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父亲都是不爱读书的, 所以在纪国没做什么官职, 只是靠着卿士的土地吃吃喝喝。
吉新等人谢过谷晨, 这也算交了朋友?
没想到因为一场考试,让这里的学生们关系好起来了。
其实这些学生大可不必担心。
名士们看着他们的试卷,忍不住对仪先生夸奖道:“本以为平生得一个好弟子, 已经足够幸运, 没想到有这么多好苗子。”
仪先生摸摸胡子, 笑着道:“是啊,他们很多人,都是今年才开始学习。”
旁边公子卢也开口:“假以时日,必然会胜过我。”
公子卢是有真才实学的,他这么说,同样是对那些学生们的夸赞。
另外两个名士继续看手里的卷子。
其实后面几道“超纲”题目是他们刻意加上,随口问出的问题同样是看这里学生不错,所以才多问了点。
说白了,要不是看这里学生厉害,他们也不会出那么难的题。
题目越难,越能看出学生们的厉害,题目难度直接飙升,最后就成了学生们心里戚戚,一起吐槽考试难度太高。
考试成绩出来的前几天,都城别提多安静了,以前喜欢出来闲逛的学生们直接在家闭门苦读,希望成绩好一点。
十月中旬,忐忑的学生们终于拿到期末成绩。
全校文武前十名里,只有一个是贵族子弟,也就是那个叫谷晨的少年。
其他皆是平民学生。
文试第一就是之前被纪凌欣赏的吉新。
第二竟是纪凌家臣樊璇。
之后几个年龄不一,学问同样深厚。
武试第一也是个平民学生,天生神力,已经被公子胜召到身边,虽然还没毕业,但一毕业肯定到军部报到。
至于上好的奖品,也当着全校师生的面,由纪国上卿杜邗亲自颁发。
可以说这次期末考试的正式,让整个纪国都知晓。
相信明年的入学考试,人人都会主动前来。
仪先生等人看着这样的场景,似乎已经看到纪国源源不断的人才进入。
香皂作为这次奖励的重中之重,更是沾染了一丝书香气。
东西未卖先火,也就只有纪国能办到了吧?
那两个因为香皂而来的名士,跟公子郑也准备回家,还有不到两个月各国都要腊祭,他们肯定要回去的。
走的时候还问了问仪先生:“你呢?你什么时候回卢国?”
仪先生笑:“明年这个时候便回。”
两年后,正是这些学生毕业的时候,他也可以安心回去了。
之前他的疏忽,让各国对纪国挑起战争,在这讲学两年,应该可以还这个人情。
等他们走了之后,仪先生看看自己弟子公子卢,他方才并未回答,似乎另有话说。
仪先生是想过什么时候回国的,但公子卢却并未想过,他甚至已经习惯这里的生活。
与其回卢国跟兄弟们勾心斗角,不如在纪国官学好好当夫子。
不过这都是后话了,暂时不要想那么多。
仪先生知道公子卢在卢国的处境,卢国国君儿子有十六个,这位公子卢排名第七,上下都挨不着,要不是有个天下四公子的名声,那处境会更惨。
他的弟子在卢国的时候胆战心惊,就怕卷入斗争。
反而在异国他乡过的安心。
仪先生拍拍他肩膀:“放心,车到山前必有路,回头以我的名义让你留下也行。”
公子卢谢过老师,再跟老师回到纪国官学。
怎么办,在这竟然过的太舒服,不想回国了?
期末考试结束,官学第一个寒假也正式开始。
等到明年春天,天气渐渐变暖的时候继续上课。
眼看天空慢慢飘起大雪,来纪国买纸张的车马渐渐变多。
毕竟等到天寒地冻,马车走不了,那岂不是用不到纸张?
现在各国谁也离不开纸张啊。
不过今年除了纸张之外,各国求购的物品,又多了肥皂这一项。
虽然要一百两金子才能得那么一小块,还不是最好的那种,但各国贵族争相购买。
一个是这东西确实好用,不管沐浴还是洗手洗脸,都能变得很洁净,谁不喜欢干净呢。
二是里面的香味非常特殊,不知道纪国怎么调制的香料,浓烈的香味,清淡的香味,统统可以调制出来。
最后就是香皂的名声了。
越稀少的东西,大家越是争着买,纪国请名士过来,又搞了个什么期末考试,将香皂名士推至顶点。
谁在腊祭上用到香皂,那一定很有面子。
各国贵族在比面子这件事,可是绝对不遑多让的。
所有各国来购买纸张的大臣们,买了纸张之后还要磨磨唧唧想要求见公子凌。
能不能匀他们几块香皂啊,马上腊祭,不管自己用还是去送礼,那都是好东西。
就连装香皂的盒子,人家纪国都能做的格外精美。
其实这也得益于纪国铁制品工具的发展,好的工具就能做出更精美的盒子。
反正不管怎么说,来见纪凌的人都在外面排长队。
好在他身边一个杜或能说会道,一个锦涌武力超群,还没人敢硬往身边走。
不过纪凌也不是故意吊人胃口的性子,赶在他们离开前,卖出最后的两百块香皂。
就这点东西,又给纪国国库填充两万两金子。
看着大家喜欢,纪凌干脆让肥皂厂继续开工,用油脂造肥料确实费钱,架不住挣得多啊。
至于之前喊着,只送给名士给国君?
那不是口号吗!
你们一定要来买,那我们也没办法啊。
纪凌直接道:“等到年后再来买,各种香味的肥皂都会有的。”
听到这话,不少人看向公子凌的时候充满感激。
能买到香皂,他们做什么都可以!
纪凌还是低估了贵族们的消费能力啊!
贵怎么了。
他们真的不缺钱!
各国贵族都香皂的喜欢溢于言表,肉眼可见是个长久的买卖跟生意。
但各国之间也有不同。
其他国家没什么意见。
昌国国君下令,贵族之间不得太过奢靡,不是不让用,但要节制用。
郑国则是郑锡请求郑伯同样下令了,让贵族不要沉迷这些外物。
而且香皂价格太贵,实在是金子外流,全都流向纪国怎么办。
造纸厂已经是揽金大户,现在又多了个香皂,用不了几年,纪国的财富就会远超他国。
这种情况不得不防。
纪凌听到郑国那边的消息,下意识笑笑。
没记错的话,纪国当初流传国君爱吃牛肉的时候,郑国还派人过来查看过。
带回去的吃食被郑锡直接扔掉,那时候就劝诫国君不可奢靡。
如今几年过去,果然还是那个郑锡。
从那会纪凌就记住这个郑国上卿,这下更确定,郑国能屹立不倒,只怕这位郑锡才是主心骨。
之前针对纪国,也是这位出的主意。
但他的劝诫怎么会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