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官配小夫郎他又甜又软/穿成猎户后,独宠跛脚小夫郎(140)

作者: 岁见长安 阅读记录

还有一个很心塞的就是陶嘉。

这不,此时在路上偶然相遇时,陶嘉挺着他已经有些显怀的肚子,语气中难掩敌意地对云秋梧道:“你现在一定很得意吧,哼,怀的是小哥儿还是小汉子还不一定呢,别得意得太早了,生不出小汉子来,等于没生。”

云秋梧蹙了下眉,心想这人简直是莫名其妙,明明他自己就是个哥儿,还看不起哥儿。

他这么想,也这么说了。

陶嘉一听就怒了,觉得云秋梧不安好心是在咒他,咒他肚子里的是个小哥儿,而不是小汉子,因此恶狠狠地瞪了云秋梧一眼,“我怀的是小汉子,奶奶找算命先生算过的,肯定是小汉子,才不是小哥儿,哥儿都是要嫁出去的,是赔钱货。”

云秋梧不甚在意地“喔”了一声。

一旁的陆远轻嗤一声,心想算命的十个有九个都是坑蒙拐骗的,剩下的一个就算是有真本事,人家要靠算命吃饭,当然是捡好听话说,都巴巴地找人算命了,算肚子里揣着的娃娃是什么性别,妥妥的司马昭之心路人皆知,知道想要一个小汉子,当然不可能说扫兴的话,说你家马上要添一个小哥儿,不然恼羞成怒,闹起来还让人家怎么摆摊做生意 。

云秋梧平淡的反应让陶嘉感觉一拳打在了棉花上,很憋屈,很无力,冷哼几声转身就走了。

他走后,云秋梧幽幽睨了陆远一眼,语气凉凉的,怎么听怎么阴阳怪气,“呦,你还挺招人喜欢的,这都过去这么久了,还遭人惦记着呢,人家可是能生小汉子延续香火的,才不像我,生的是小哥儿,会让你脸上无光。”

陆远眉心跳了跳。

咋还醋上了呢。

他今天一定是出门没有看黄历,所以不知道今天不宜出门,出门要遇晦气。

“什么喜欢,梧宝你胡说八道什么呢,那种人就是不甘心而已,当初也只是想找个靠山,连陆明那样的他都瞧上了,可见是个不挑的。”

云秋梧忍不住噗嗤一笑,“人好歹是个读书人,长得挺白净的,多少人都夸呢,怎么到了你嘴里,就成了什么没人要的渣滓,有多上不得台面一样。”

撇开其他的人品德行之类的暂且不谈,有一说一,陆明还挺像个人样的,尤其是那读书人的长袖儒衫一穿,长得也还行,不说是什么绝世美男,和慕九完全没法比,但五官也算周正,眼睛是眼睛,鼻子是鼻子,装起来真有几分斯斯文文读书人的样子,骗骗不知情的人还是可以的 ,不然之前也不会骗得杜秀才甚至还想和他家结亲。

第163章 傻乎乎的小夫郎

闻言陆远眼睛眯了眯,撇了撇嘴 ,“油头粉面的小白脸而已,当面一套背后一套 ,还是说,梧宝你觉得那样的好?就喜欢那种小白脸?”

他的语气透着浓浓的凉意,神色似笑非笑。

云秋梧一听就知道这是个危险问题,连忙摇头道:“不不不,不喜欢,我只喜欢夫君这样的。”

陆远这才满意地点点头,伸手在小夫郎脑袋上揉了一把。

这还差不多嘛,小夫郎就得喜欢他,要是喜欢陆明那样的,他是该考虑让陆明消失一下呢,还是让陆明消失一下呢。

快要到家时,云秋梧忽然反应过来,不对,不是他才质问夫君吗?怎么变成夫君反过来问他了,哎呀他这脑子,总是傻乎乎的。

云秋梧难得有些起小情绪,停下脚步一本正经地问道:“夫君,要是我生的是个小哥儿你会喜欢他吗,会介意他不是小汉子吗?”

要是以前,云秋梧都不会问这个问题,因为他了解自家夫君,对陆远有信心,有绝对的信任,知道陆远不会有性别歧视的观念。

但是现在,大概是因为有孕,有时难免会胡思乱想,加之本地的习俗就是自古以来一直都很重视香火传承的,也就意味着至少得有一个小汉子,你说不还有些招婿上门的人家吗?有确实是有,但只是很少很少的一部分,一个村子里也就一两户人家,况且当面人家不说,背地里少不了闲言碎语,会因为没有生出小汉子而被说闲话,云秋梧自己不怕被人说闲话,但他不想让陆远成为村里的一个笑话,要知道如今他们家也算发达了,肯定是招人眼红的。

陆远想也不想地道:“有什么好介意的,只要他是我们两个的孩子,是小汉子还是小哥儿都一样,家里又没有皇位要继承,非要生个小汉子干嘛。”

他说的云淡风轻,云秋梧听得冷汗都要冒出来了,不停地扯着他的衣袖,“夫君,你好好说话,不要什么话都说。”

夫君咋啥话都说呢,皇位那是太子,是储君才能继承的,和他们这种平民老百姓根本不沾边,虽然夫君只是随口一说,绝对没有要谋朝篡位的意思,但这种话还是不能轻易说出口的,让旁人听到了会怎么想。

陆远有些无奈,不过他还是应了下来,“好好好,为夫以后不说了。”

“真不说了?”

“真不说了。”

云秋梧点点头。

不过他此时倒是不担心肚子里的小宝宝到底是小汉子还是小哥儿了,他需要的其实只是陆远的一个态度,只要陆远不会对小哥儿生出芥蒂,对小汉子和小哥儿都是一视同仁的对待,那样即便外人说些不好听的话,他也不在意,反正也没多少人会当面说,当面说那不是妥妥的得罪人吗,背地里说了他又不知道,如果有谁当面说的,跑到他面前叽叽歪歪的,他就怼回去,夫君说过,如果非要有人不痛快的话,与其让自己不痛快,不如让别人不痛快。

遇见陶嘉只是一件小得不能再小的事,根本不值得陆远或是云秋梧在意。

转眼就是二月末,自从开了年,天气就开始回暖,一日比一日暖和,万物复苏,生机勃勃,清闲了一个冬日的庄稼人又开始和田地打交道了,走在路上,望见的不是在田地里劳作的人,就是扛着锄头准备要去劳作的人,在绝大多数村民干农活儿干得热火朝天时,还有一件大事发生了,那就是这个月会有一年一度的考童生,考秀才的科举考试,桃溪村如今两个最有出息的读书人,陆家的陆明,和刘家的刘元清据说都是要下场考试的。

村子里要是能出个争气的读书人,考上秀才,甚至一鼓作气考上举人,有机会当个小官的话,那对全村人来说都是一种荣耀,是以虽然不是自家的人要去考试,但村民们对即将要考试的两位童生都给予了很大的关注。

陆奶奶得意极了,这些天出门逢人就忍不住夸耀,因为自家孙子天天温书,可辛苦可认真了,这次肯定能考秀才的,只要孙子考上了秀才,那也是有身份的人了,见了县老爷都不用下跪行大礼的,比村长还要有面子,这几年一直被煞星一家压着一头,尤其是去年,处处都被比了下去,也不知道咋那么好的运气,搞了个什么红薯,攀上了县老爷的高枝,可即便是攀上了,到底是个泥腿子,一辈子的出息也就这样了,充其量是个有钱的泥腿子,哪像自家孙子,以后那是要当官老爷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