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榆对他五体投地,恨不得高举旗帜喊一声:“你不当皇帝谁当皇帝!”
当晚是这些天中最早睡下的一天。
两人躺在床上,相互画饼。
谢玉弓说:“今日宴席上,我打听了一下其他皇子的妃嫔平日里最爱定制头面和衣裙,等以后我给你弄个专门为你定制这些的地方,好不好?”
白榆毫无触动地说:“好啊,我看人家礼部侍郎家夫人一胎三宝,等以后我给你一胎生五个吧。”
两个人说完侧头对视了一眼,而后全都忍不住笑了。
白榆当夜睡得很沉,一个梦都没有。
这是她和谢玉弓在恭王府内睡的最后一晚上。
到了最后,竟然一个梦都没有。
第二日到了圣旨上启程的日子,大清早就有好多官员来送行,白榆身边没了娄娘,连桃花和柳枝这些日子也被白榆打发到了工部尚书府去了。
她在谢玉弓封王之后都没有回去看看。
尚书府的恭贺礼也是派人送来的,工部尚书现在也不敢跟白榆他们来往。毕竟他是太子的人,本该敌视白榆他们,却又……怕遭受报复,这才勉强送来恭贺礼。
白榆也觉得那些人毕竟不是她的亲人,没有继续往来的必要,只是又让桃花和柳枝给王姨娘送去了一些银子。
谢玉弓对此疑惑了一番:“怎地将娄代赶走,又将桃花也遣回去了?”
白榆的理由滴水不漏:“西岭路途遥远,娄娘有亲眷在惠都,很是挂念,一个月总要去个四五次,若当真跟我去了西岭,恐怕今生再无探亲的可能了。”
“她照顾我半生,无儿无女,那亲眷家的子侄很讨喜,她帮着看顾正解忧闷。”
“我给她足够颐养天年的钱了,都存在钱庄里面,按月支取不能提前。”
“想得很周到。”谢玉弓说。
这样一来娄代便算是只活金鸡,不会被她那些亲眷厌弃了。
“桃花和柳枝被我遣去照顾王姨娘了,我想带她,但她离不得我爹,我也在钱庄给她留了每月可支取的钱财。”
白榆说得有理有据,也不只是说了,是当真这样做了。
因此谢玉弓未有任何的怀疑。
尤其是白榆最后还说了一句:“我有你就够了。”
谢玉弓当即圈抱住白榆,亲吻她的额头,桀骜道:“你有我,便是有一切。”
送行之人只是些场面上过得去的,当真和谢玉弓有所勾连利益相关的,反倒需要避嫌。
因此到了城门口,反倒是没什么人了。
马车停在城门口,谢玉弓派人去买些吃食零嘴,白榆推开车窗,看向恢弘矗立的城墙,看向城中林立繁华的商铺,那种黄体侥幸没破后又悄悄爬出来的惆怅,再度丝丝缕缕地冒出来。
片刻后她僵着脸关上车门,深觉自己有病。
可是她侧头看着盘膝在马车之中闭目品茶,实则在推演计划的谢玉弓,突然有些迷茫。
她自从来了这个世界,就是在和谢玉弓打交道。
为了活命,整日脑子里转的,眼里看的,心里想的,梦中梦的都是他。
离了他……她就像是一脚踩空,突然不知道怎么办了。
谢玉弓闭目,手中捏着一盏茶,正在沉思之际,突然感觉到自己后脑被勾了下。
而后他脸上的面具失去束缚,便陡然落了下来。
谢玉弓猛地睁眼,快速放下茶盏接住面具,按回去后侧头看白
榆:“做什么?”
白榆靠在马车上看着谢玉弓说:“想看看你。”
“你最近一直都戴着面具,我好久没看你了。”谢玉弓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随时随地都会戴着面具,连睡觉也不摘下。
白榆要伸手揭开,谢玉弓却拦住了她的手,笑着说:“罢了,等会儿有人要过来说话,我怕吓着人。”
白榆抬手落了空,片刻后放下手,低头靠着马车边上闭上了眼睛。
谢玉弓快速把面具的系带系好。
又用余光看向了白榆。
他不在乎吓到旁人,但是他怕吓到他的恭王妃。
谢玉弓又不傻,他识破了白榆的谎言之后,再推算从前她的举止行为,自然知道她从不怎么看他受伤的面颊。
仅有的一次亲吻,是她那夜和太子“私会”之后。
那时候回想起来她能甩脱他的死士,定也是费了一番心思。
为了迷惑他才会胡乱亲吻,她是害怕的。
很快买东西的人回来了,出了城门后,果真有马车朝着他们行驶而来。
白榆正闭目推算她自己的计划,就听马车外的侍从说:“王爷,安顺王的马车拦了路。”
谢玉弓说道:“让他过来吧。”
白榆睁开眼的时候,谢玉弓和她悄声快速说:“安顺王是十皇子,贤妃的另一个儿子。”
“就是那个短命的十二皇子的哥哥。”
“今次他随我们一道去西岭。”
谢玉弓说完,马车车帘被侍从掀开。
此次借着谢玉弓被封王的由头,所有已经成年的皇子都被封了王。
不过亲王只有谢玉弓一个,有封地的也只有谢玉弓一个。
其他的皇子们都在皇城之中的贵女们择选适龄女子做正妃。
而后先开府成婚,有了子嗣才会赐封地。
安和帝轻薄如纸,在这件事上却像只老母鸡,总是致力于把自己的皇儿圈在身边久一些。
十皇子谢玉竹,才刚过十六,被封了安顺郡王,并无封地。
此番之所以要下西岭,是谢玉弓费了一些力气威逼利诱了贤妃娘家的一位哥哥,要他为贤妃出谋划策。
让才死了个儿子,在皇帝心中举足轻重的贤妃,亲手把这个十皇子推到谢玉弓身边。
帮着谢玉弓去西岭查案的。
实则是谢玉弓弄到身边的一个“肉票”罢了。
谢玉弓在博运河上为自己设了一个“生死局”,也是引动太子和皇后彻底和皇帝“动手”的最佳契机。
只不过谢玉弓在君王心中分量如羽,自然要拉一个有分量的做垫背,才能确保计划顺利进行。
且看他“安顺”两个字的封号,便知他在安和帝心中的,只求“平安顺遂”的祈愿了。
谢玉竹人如其名,玉竹挺拔,面若雕画。
只不过整个人的气质有些阴郁,和他那桀骜跋扈的十二皇弟截然相反。
站在那里“人气儿”稀薄,像个真的玉雕摆件。
他躬身拱手,开口声如玉泉,却音调平平道:“九哥。”
谢玉弓对着他点了点头,他又转身,眼也不抬地对着白榆的方向道:“九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