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过也有人把这一年喊叫纪国元年。
当然都是偷偷喊。
虽说周名存实亡,但还是不好直接这么讲。
纪凌处理各项政务之余,还看了看纪国产的丝绸。
因为他媳妇的努力,纪国丝绸已经远超其他国家,而且因为火炕跟暖房的存在,让一年只能收一次的蚕变成一年三熟。
春天,夏天,秋天,甚至冬日,都能在恒温的室内养蚕。
温度如此稳定,蚕也不容易生病。
这几年的时间里,堂哥还培育出不少不错的桑树,早就种在纪国都城外面,春日一到,就有采桑的妇人们出动,已经形成风景。
这些妇人基本都在周公主的手底下做事,种桑养蚕缫丝织布,所有的步骤早就熟练。
说起来,纪凌原本还想帮忙,但这些年大多时间都在外面打仗收服新城,一转眼,他媳妇早就把这些事处理的妥妥帖帖。
公子庆还说过:“现在你家夫人做出来的丝绸,还帮纪国赚不少钱。”
纪凌听到这话,直接挑眉:“那肯定,不看是谁媳妇。”
公子庆翻个白眼,扭头就走,就你爱炫耀是吧?
不过纪凌还是劝媳妇多休息,宫里医工说她最近几日就要生产,不适宜劳累。
纪凌也是因为这件事还未动身出去巡查。
二月二十四,在纪凌查看各处春耕情况时,小宫室传来消息。
他媳妇儿要生了!
纪凌刚跟堂哥公子钦巡查完皂角院,正要去桑树园,便听到这消息。
当下什么也不管了,赶紧回家!
到家的时候,离得较近的萱夫人,郑姬已经赶到,她们两个都有生产经验,皆在产房内陪着。
大哥家的大儿子公孙耀今年八岁,这会乖乖跟着叔叔在一起站着,还小大人一般安慰:“叔叔,肯定没事的,你放心。”
旁边还有公孙耀的亲妹妹纪盈。两人一左一右都在陪着叔叔。
纪凌被他们俩逗笑,蹲下来道:“好,听你们的,肯定没事。”
话是这么说,但不担心肯定不可能。
在听到孩子哭声时,纪凌眼眶有些湿润。
“母子平安。公孙,咱们纪国第二个公孙出生了!”
好消息一路从纪国传到王都。
周天子让歌舞暂停,心中大喜,知道妹妹平安,孩子顺利出生,更加有心思看表演了。
要说难过,肯定是有的。
周如今这个样子,任谁都不会太高兴。
好在妹妹的喜事冲淡这些落寞。
纪国这边更是高兴,庆祝的规格只比当初公孙耀出生时低一档。
旧城池百姓借着这件事,也算热闹不少。
母子平安,纪凌却只能在国都待一个月,等媳妇出月子之后就要出门。
纪国四百多城,实在太难管了,他哥跟父亲已经提前出发,平定四五处叛乱。
周公主安慰:“我们母子两个都明白,纪国如今正在关键时候,再说旧城池内道路方便,随时都能回来。”
纪凌看看她跟孩子,实在也没有办法。
不仅是他,父亲大哥,还有不少官员,全都忙得脚不沾地。
那二十道政令推广的并不顺利。
纪国旧城池还发生过新百姓抢良种的事。
现在原来的纪国百姓,很仇视新来的纪国百姓。
纪凌三月下旬出发,照例先去旧城池巡视一圈,等旧城池事情稳定,这才先去原昌国方向。
原昌国内里的叛乱其实不算严重。
主要问题,还在于逃跑的人太多,荒地也多。
还因为当初昌桓王扩张到白戎附近,导致现在几个地方语言还不通,别说推广政令了,他们听都听不懂。
这些人原本就是只服昌桓王,他一死,异族百万人就有反心。
他们的地盘本就在昌国边境,如今是纪国边境,说反那是直接反,画地而治了。
纪凌去的时候,是大哥带着兵马刚把这地锤了一遍,看着老老实实的。
纪凌见此,第一件事,就在这普及纪国官话。
先把语言搞通了,再说其他的!
召集来的翻译跟夫子在纪凌的作用下,建立此地唯一官学,目的就是为了推广语言。
可以暂时不会写,但一定要会读。
同时又让小说家华冶写几篇脍炙人口的戏曲桥段。
没什么比娱乐的方式传播更有效。
再加上纪国良种诱惑,还有之前纪胜武力威胁,两者结合总算让此地安稳不少。
接下来几个城池,各有各的问题。
只有一面武力威胁,一面拉拢百姓,让百姓休养生息,这才让各地叛乱渐渐平息。
事情终于在四月份的时候有了巨大进展。
四月三十,天下四百四十九城的人口统计全部完成,虽说大多数给的田地只是虚报,但至少都上了户籍。
绝大多数人员流动都在纪国掌握当中。
与此同时,纪国一百多旧城池开始发力。
不打仗之后,各地工厂在萱夫人带领下迅速恢复生产,开始给周边城池修官道。
只要此地城池安分守己,官员真心实意为纪国办事,那便利的官道就会修过去。
这一百多旧城池的官学同样开始运转。
庞大的人才运输机器,吸纳了全国各地过来的人才,今年四月的县学考试出来不少优秀学生。
他们再进一步送到郡里学习,考试。
相信等到九月份,会有一大批人才到国子监,成为纪国真正的后备力量。
今年城池增加,各地的学生名额也扩招了。
更重要的是,随着时间推移,越来越多百姓明白给他们土地是什么意思。
再多的不用讲,只告诉他们,按照纪国的方法来做,你们从旧贵族家中搬出来,分给你们土地,以后你们就能像最早的纪国人一样富裕。
说别的大家不明白怎么回事。
可说这些就懂了啊。
当初纪国有多富裕,就算是狄戎部落的人都明白。
何况其他诸侯国百姓。
距离纪国最远的原赵梁,那边都知道纪国人有钱,纪国人有粮。
抱着这种朴素的想法,越来越多人从旧贵族家中逃离,跟着纪国派来的官员新开耕土地。
这种方法就是说了,你们旧贵族不改变是吧?那就别改了,我们纪国来的人另起炉灶,带着百姓玩自己的。
你们就在自己的土地上哭吧。
抱着土地又有什么用,这种地广人稀的时候,土地重要,还是人重要?
纪国的一项项措施,明摆着偏向庶民,偏向平民,偏向最普通的人。
那普通人肯定跟着他们跑啊。
得了百姓的心,就是得了天下的心。
想看纪国笑话的人有些傻眼。
你们纪国难道不该讨好我们这些贵族?
偏偏去哄平民。
果然,纪国一群泥腿子出身的人,就会想这些主意!
恼羞成怒的贵族开始暗下黑手,让自己的奴仆控制百姓。
更有甚者,直接杀了派过去的纪国官员,来一个杀一个,甚至连随行护卫都被砍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