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小皇子(90)+番外

七月,秋收。

有经验的君主绝对不会在这个时候打仗。

所以纪国从各个城池抽调的人手只有五千。

可郑国这边先调四十万刚打仗休息的士兵,又从各个城池调兵二十万。

这比当初说的又多了些人。

在郑国把九城兵士调走的时候,北面的赵,梁,果然蠢蠢欲动。

郑国内部也有了反对的声音。

秋收啊!

这是秋收!

我们不想打仗!想收麦子!

可惜高高在上的郑伯听不到下面的声音。

疲于奔袭的六十万兵士终于到了锡城附近,时间已经到七月二十。

没错,七月二十号。

这还是军队都已经集合完毕时的速度。

还是他们比纪国早七八天出发的速度。

跟纪国那边完全没得比。

谁让纪国之前的底子,加上本身虽还没有户籍制度,但是各处官员对地下了如指掌。

还有强大的运输能力,遍布整个纪国的宽阔官道。

都让他们的速度无与伦比。

郑国军队休息三日,七月二十三对锡城放弃总攻。

锡城内一处精致小院里,周天子的妹妹周季漪安慰身边人:“不要慌,这是郑锡的城池,别人一时半会攻不进来。”

“而且纪国也不会坐视不管。”

纪国那么厚待郑锡,更不会让他带来的城池失守。

周朝七百二十五年,七月二十三。

这一天发生一件大事。

或者说一场混战。

很多人说,这是郑国衰退标志,但身处这个时代的人并不知晓那么庞大的事,他们大概分为四种心情。

旁观的:打得热闹!

身在其中的赵,梁:打得轻松!

纪国:打的爽啊!

郑国:打得快哭了。

七月二十三。

郑国调兵六十万攻打锡城。

为首的统帅正是郑伯老丈人仉选,可他忘了,这里面有四十万人是郑锡带过的队伍,所以消极怠工的不在少数。

很多人都知道,换做郑锡郑上卿在,人家绝对不会让他们跑来跑去地打仗,肯定让他们回去秋收。

家里的麦子重要,还是帮你们攻城重要?

不过到底人多,锡城就算再坚固,也撑不到三天。

但就在同一天里,仉选接到边境两个城的求援。

因为就在夜半时分,人家纪国骑兵势如破竹,把边境两个城拿下,穿过这两座城直奔锡城啊!

还有!

我能一天之内把送信过来,不是因为我跑得快,是纪国骑兵带着我跑的!

人家已经在两座城池驻扎,增援的人就在路上!

其间还夹杂着纪国的国骂。

翻译成文明点的语言就是。

什么破路,难走死了,心疼我的马。

坑坑洼洼的能叫官道?什么垃圾。

这城墙跟纸糊一样,好笑死了。

青铜兵器?你们还在用呢?狗都不用!

什么?吃饭都没吃饱,我们顿顿大白馒头大肉包子!

别的还好,但边境的武城跟定城因为大白馒头跟大肉包子破防了。

因为郑国打仗,去年他们的粮食八成都送到前线。

今年粮食倒是要收获了,但至少有一半的壮劳力在打仗,眼看天就要下雨,连着下几天,麦子都要烂在地里了!

还白馒头!

黍粟都吃不上!

今年吃点野菜吧!

纪国军营的伙食一开,只听对面肚子咕噜咕噜,听着都可怜。

反正城已经占了,按照统帅大公子纪胜的说法,分他们一两个馒头也没事。

但分着分着,竟然有一种感觉。

他们这是打仗啊,还是扶贫啊。

随军的军师陷入深思。

这城池要是被他们收入囊中,是不是还要帮武城跟定城搞基建?

他们好像吃亏了啊。

这就是纪国的打算。

打都打了,锡城都被郑锡带到纪国了,没必要留个尾巴吧?

以后纪国跟郑国的边境就是锡城,从锡城往南,武城,定城,以后都是纪国的地方。

不然他们干嘛要出兵四十万?

说起来,纪国跟武城,定城还有些渊源,当初这两个城池是一个国家,之后郑跟纪联手灭小国,但城池归在了郑名下。

基本就是纪凌爷爷辈的事。

兜兜转转,竟然又回来了。

纪国大军不费吹灰之力攻下武城,定城,直奔锡城。

骑兵还带着送信的一起,让行事送消息过去。

不是统帅纪胜狂妄,而是他知道郑国此时,收到不止这一个坏消息。

一个坏事尚且稳得住,要是连着来许多呢?

比如南边跟纪国打呢。

北面的赵,梁起兵,势必要夺回被郑国占的九个城池。

签了合约?

承认赵,梁是国家,就给你们九座城?

我们那是跟郑锡签的,与郑国什么关系。

再说了,我们都敢拉国君下马,把庆变成赵,梁,还有什么不敢的。

你们郑国还签过和平盟约呢,还不是你们最先挑头打仗?

忘了?

回旋镖总有天会扎到自己!

郑国统帅仉选,一面是北面九座城池被打,那边兵士不够,眼看就要失守。

另一面是纪国连攻两座城,到锡城之后,准备里应外合,打退郑军。

仉选连连向郑伯求援,一定要增兵啊!

再不增兵,就没得玩了!

可郑伯那边也焦头烂额,他当然知道增兵,但怎么增?

秋收的时候,下面卿士谁都不愿意出人。

不仅不愿意出,还想把人要回来,再打下去,粮食怎么办?真的不管秋收了?

天时地利人和,郑国一个也不占。

郑伯只是想教训一下郑锡,也没想到竟然有这么一连串的反应。

七月十四,锡城南面城门打开,迎接纪国统帅,有了纪国的增援,粮食物资要多少有多少。

百姓们只要躲在家中,根本不用出门。

纪国军队的军纪更是让人侧目,不进一家一户,不抢一针一线,令行禁止,跟外面饿急眼的郑军根本不同。

人家纪国人不缺吃不缺穿,斗志勇猛,作风优良。

能做到这几点,已经甩开其他军队一大截。

锡城在半日内被武装起来。

用铁板加固过的城门犹如天堑,谁都过不去。

本就难攻的锡城变得更加啃不动。

有纪胜在,这里没人能攻破。

也有人劝道:“大公子,这三座城拿的这样简单,不如再往前走走。”

纪胜虽然平时性格莽撞,但在打仗一事最为精通,临行前还有弟弟的嘱托,直接笑道:“贪多嚼不烂。”

“要犯跟郑锡一样的错吗?”

论将才,纪胜绝对是天才中的天才。

其实这话他早就想说,弟弟也是同意的。

郑国一口气拿下庆国九个城池,实在是太多了。

如果拿个三四个,四五个,其实早就占稳。

不过另一方面也能理解郑锡。

郑国今日北面跟南面同时开阵的因,不是最近才种下的。

上一篇: 系统之当软妹子穿成BOSS 下一篇: 有凤来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