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也觉得我行,不想想当时的纪国已经发展到什么地步?一个奠定基础,一个扫清门阀旧贵族新贵族,留给纪耀的局面不要太爽。】
【互联网真好,每天都能看到做梦的人。】
【妈呀,就纪耀的学问,你们哪个比得过,能接起太平盛世也需要本事啊,没有他,后面哪有那么顺利。】
【每天上网都能看到有人在骂纪耀。】
【他们还是嫉妒吧,毕竟不是谁都有这么好的叔叔。】
【啊!!!别说了!我也想让纪凌当我叔!】
【确实,有纪凌这样的叔,谁都能当纪耀。】
【真的,我上我也行,绝对没错。就纪耀那种开局难度,妈的,想想都羡慕好吗,多少人给他打的基础啊,要是还不能创造繁华盛世,那就是纯纯的废物。】
【又来了是吧,就知道你们嫉妒纪耀有纪凌当叔。】
【还嫉妒有纪凌当老师。】
【还嫉妒小时候就养在纪凌身边。】
【别说了,我也嫉妒,谁不想当纪凌的小侄儿小侄女。】
【纪凌梦女又来了,看看季漪美人冷静一下。】
【不是梦女,是梦侄女,女儿也行。】
【笑死,纪凌粉丝心中有数,谁也比不上他老婆在他心里的地位。】
【说起来还有个好笑的,那么多穿越小说,谁都不敢蝴蝶掉纪凌老婆。】
【哈哈哈哈哈毕竟季漪公主真的很好!】
【不仅不敢蝴蝶掉周公主,还要把他俩初见时候大写特写,人人都知道公子凌对他老婆一见钟情!】
【小说算什么,多少诗词都这么写啊,大家怎么写都写不够。】
【嘿嘿,毕竟他俩几次同城不见面,几次差点见面又错过去,最后只能在接亲的时候见真人。】
【一想到这一段就想笑,没见到周公主的时候,公子凌一心只有事业,见到之后,立刻倒戈,老婆才是最香的!】
【确实,史料上记载的笑死了。】
【不过周公主到底有多美啊,能让公子凌都一见钟情?】
【是周公主她哥费心藏着的那种美。】
【惊心动魄的美。】
【好像有一段历史,就是周王都很艰难,周天子还把周公主送到郑锡的锡城避难,当时公子凌还去打仗,也算正好没见到。】
【人没见到,可公子凌送东西过去了啊!当然那会他还不知道这是他未来老婆。】
【果然,每次帖子一聊到纪凌就会跑题,谁看看标题上的纪耀啊!】
【小侄儿表示,你们看看我吧!】
【说实话,纪耀的处境就跟这个帖子差不多,不光帖子里的人容易忽视他,刚开始史学家也忽视。】
【谁让前面的光芒太耀眼,】
【其实纪耀的臣子们也差不多,他们做了很多事,甚至这一大批人,都是前者君臣带出来的,可以说完美继承他们的遗风,甚至在前者有改进。但因为前面君臣都耀眼,什么郑锡那些人,后面再厉害,也要在光芒下面。】
【没错,不是纪耀不好,他也很好,放在任何时候都是千古名君,可惜他的对比对象是那几位。】
【好惨。】
【这叫惨吗,请让我也这么惨好吧。】
【开局接手完美江山,祖父父亲叔叔给力,留下的臣子还是有梯队的,人才够用,钱也够用,爽死。】
【回到标题,要是我穿成纪耀,估计直接躺平,奋斗什么啊,都完美江山了。】
【确实,这就不是能不能治理好的问题了,是我会不会骄奢淫逸沉迷酒色的问题。】
【好真实。】
【今晚做梦素材有了,穿成纪耀开始做昏君。】
【看看标题啊!是穿成纪耀,还能让纪国那么繁华吗!】
【不能,纪耀接手的确实是个盛世,但过满则溢,盛极则衰,这个道理大家都懂。再说纪耀的学识其实不亚于其他人,他不仅是个合格的皇帝,还是个很好的皇帝。放在普通人手里,纪国绝对不会这么繁华。】
【同意,再好的东西也是需要维护的,当时纪国就是一块肥肉,还有不少指挥使携带,在一片盛世的时候,还不忘记交好邻国,操练兵士,不是常人所为。】
【但说起来,纪国以武起家,所以纪国一直都重视军队。】
【纪国,好像去看看。】
【谁不想去看啊。】
【有没有人再次看到标题???】
【放心啦,纪耀自己都不在意的,他是个特别豁达的人,好像他们姓纪的都很豁达?】
【对,纪耀自己都说过,别人觉得他不如祖父他们,他也觉得如此,自己怎么能比得过父亲跟叔叔呢。】
【小声说一句,他其实比他爹强一点,很厉害了。】
【确实,不过说再多,也不是普通人过去就能躺平的。】
【但我还是要加入做梦素材!】
这种讨论在论坛上隔差五都要出现,虽然每次出现都是那几个观点,但人人还是乐此不疲地讨论。
没办法,谁让只要跟纪国沾上边的,热度就高?
比如说,关于纪国的知识,以及各种诗文,还有纪国纵横家鬼沐的那篇《劝纪伯称皇帝文》,全篇几万字,节选了最精华的几段,从初中背到高中,每次背的时候,学生们总是痛不欲生。
关于纪国的还不止这一些,更有当时有名的诗词,有名的典故,全都是考试必备项目。
语文历史学到这一章节的时候,老师都要紧张很久。
为什么?!
因为又要背书了!
还要背很多!
所以关于背书的帖子也有很多。
【谁懂《劝纪伯称皇帝文》的难度。】
【笑死,初中生不要上论坛!】
【初中生还去学习!快中考了吧!】
【当年我们也是这么过来的!】
【这篇文竟然敢还在教材里,太狠了。】
【说是不用全文背诵,但至少全文熟读,还不能错一个字,烦死了。】
【毕竟这个文不仅是劝纪伯当皇帝,更给出理由,还从上古时期说起,几乎把当时的历史都给概括了,信息量跟文学性都好,不背它才奇怪。】
【没错,上古的资料比较难找,要不是这次纪都的发掘,根本找不到更多史料。纪都没有发掘前,史学家们基本都是靠着这篇文章来判断当时的历史情况。】
【这种珍贵的历史资料,足够很多人研究一辈子的了,许多残缺的历史,都能从这里找到答案。】
【所以说是神文啊,最后引出纪伯为什么要称皇帝,又讲了纪国发展史,妈的,要是每个史官都能这么写历史,那我们研究起来就简单了!】
【那背的资料就更多了啊!】
【痛苦,看到这个名字就痛苦,我甚至还会背。初中年,高中年,几乎每个大型考试,都会考这篇文的内容,而且那么多题,竟然还不会重复,我服了!】
【不然怎么说这篇文的研究价值大呢。】
【说起来,这个文的作者也很有意思,纵横家鬼沐,他辗转五六个诸侯国,在纪国太平的时候还被当做战俘修官道,因为才学好,被当地举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