纪伯也惊喜:“对啊,我还从未穿过这么好用的鞋子。”
“不止鞋子。”纪凌道,“以前做马车,弓箭,鱼胶总是不够用,现在种植橡胶草跟杜仲胶之后,马车上各种地方,都能用上,以后咱们的马车会更稳。”
虽说现在的马车已经不再当战车使用,但马车不管拉人还是拉货,都是好用的,所以马车也一直在发展。
只不过从之前的作战变成装载,性能虽然有变化,可同样要求稳定性跟速度。
橡胶很快弥补中间的各项小环节。
纪叔公现在年纪大了,但他的手艺早就成为一门学科,他的十几个学生专精不同的方面,其中大弟子最是稳重,马车跟橡胶之间的结合,就是他来做的。
这位大弟子也是姓纪,只不过是很远的关系了。
他看向纪凌的时候,还有种崇拜之感,当初纪叔公最想让公子凌接班。
后来公子凌的本事太厉害,纪叔公也知道,他的能力不止局限于一个铸造室,更不局限在工部。
这才另选人做接班人。
工部的位置是要科考上来,但铸造室依旧在纪姓一脉手中。
大弟子知道,若不是小公子不要,也轮不到他,所以格外尊敬。
等他讲完新式马车的作用,又拿过来无数橡胶制品。
各行各业,基本都离不开它。
很多物品都能极大提高性能。
小到人们穿的鞋子。
大到工厂里的机械,全部升级换代。
纪伯那边,一边看新产品,一边换鞋子,又换了个薄点的鞋子,依旧是橡胶底。
这底子弹软不说,穿着十分舒适,按照纪叔公所说,还耐用的很。
纪伯穿着也满意,最后看看弓箭上的橡胶零件,这下更加满意。
之前胡人入侵周,占了周好几个月时间,连消息都没传出来。
当时就是依靠他们厉害的弓箭跟骑兵。
马匹那边还在养,但弓箭已经改进好了。
甚至比胡人的强弓更要厉害。
纪国在武力这方面,可是从来都不落后的,即使发现落后,也会飞快弥补回来。
“不错,看来橡胶厂可以建成了。”纪伯开口道,“只是国都附近太拥挤,实在没地方了。”
偏偏橡胶厂非常重要,必须掌握在纪国手中,最好还在国都附近。
说到这事,纪凌也头疼。
谁不头疼啊。
没统一六国之前,纪国就已经够挤了,打仗的时候好了点,现在纪国主街都已经宽阔到十五米了,还是摩肩接踵。
纪凌道:“只能扩建城池。”
纪伯啧啧两声。
确实如此。
纪国三年秋。
纪国国都开始动工。
一座史无前例的大都市开始扩建。
旁边的旧五城都快无奈了。
再扩建两年,咱们几个城干脆合并算。
不过作为纪国资格最老的五个城池,里面的工厂也不少,很多没那么重要的工厂基本都搬过去。
今年各地建厂,还有不少知县派人过去学习。
不仅都城拥挤,纪国最早的城池,哪个不是人挤人。
放在现代来说,那就是一线城市。
所以国都有的问题,他们基本上也都有,两边一起扩建,这不就要挨一起了。
纪国三年还没过完,下面的任务已经出来。
甚至不用纪伯吩咐,各处都要开始基建。
三年的时间,大部分百姓生活已经安定,各地的工厂还能提供不错的生活物资。
很多平民还说,现在的日子比战前还要好。
生活一好,各种问题都出来。
什么自家修房子,各地修水渠,官道修得差不了,那郡县的道路是不是也要修通。
要想富,先修路!
很多知县都知道的!
纪凌去西北肃州看养马地的建设时,听到这句话差点跌倒。
他随口的一句话!
怎么还传开了?
现在的纪凌看着成熟稳重,面容愈发俊朗,许多人瞧着他都会脸红。
可目光再转到他身边之人身上,更是呆愣。
好美的夫人。
两人身边,还有两个小孩,一个看着十岁,十分稳重。
另一个两三岁的样子,机灵活泼,兄弟两个手牵手,商量着要挑小马驹。
这自是纪凌,周公主,纪胜长子公孙耀,纪凌儿子公孙笑。
来这里巡视养马地,特意把公孙耀带上,也该带他四处走走。
现在这个时候,还没有天子不坐垂堂的说法,纪伯,纪胜都会出去征战,何况纪国嫡长孙。
古代的养马,约等于现在的兵器厂。
便是有了火药,同样少不了高机动性的马匹。
特别是知道胡人马匹高大,那会纪胜,纪凌都起了新心思。
纪国稍微安稳一点,此地养马地便开了,还从肃州西海门塞外捉了马匹回来。
期间还跟胡人碰过面。
没想到胡人竟然从北边一面打到西面,这股势力不容小觑。
那些胡人一看纪国的装扮,竟然退了几步,但他们性子本来就凶狠,估计早就想着怎么报仇。
可打了几回,就再也没见他们。
具体原因,纪胜的人还在探听。
但西海门外皆是茫茫草原,实在不好找。
总之费尽千辛万苦,总算弄来不少好马,纪国的养殖经验又丰富,此处马场算是开辟起来。
但想要用这些高大的马匹替换掉军队的矮马,还需要一段时间。
纪胜甚至用各种类型的马分出优劣,组成了不同类型的骑兵,每种骑兵都可以应对不同的地理环境,还能应对不同的天气。
可以说,纪胜对骑兵的应用,绝对领先世界几百年,甚至上千年。
纪凌这次过来,既是过来看马场情况,也是查看此地的马草如何,还带来不少农学子弟。
这些农学子弟,有的伺候庄稼,有的伺候药材,现在还来伺候牧草,算是遍布天下了。
有了他们,这里的牧草肯定能长得更好。
纪凌转了几圈,发现这里还算合理,牧场又宽阔,实在是好地方。
唯一不好的,是西海关有些松懈。
西海关距离纪国都城很远,便是骑快马,也至少也二十天时间,所以管得一直不严。
而出了西海关,又是到了塞外。
这里的城墙跟关口必须加固。
不仅如此,延绵的边境线,只有当初梁国还在时建的城墙,那城墙断断续续,根本没有护卫住整个边境。
等于说你家大院子在围篱笆,可大门轻轻一推就开,篱笆围的断断续续,谁都能挤进来。
所以就算大门修好,也没什么太大作用。
延绵万里的边境线,就像对外面胡人,匈奴敞开的大门。
西北边,始终是隐患。
要么在一圈修上城墙,要么就是另一条路。
纪凌看看西边。
这里在大汉时期,是西域都护府。
不过这会还早。
纪国统一六国才三年时间,周还在,那些一批批旧贵族同样活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