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小皇子(170)+番外

天下间对赵梁被灭,一点反对的声音都没有。

当初祁国没了,众人还会有些意见。

但篡权夺位的赵梁灭了,反而要夸昌,卢主持正义。

还对借机复国的庆抱有最大的善意。

他们是善意了。

昌,卢看着庆国使臣脸色不善。

赵梁那种政权,灭就灭了。

庆也顺手灭了?

别忘了,当初昌打的旗号,就是为庆国报仇。

你们庆国怎么还当真?

特别是庆国在中间,问他们要当谁的保护国时,昌的将领,卢的将领,没有一个脸色好看的。

消息传到昌伯,卢公耳朵里。

换做郑,祁这种国家,肯定抬抬手算了。

五个城池的庆国而已,不当回事。

但这两个并未商议,就下了统一的命令。

“什么庆国公子!肯定是假冒的!杀!”

新任庆伯上位不过五天时间,就被刺死在庆国新都宫室里。

五天前,八年前被灭的庆国出现了。

五天后,它又消失了。

但存在就是存在。

庆国用自己的方式,又回来一次。

天下名士原本为这件事兴奋欣喜。

五天后直接被泼一盆冷水。

昌国!

卢国!

你们在干什么!

满天下看过去,似乎只有纪国,才是真正懂礼数的国家!

礼崩乐坏!礼崩乐坏!

作者有话说:

第81章

礼崩乐坏, 这个词再次被拿出来。

如果没有突然死而复生的庆国,那昌卢灭赵梁,还有话可说。

这种政权灭就灭了。

赵梁所有人, 几乎尽数被杀, 谁也不会在乎。

天下名士, 特别是推崇周制的名士,肯定拍手叫好。

虽说现在有许多流派,许多学说,但推崇周制的人还是很多。

偏偏出了个庆。

八年前庆国灭国,八年后好不容易回来, 火苗刚燃起来,就被联手踩灭。

不少触景生情,觉得自己的命运跟庆国一样,努力挣扎但却没有结果的文人们不愿意了。

最喜欢借景生情的他们开始写诗歌, 开始写文章。

自己仿佛就是庆国,好好的被坏人夺权, 挣扎求生, 刚看到光亮又被掐灭。

好惨的庆国, 好惨的他们, 郁郁不得志没关系, 他们可以写文章。

昌伯跟卢公才不管这些。

就连两国里看似最迂腐的公子卢都不理会。

真让庆国立在那, 对他们两国来说坏处更大。

一个是让出实际利益, 博个好名声。

另一个是不要这破名声了,实打实控制整个西北。

放在之前,周制还有约束力的时候, 他们必然会选第一个。

现在?

做梦吧。

不过这两个还是装作震惊, 狠狠“罚”了下面的人, 更给死掉的昌伯做了一场隆重的葬礼。

不都说事死如事生吗。

他们就这么做的。

虽然我的手下不小心杀了你们,可我们真的不好意思,给你们办葬礼,办最隆重的葬礼。

这也一来,虽然天下间都知道其实就是昌伯,卢公下的命令,但也不好说什么。

人都死了,你们现在哭丧有用吗?

有,为了堵住那些人的嘴。

所以一来二去,纪国显得格外不同。

他们也派人去吊唁最后一任昌伯,公子庆跟缪成志这些旧庆国人都去了。

看看人家纪伯的大度,对郑锡,对公子庆他们,一点也不担心他们回故国,还会帮着他们救故国。

都说人家纪伯只会打仗,粗鲁汉子。

可到最后,最懂周礼,最有礼数的就是他。

加上纪国讲学台带来的美名,天下诸多学子,竟然都开始向往纪国。

纪国就是他们的精神家乡。

是可以容纳他们推崇周礼的地方。

昌国,卢国见此,既好气又好笑。

他们辛辛苦苦,就是为了纪国博名声?

不过这些年,纪国的名声扭转的确实厉害。

从最开始的半个国家,到现在的人人向往也是他们该得的。

原本庆国的城池彻底被昌,卢吞并。

天下八个诸侯国,现在只剩下五个。

昌国稳居第一,已经拥有一百五十二个城池,按照现在的地图来看。

两湖,贵,连带陕,豫西,全是昌国的地盘。

卢国除了原本的鲁地,又加上晋,同样突破一百,共有一百三十二城。

纪国则占据鄂东一小部分,囊括整个安徽,以及江浙赣这些江南地带,百万国的位置就在苏的海岸线附近。

整个纪国现在共计一百一十二城。

这次事情里并未大肆扩张,趁着昌,卢攻打的时候,稳固这些城池。

如果按地图来看,三个国家其实并未完全开发这些地方,但全都已经占住了。

虽说还有大量荒芜的地方,可大多地方已经开始接触中原文明,再加上本地的文化,各国形成独一无二的气质。

偏偏这些气质又能找到相似之处。

不过从周最开始那一点点地方,发展到周现在这个规模,分封制确实有可取之处,若这些地不是诸侯国的,他们也用不着开疆扩土。

但说到最后,中间包围圈里,还有周跟郑。

他们两个就在现在的豫。

周不说了,七个城池,以洛邑为中心,还是老样子。

郑最初的豫西先被赵国打过去,最后又成了昌的地盘。

剩下的豫东二十城,地方极小,而且还是卢的保护国。

周跟郑的存在,也只是昌,卢,纪需要存在而已。

一时间天下微妙。

最强的昌没有保护国,还是一百五十二城。

第二的卢一百三十二城,又要加上郑,很巧也是一百五。

纪国带上百万国的十一城,共计一百二十三,而周其实现在也偏向他们。

三股势力已经彻底形成。

虽说是在昌,卢彻底不要脸面,强行灭掉庆的前提下。

但总的下来。

昌伯跟卢公的果断是有结果的。

不是他们拼着不要名声,其实现在的纪国已经稳居第一。

不管从经济实力,还是土地面积,甚至还有名声。

纪国早就知道,现在的对手跟之前的郑,祁完全不同。

等到三月,天下之间的战争似乎平息了一阵。

昌卢忙着消化打下的城池,纪国则忙着接受各国的难民。

毕竟这么久以来,最爱打仗的纪国,其实打仗时间最短,还不爱挑事。

名声这种东西,有时候还是很有用的。

昌卢因为果断不亏,纪国也不见得没沾光。

至于没了的赵梁,或者说庆。

基本没什么人在意。

弱肉强食,也没什么不好理解的。

可各国看着不打仗,其实依旧暗潮涌动。

首先是负责纪国各种买卖的公子庆发现不对劲。

原本天下各国,都依赖纪国的精盐,纸张,以及珍珠。

三月过后,这些东西的买卖大幅度减少。

各国的商人依旧往来,可这次过来,基本都是定局。

上一篇: 系统之当软妹子穿成BOSS 下一篇: 有凤来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