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庶女生存手册(223)

作者:御井烹香 阅读记录

就在她的盯视下,来来回回地走动、起坐、饮食……
好在七娘子素来行动就轻巧谨慎,台妈妈虽然精益求精,但也很难挑得出毛病。
倒是六娘子散漫得多,虽说只是次席,但却被台妈妈折腾得不轻。
一下课就又被这老妇人拎着,让她加班加点端正坐姿……
三个小姑娘鱼贯出了朱赢台,都好似脱了一层皮。
却是各有各的疲累法。
五娘子的疲,是疲得心浮气躁,好似有一股火发不出来。
七娘子的疲,是疲惫得说不出话来,透着怯弱与沉思。
唯有六娘子,是一脸的劳累,却没有一点心事。
见了来接人的大雪,这丫头就匆匆地溜进了长廊,唯恐多呆一刻,又被台妈妈抓住了不是。
七娘子只好又和五娘子并肩回玉雨轩。
五娘子一路摘花扯柳,也不知有多少新生的花草,毁在这双纤纤玉手之下。
一边走一边咬牙切齿,好像有谁欠她银子不还似的,把所有的气,都发泄在手心的花草上。
七娘子倒看得有些不忍心,想要劝五娘子几句,又废然而止。
恐怕现在五娘子最恨、最讨厌、最不想搭理的就是自己吧?
一时,五娘子就是一声痛呼。
原来是被树刺给刮伤了手。
七娘子吓了一跳,见五娘子只是瞪着手指上的伤口,忙就掏出了自己的手绢,要擦掉玉指上的血珠。
“五姐怎么这样不小心?”她温言责怪。
五娘子的反应却很激烈。
她挣扎着抽出了手。
无意间,手指擦过七娘子脸颊,倒像是打了她一个耳刮子。
两个人都怔住了。
七娘子捂住脸望着五娘子,倒也不好生气。
五娘子脸色阴晴数变,半天才扭过头去,死命哼了一声。“我……我可不是故意的!”
话里终究是带了几分心虚,几分歉疚。
七娘子微微发噱,“是,是,你无心之失。”
两个人不禁相视一笑。
这一瞬间,又好像回到了从前。
下一秒,五娘子就又仰起头,维持住了高傲的神态。
再走了一会,又忍不住开口。
“杨棋,说老实话,你该不会是早就盯上了太子嫔的位置吧?”
七娘子顿了顿,瞥了五娘子一眼。
她也不由得为这张脸上所显示出的痛苦与茫然所打动,在心底长长地叹了一口气。
五娘子的心情,她怎么不能理解?
想来,是多少个无眠之夜中,再三断定,封锦再有音信的可能,只怕已十分渺茫,这才痛下决心,答应了许家的婚事。
不想命运弄人,这边亲事才定,那边就有了封锦中榜的消息。
虽然明知两人之间绝无可能,但心里的痛苦与愤懑,想来的确是货真价实的——这股气,除非发泄在自己身上,否则还能发泄在谁身上呢?
话虽如此,七娘子却也没有兴致做五娘子的受气包。
“五姐,你觉得我是不是这样的人呢?”她似笑非笑。“若你觉得我是——又怎么敢用这样的态度,和我说话?”
五娘子一下就被噎得喘不上气来,瞪着七娘子,半晌都没有说话。
却不知怎地,两人再度并肩前行的时候,气氛反而松弛了下来。
月来馆已经在望时,五娘子才又再开口。
“你连表哥都看不上,又怎么会看得上太子嫔这样的位置。”她的声音很轻,“只是眼下势成骑虎……你,该怎么下台?”
纵使这些天来,两人关系冷淡,但话中的关心,却还是实实在在的。
七娘子心头一暖,不禁微笑。
“五姐,你始终涉世未深。”她轻声细语,“很多时候,机会……也都是等出来的。”
五娘子转过身,上上下下地打量了七娘子几眼。
“可纵使你如愿以偿,不当这个太子嫔了,这事,就能这么完了吗?”
她支起手,若有所指地比划了出了一个六字。
七娘子顿时无语。
#
第二天曙光才泛,立夏并上元就把七娘子从床上提溜了起来。
热水是早烧就了,洗过澡扑了花露,换了大太太指明的套装,七娘子就被安顿在玻璃镜台前,由着乞巧给她梳头上妆,仔仔细细地描眉画鬓、点唇簪花……
才到了往常起身的时点,梁妈妈就进了屋门口。
“七娘子穿戴好了没有?”人还没进屋,声音就先进来了。“太太已经起身梳洗过了,就等着七娘子过去用早点呢。”
一见七娘子,顿时眼前一亮,笑眯眯地夸奖,“可不是就打扮出来了?真是娉娉婷婷,像刚出水面的花骨朵儿一样清雅……”
就亲自领了七娘子,往正院走过去。
天色才亮,百芳园里却早已经是人来人往,难得地热闹,五娘子也是盛装打扮,被李妈妈领着出了月来馆,两人相视一笑,都有几分无奈。
到正院吃过早饭,又补了妆,连大老爷都亲身来探望了一番,大太太一叠声催着三个女儿上了暖轿,出了万花流落边上的小码头,早有几艘家船等在当地,众人便鱼贯上船,自苏州城大大小小密若蛛网的水道,往闽越王的行宫去了。
总督府自然是在城中一角,也往往距离城中最繁华的地段不远,越王行宫却在城外,这座行宫兴建不久,才落成不到半年,乃是当年皇上因闽越王宿卫乾清宫有功,特地赏赐下来的。据七娘子所知,自从行宫落成,这还是第一次有人入住:非但闽越王妃,就连这位太平王爷本人,也借口想念苏州的风月,来到了苏州城内。
正好赶在选秀的时点儿往苏州来——这里头的涵义,就相当的耐人寻味了。
要知道采选太监的目的地,也正是江南三省真正意义上的行政中心苏州城……
众人起身都早,船行又有些颠簸,昏昏沉沉地葳蕤了小半个时辰,梁妈妈进来回禀:行宫已在前方。
大太太忙起身收束鬓角,又把六娘子、七娘子拉到眼前仔细相看了一番,众人脚底果然就传来了轻微的震荡:船靠岸了。
大太太才武装起了一个得体的笑,船外就传来了太监的公鸭嗓。
“封探花,您请这边回避……”


144顺心
众人的脚步都不由为之一沉。
七娘子迅速地扫了大太太一眼,才去看五娘子。
五娘子已是刷白了脸色,死死地咬住唇,也不顾点朱双唇上的胭脂已有些模糊,力道之大,甚而咬出了血珠。
六娘子美目异彩连闪,不等五娘子说话,就笑着请大太太,“母亲,外头的公公正等着呢……”
大太太猛地回过神来。
却是瞥了七娘子一眼,才整顿衣装,扶住五娘子,让六娘子、七娘子随侍在后,款款地出了船舱。
船舱外已是围上了青幄油布,几个服饰雅洁的小太监前导迎上了大太太一行人,又引了两架车过来,扶着大太太并五娘子、六娘子并七娘子俩俩上车,便由小太监拉车缓缓前行。
车帘深垂,六娘子、七娘子也都不敢放肆张望,一路相对无言,只觉得车行了老长一段时间,才缓缓止步,又有人请大太太下轿,车外也传来了妇人的轻笑声。“杨太太,许久没见了,那年到苏州吃喜酒……”
又是大太太的笑声,“焦女史!也有五六年没见了吧?”
六娘子与七娘子忙顺序下车,给焦女史行礼。
这是闽越王妃身边的得力助手,曾亲自到苏州吃过李家大郎的喜酒,和大太太并几个小娘子都有一面之缘,现在见了,倒还能依次叫上名字,“这是五娘子吧?记得是叫善礼?啧啧,真是一看就是个世子妇的材料!”
五娘子端出甜笑,“谢过女史夸奖。”却是谁都能看出她唇上的一处新伤。
大太太顺着焦女史的眼神看去,眉头才一皱,焦女史就是一笑,不等大太太说话,便拉起六娘子的手仔细端详,“嗳哟哟,这是——”
“这还是第一次见面吧?”大太太忙不迭介绍,“这是我们家六娘子善莹,小名一个琉字。”
焦女史死死地打量了六娘子几眼,才笑着冲七娘子点了点头,“七娘子也长成大姑娘了!”
就回身带着大太太一行人往偏殿行去,一边解释,“王妃现在正和张公公一道同封探花说话,封探花是忙人,我们无事可做,倒不好让他久候,委屈杨太太在偏殿稍坐一会儿!”
大太太就抽高了声音客气,“哪里哪里,只看王妃什么时候方便,就什么时候相见罢。”
虽说这话是得体的,但声调里,到底还是现出了一丝若有若无的紧绷。
顿了顿,果然又小心翼翼地探问,“这个封探花,不会是今年的新科探花,震泽县的那个封锦吧?”
焦女史却不疑有他,请大太太先进了偏殿门,才笑着答,“可不就是他了?——是跟着张太监一道南下的,身上领了东宫的差事,我们王妃久闻他‘银花案首’的名头,听说这样的人物到了苏州,哪有不请来相见的道理?”
上一篇: 下一篇: 盛世反穿手札

同类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