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吾答在家中后,不到五日时间,骑着骏马的纪兵前来,双手送来檀木方盒。”
“盒子好,里面的东西也好。”
“清雅秀丽的纸张,上面是萱夫人的名笔,写着肥皂的使用方法。”
“这肥皂可真是好物啊。”
“早晚洁净双手,满身留香,凝神静气。”
这样的描述,在天下十位名士,四位公子嘴里念叨。
可惜除了在纪国的仪先生跟公子卢之外,其他人只得那么一小块,根本不够用啊。
他们也不是贪图享乐,而是这种风雅的物件,他们名士怎么可以没有?
没想到纪国纸张做的好,风雅的东西更是好。
要不然他们买点?
但信件送到纪国仪先生手中,仪先生按照纪凌的说法,直接回了两个字:“不卖!”
最高等的肥皂,怎么可以售卖。
金子这种俗物,衡量不出来它的价值啊。
除非,你们来讲学。
什么?国君要买?
那价格不会便宜啊!
对肥皂好奇的名士跟国君同时无语凝滞。
哦,名士买,就不要钱,要讲学。
国君要买,就死要钱,说好的金子是俗物呢!
在名士还在犹豫的时候。
帅气的骑兵再次送了两块香皂。
那香皂模样精致,颜色温润雅致,单是样子足够漂亮,用的时候更是温和。
里面同样写了使用方法。
哦,写字之前用,会让手指清爽,写出来的字更加飘逸。
还有什么仪先生日日用香皂沐浴,沐浴时悟到一种字体,那字潇洒俊逸,仿若神笔。
仪先生看着从其他地方赶来的老友,深吸口气,差点去找公子凌的麻烦!
他确实日日用香皂沐浴,确实写出一种新的字体。
但这两个怎么结合起来的?!
纪凌假装没看到仪先生的表情,不管怎么样,他目的达到了啊!
这么多名士都在追捧香皂,还愁他的肥皂厂开起来没生意吗!
仪先生好笑摇头,算了算了,公子凌让他帮忙写信给老友们的时候,他就该想到这点了。
名士大多爱才,仪先生也不例外,他对公子凌这种天纵英才,总是格外宽容?
几个名士因为肥皂同去纪国的事瞬间在天下传开。
不少人发出同一个疑问。
肥皂是什么?
吃的?
喝的?
不!
用的!
第二批收到肥皂的人,则是各国国君,不仅给了他们上等皂,更给了一部分中等皂。
不出几天时间。
各国国君明白过来,这个叫肥皂的东西,又要收割他们一大笔钱了!
纪国怎么回事?
一个造纸厂还不够赚的吗!
作者有话说:
第41章
钱肯定是赚不够的。
已经意识到将来会有一场大战, 自然要更加认真赚钱。
用最好的香皂吸引天下名士过来,直接让肥皂的名声大噪,未来的销路肯定不用愁。
唯一的问题就是今年的原料太少, 别说售卖出去了, 纪国本身都不够用。
这种情况下, 纪凌只想说一句话:“我真的没有搞饥饿营销!”
是真的皂荚不够用!
好在秋天以来,培育好的几千株皂角树苗被公子钦一一种好。
这片皂荚园还派了最好的农人照看,等到明年就能出口了!
现在?
现在当然用油脂做的香皂吊着大家的胃口!
油脂做的香皂成本虽然贵,但他卖的也贵啊。
这是纪凌早有的打算。
最高级的香皂卖给各国国君挣钱,送给名士们搏名声。
中等的赚贵族的钱。
最便宜的皂荚香皂则平价卖给平民。
他这个决定跟自家人一说, 只能讲,有良心,但不多?
香皂的火热让不少人再次羡慕纪国,他们的纸张自己还没研究出来, 恶金也没什么眉目,人家又弄出来东西了?
总感觉这几年, 他们在源源不断挣自家的钱?
现在跟名士们交好, 甚至名声都好起来。
不过纪凌请名士们到纪国, 不光是为了名声, 更为了最初的目的。
讲学。
他虽然在忙着做肥皂, 可纪国官学也没忘。
有名士过来讲学, 既能提高纪国官学的吸引力, 还能提高学子们的知识。
这种一举两得的事,他肯定要办。
算着时间,从今年三月开始, 到现在十月份, 官学办了半年多, 也该看大家的学习成果。
此次来了两个名士,还有位郑国公子,纪凌便请他们给学生们当考官。
那两个名士都跟仪先生关系极好,来纪国之后被好吃好喝招待,更拿了不少好纸好香皂,自然点头答应。
反而是郑国公子最是难缠。
这位公子郑不是自己想来,而是郑国国君让他过来,而且同父异母的妹妹嫁到纪国,正好来看看。
而且纪国跟郑国现在有意交好,既然纪国要请名士公子等人,肯定要给这个面子。
不过纪凌一到官学,就看到这位鼻孔朝天,拿下巴尖看人。
想到他从宫室出来,听大哥跟他说的话,纪凌约莫明白几分。
那话也是大嫂托付大哥讲的,说了这位公子郑的来历。
郑伯有两儿三女。
其中大儿子就是这位公子郑,算是庶长子。
二儿子跟三女儿,才是嫡子女,三女儿便是嫁到纪国的郑姬。
郑伯极为宠爱侧夫人,对正夫人颇为冷淡,长子也是侧夫人所出。
这两个夫人还是亲姐妹,只是正夫人年纪稍长,妹妹才当了侧室。
故而这位公子郑自视甚高,之前被选为天下四公子之一,更加无所顾忌。
派他来纪国出使,自然也是郑伯的优待,让他跟纪国打好关系。
只是他一向看不上纪国,这种表情很是正常。
大嫂还说了,要他避开公子郑,他可是最爱争强好胜的,比的倒也不是武,而是文,比的是谁聪明。
不是怕纪凌比不过,而是这个人喋喋不休,十分烦人。
有大嫂帮忙,纪凌对公子郑的性格已经有些了解。
但见还是要见的,特别是用肥皂把他们请来,还是要好好说说话。
公子郑低头看看过来的纪凌,嗤笑:“你们纪国没人了?让个小孩负责官学?”
这话一说,在场的仪先生以及另外两个名士微微挑眉。
最后面的公子卢同样下意识看过去。
虽然另外两个名士并未接触过纪凌,但他们是仪先生好友啊,别看纪凌的名字在天下间不算出名。
但内里名士,国君们,谁不知道纪国小公子纪凌痴傻病好了之后,变得异常聪明。
纸张跟如今火热的肥皂,都是他一手做成。
甚至连奠定纪国根基的恶金和耕种,同样出自他手。
纪凌这人不爱声张,不代表人家厉害啊。
纪凌果然只笑笑,并未理会这个比他大了八九岁的公子郑。
两者一对比,更显得纪凌气度非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