算了,懒得琢磨他的心思了,男人心海底针。
还是关心大美人要紧。
她关切地询问道:“沈常在眼底青黑,可是昨夜没有歇息好?”
突然被问到的沈常在怔了一怔,这才连忙站起身来回话。
“劳娘娘惦记,昨儿后半夜火盆突然熄灭,嫔妾直接被冻醒了。
饶是后头宫人将火盆重新点燃,也没再能入睡,所以这才……”
话到这里,她羞赧一笑:“叫娘娘以及诸位见笑了。”
宁嫔吹了吹手上的赤金珐琅甲套,轻哼一声:“如此不尽心的宫人,合该送去慎刑司挨上二十大棍,好叫他们往后警醒些。”
二皇子母妃婉嫔笑道:“宁妹妹说笑了,常在统共就只有两太监一宫女三个宫人,再送一个去慎刑司受罚,下剩人手哪里够使唤?”
随即又看向沈常在,笑道:“略训斥几句就罢了,若下回还敢再犯,再送去慎刑司不迟。”
沈常在这下被难住了。
同样都是嫔,一个是江太后嫡亲的外甥女,连皇上都让她三分;一个是二皇子的母妃,比起母妃出身低微的大皇子,显然二皇子更有可能被立为太子。
两人都给自己出了注意,她应这位必然得罪另一位,应另一位又得罪这一位,偏这两位她一个都得罪不起。
就在这个关头,傅安和突然嗔道:“两位姐姐说什么呢,现在是宫人的问题吗?现在明显是炭火不够的问题。
宫人又不傻,若炭火足够,使劲往火盆里添便是了,又怎会出现半夜熄火的窘事?
分明是这宫人想省炭火,一炭铲烧完烧透后才再新添一铲,然后半夜没掌握好火候,就翻车了呗。”
话到这里,她往椅背上一靠,看热闹不嫌事大地询问道:“所以,两位姐姐哪个心肠善良些,匀一篓半篓炭给沈妹妹呗。
也不求甚红罗炭或是银丝炭的,太金贵,给点柴炭也好呀,相信沈妹妹肯定不会嫌弃的,对不对沈妹妹?”
沈常在只有父亲一人为官,且还只是鸿胪寺少卿这等清水衙门的从五品官员。
一家子人靠他的俸禄过活,连宅子都是赁的。
都说傅家穷得叮当响,傅家是日子过得节俭,傅老大人又爱接济贫寒士子,这才日子紧巴。
他们沈家才是真正穷得叮当响,一文钱恨不得掰成两半花。
寒冬来临,份例里的炭火根本不够用,妃嫔们纷纷拿出银钱去内务府采买,偏她拿不出多少银钱。
宫人没法子,只能如安嫔所说,用最节省的法子烧火盆,半夜迷迷糊糊地没接上趟,这才熄了火。
安嫔跳出来说这事儿,她半点都不觉得窘迫,甚至心里还十分感激。
感激她及时将自己从两难的境地里解救出来,同时也感激她替自己讨炭。
富人才有资格在意脸面,穷人只求能生存下去。
财大气粗的宁嫔果然立时就上套,豪气道:“不过一篓柴炭罢了,不值几个银钱,本宫给就是了。”
完了之后还打趣傅安和道:“要不我给安妹妹也送一篓?”
傅安和哼笑道:“给我送柴炭我可瞧不上,若是银霜炭的话,我倒十分乐意收。”
冤大头买主还没着落,数九严寒就来到眼前,前阵子妃嫔们纷纷打发人去内务府采买过冬物资。
傅安和也从储物空间里拿了根金条出来,背着人用工具剪碎,然后打发丁福去内务府采买了一番。
旁的就罢了,因为要烧地龙跟熏笼,炭用得飞快,估计过阵子就得再去内务府采买一回。
找冤大头金主接盘物资迫在眉睫,回头等雪化干净了她就下旨招傅家人进来。
然后就可以打着廖家的幌子拿物资出来,让穆九黎帮自己卖掉。
银霜炭价钱不低,一篓少说也得十几两银子,宁嫔自己都只舍得烧熏笼用,哪肯愿意分给傅安和?
她冷哼一声:“乞丐还嫌饼凉,这么难伺候,你找宜姐姐伺候你去,我可不伺候了。”
本不想掺合进来的宜嫔,被傅安和跟宁嫔两人分别点名一次,再装傻就有些说不过去了。
她笑着对沈常在道:“我那里柴炭倒是有多余的,回头我打发人给你送一篓过去,你也莫要太节省,冻坏身子可就划不来了。”
连“本宫”这样上下级分明的称呼都不用,一口一个我,主打一个亲民。
眨眼间,沈常在就收获两篓柴炭。
宫里装炭的篓子极大,得两个身强体壮的太监才能抬得起来。
两大篓柴炭到手后,她未来一个月都不愁没炭烧火盆了。
喜得她眉梢眼角都写满笑意,站起身来挨个给宁嫔跟宜嫔福身道谢。
最后还朝傅安和深深地一福身。
“就算你给本宫行礼,本宫也没炭分给你使。”
傅安和嘴里打趣着,眼睛却直勾勾地盯着她的脸,这副满面春/情的模样,还真是让人移不开眼啊。
【狗皇帝真是艳福不浅!】
正上早朝的穆九黎还以为她在自夸,忍不住悄悄勾唇。
自己的确艳福不浅,傅安和这家伙,不但在榻上哪哪都合她的意,还有一储物空间的物资等着自己去发掘。
简直再没比她更合自己心意的女子了。
他算是明白为甚历史上那些昏君得了个美人后就变得昏庸无能,从此君王不早朝了。
软玉温香在怀,忙着享受人间极乐都来不及呢,哪还有心思理会朝政?
不过那是昏君,不是自己。
有父皇这个前无古人的有道明君在前头比照着,他再如何勤政都犹觉不够,想当昏君也难。
第28章
天气只放晴了二十五这一日, 后头接连几日都阴沉沉的,不见半丝阳光,等雪彻底化干净后, 已经来到了十月。
嫔以上的主位妃嫔虽然有召见娘家女眷的权利,但为了怕熹宁帝跟江太后忌惮, 妃嫔们自觉每月只召见一回。
时隔十日傅家人再次被召进宫,她们心里大概也有了数, 傅安和这是又要拿廖家做筏子呢。
于是她们按照傅安和的提议,婆媳俩各提了只装满傅安和旧衣的大包袱,“步履蹒跚”地走进宫。
不知道的, 还以为她们提的包袱有千斤重呢。
傅安和见着后,当场失笑, 赶紧让立春跟立夏将她们手里的包袱接过来。
傅大太太也跟着笑,说道:“里头装的是娘娘在闺中的旧衣, 穿是穿不得了, 不过拿来糊浆糊做鞋帮倒还使得。”
立春接话道:“这可倒巧了,奴婢正要帮娘娘做新鞋, 偏没寻到甚可用的碎布头糊鞋帮。
原打算拆件娘娘的里衣来着, 如今有了太太您带来的旧衣裳,正好派上用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