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古代贵女生存手札(133)

苏重秉松了口气,湘玉不过是一个十岁的女童,身量还没张开,太子殿下想来也不会对她产生兴趣,不过是因为她背后的二房罢了。

大老爷试探的问道:“就没有转圜的余地?”

苏老太爷扫视一周,垂眸道:“我又何尝想湘雯嫁过去?咱们家的女孩儿,自家千娇万贵的,进太子府里要受多大的委屈?可现下实在没有其他的法子,太子既然张口,必然是皇后娘娘已经探了圣上的口风。”

那便是再无转圜的余地,苏老太爷挥挥手:“就是这番事,我也都说,剩下的你们自己商议。”

苏重秉万万没想到是为这个,他回京这几年,在国子监念书,因苏府的缘故,和太子走动颇近,近日他常陪在旁,没成想会打苏家女儿的主意。

苏鸿良带着儿子绕过偏厅并排走,苏鸿良沉沉的说道:“适才的话,一个字缝都不要泄露给太太和湘玉,一定谨记。”

苏重秉点头,他问道:“爹爹急着把我找回来,为了何事?”

苏鸿良放慢了脚步:“跟我回书房说。”

苏鸿良极为看中这个嫡长子,如今他日益长大,一些事情苏鸿良愿意和他商议,书房摆着一张紫檀雕云龙纹嵌玉石座屏风,屏风前有一张座椅,苏鸿良坐上去,拿起毛笔,在纸上写了几个字,递给苏重秉。

苏重秉接过来看了一眼,惊诧道:“父亲说的,可曾确有其事?”

苏鸿良苦笑,回道:“刚才找你便是为了此事,只是小厮传话不方便说清,看来是八九不离十,现下又赶上太子要娶苏家的女儿,就更棘手。”

苏重秉盯着书桌的均釉笔洗,缓缓道:“到时随机应变吧。”

苏家大房那头,大老爷火急火燎的往吕氏房里跑,步伐快的像一阵风,吕氏端坐在榻上:“老爷何时这般惊慌,要是被老夫人见到,又该责备你了。”

大老爷走得急,进屋先灌了一杯冷茶,吕氏忙夺下杯子:“大热天出一阵汗,还喝水喝这么急,身子骨哪里遭受的住。”

丫鬟端上来一壶菊花茶,水温刚刚好,大老爷润湿了嗓子,咽咽唾沫道:“夫人,我有事和你说。”

吕氏在染蔻丹,此刻放下手里的花汁,不以为然:“来了必然是有话说,老爷神色这样难为情,难不成是看上哪家的姑娘,想太进门做姨娘吗?”

吕氏平素就爱拈酸吃醋,大老爷不耐道:“你别胡思乱想,我要说的是湘雯的婚事。”

提起长女的终身大事,吕氏来了兴趣:“你快说说,是不是看上了朝中哪家的公子哥?或者是王府里的少爷?”

吕氏笑意盈盈,大老爷不知如何出口,硬着头皮也得说,早晚瞒不过去,他吞吞吐吐道:“是太子殿下,太子殿下要求娶咱们湘雯做侧妃。”

“太子?”吕氏提高了音量:“殿下身边美人无数,怎么惦记上咱们的闺女……”

具体的大老爷不便多说,把湘玉那段隐藏过去,又道:“你不满意也无法,我也不愿意女儿嫁到皇家,可这是太子亲自开的口,圣上皇后娘娘都知情,恐怕过几日,连圣旨都得下来了,我提前和你说,让你早做打算。”

吕氏心里五味杂陈,一会儿怪太子好色多情,一会儿怪自己应该早点把女儿许人,心头的念头转了几转,问丈夫:“那如今要怎么办?湘雯哪里……她性子刚烈,怕是不心甜这门亲事。”

苏家不是那起子拿着女儿填补前程的人家,太子的侧妃在其他人眼里是一条通天大路,在他们眼里确是□□□□。

按照湘雯的家世,完全可以在世家子弟里选一个上进的公子,做当家太太。大老爷心烦意乱:“你抓紧机会,跟湘雯漏个底,让她有个准备。”

吕氏攥着手绢,迟疑道:“家里的女儿不止咱们湘雯一个,就不能……”

大老爷打断她的话:“咱们家就这些人,还能有谁?二房只有一个嫡女,今年才十一岁,让她嫁人不成?其他的都是庶女,苏府一个庶女嫁到太子府当侧妃,那可真是好大的脸面,真以为太子是软瓜任咱们随便捏吗?太子看中的不过是苏家的势力,你多少也知道,咱们家是太子一系的人,可维系起来,没什么比姻亲更可靠的,嫁一个庶女,有甚助益?”

吕氏垮了脸,她本来还抱着有转圜余地的念头,听完自家老爷的分析,瘫坐在榻上,喃喃道:“我的雯儿,非嫁不可吗?老爷,这可是咱们的第一个女儿,疼爱了十几年,就去受委屈吗?”

大老爷瞪眼道:“太太别失了分寸,自家关上门说什么不要紧,在外面莫要多言,嫁给太子殿下,那是无限荣耀的,怎么是受罪?”

吕氏挥手:“你走你走,我自己静静。”

大老爷拂袖而去,门口站着的丫鬟也不敢进去,一个穿着绿罗裙瓜子脸的丫鬟迈了进去:“太太可还要染蔻丹?我去搅弄花汁。”

吕氏哪里还有心情染蔻丹,她整整衣领:“你去大小姐院子,让她来见我。”

☆、第107章 圣旨

关于湘雯的婚事,湘玉是几日后知晓的。湘玉生辰那日,她一大早被汤嬷嬷拽起来,洗漱后按在妆凳上,汤嬷嬷亲自给她梳发,湘玉不喜欢戴头饰,嫌坠得慌,汤嬷嬷从首饰盒里翻出一支累丝嵌宝衔珠翠簪,斜插在发髻。

湘玉推门而出,见外面落叶满地,一个小丫鬟在打扫,廊前盛开着紫薇花和美女樱,倒是白掌谢了几朵。

采茶吩咐小丫鬟在廊角烧水,湘玉早起习惯喝一盏蜂蜜花茶,采茶瞧见湘玉出来,迎过来道:“小姐,半个多时辰前大小姐院里的绿拂姑娘来过,说六姑娘染了风寒,今儿来不了了。”

湘玉心里跟明镜似的,前两日,大伯送了每个女儿一件首饰,连二房的女孩都有份,湘琳那里得了一支银彩扇形步摇钗,湘晴是一把金光灿灿的梅花梳。

湘晴先前喜欢这把梅花梳喜欢的不得了,有一日见到湘琳发间插着步摇钗,就想着要抢过来,多年来,她霸道惯了,全家人皆宠着她,哪怕是爹爹也不管制,惯得她越发无法无天。

湘晴下完课跑去福姨娘的院子找湘琳,作势要拔钗子,湘琳不给,两个人争执起来,推搡间,湘琳磕到桌角,额头上汩汩的流血。

丫鬟们一拥而上,拿绢帕捂伤口,湘晴再霸道也是一个孩子,愣在原地不敢作声,这时大老爷进屋,见到此情此景气的掌掴湘晴。

湘晴何时受过这般委屈,捂着脸哭着跑出院,去找太太求公道。湘琳这边忙乱成一团,请大夫,拿药箱,福姨娘瞧了哭的差点背过气去,但也不敢说湘晴一个不字儿。

大老爷平息怒气,他过来是因为福姨娘最近身子骨差,半年前小产后一直调理不好,他也是心存愧疚,得了几支上好的人参,给她送一支过来,谁知进了院子,就瞧见姐妹的争端。

大夫来后敷了药粉,愁容满面道,说这个伤口怕是得留疤。女儿家容貌最要紧,大老爷问:“用上好的去痕药也无用吗?不怕花银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