羊毛,那什么时候薅?
纪凌道:“当然,自然不能直接说,需要耕牛是为了配合新农具。”
“所以要找个合理的借口。”
铁犁的生产不算困难。
但耕牛却让人头疼,纪国人口不多,饲养畜牧也少。
他之前迟迟不把耕牛铁犁推上日程,就是觉得自家的牛数量不够。
现在养牛,也要养个一两年的。
原本还在头疼这件事。
巧了。
这不找到机会了。
找个借口,问郑国多多要些壮牛。
你们不是喜欢拉拢,喜欢搞小动作吗,喜欢主动送粮送物吗?
那就送啊!
糖衣炮弹是吧!
那就糖衣吃下,炮弹打回!
众人恍然大悟。
最后一个问题来了。
用什么借口索要壮牛最合理?
作者有话说:
第15章
纪凌的想法一提出,立刻得到大家支持。
大家研究完耕牛铁犁图纸,惊喜发现,这个东西似乎真的很厉害。
现在纪国官员们跟之前可不一样。
以前对种田可谓一窍不通。
经过这三个多月,已经弄明白种田大致是个什么流程。
所以看到铁犁的模样,再经过纪凌讲解,已然看到耕牛铁犁的前景。
人的体力太珍贵,而用畜力代替人力,能更快提高效率。
牛的力气还足,能深耕到土地的深层。
公子凌说的没错。
如果想推广这个东西,纪国现在拥有的牛数量根本不够。
在之前,纪凌根本没想过去坑郑国一把,更倾向自家养殖。
毕竟早晚要掌握这项技术。
耕牛并非一时之事,而是长长久久的问题。
可经过堂哥寄信,郑国借机试探的事,他心里自然发生一丝变化。
郑国小小试探,就要纪国上下劳心劳力。
如果不坑回去,总感觉心里有一丝丝不爽。
不止纪凌这样想,在座的纪国上下,都是同样的想法。
那问题来了,怎么办呢。
他们索要牛的真正借口自然不用说。
毕竟种田这事要瞒着。
除了这个,还有什么借口?
纪国国君,三卿三司,都在思考。
也就是大公子纪胜还在南边找适合耕种的土地,否则他也会坐在这。
想到大公子纪胜。
司农立刻道:“不如这样,让大公子借口要养战牛,咱们纪国队伍里,是有个战牛军团的。”
虽然如今马匹基本已经代替牛拉车,但还是有的。
用这个借口似乎也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