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大人平常在衙门当中也算热心,尤其自己门生出了问题,一般都会不计成果的帮衬,对于犯错的下级官员也很是宽容,从不胡乱责罚,在朝中和翰林院风评也还算不错。”
桃笙惆怅地点了点头。
这位石先生在翰林院就是老好人似的人物,和原文当中写得差不多,谢怀安并没有提供其他有价值的消息和发现。
谢怀安想了想,道:“我再回去打听打听,看看有没有其他有用的消息,你也回去多想一想,季兄从前有没有同你透露过什么相关的事情,咱们到时互通有无。”
桃笙也道:“我虽然也在朝中为官,但一直只在太乐署和国子监,还有一大部分功夫用在御前,处境相对闭塞,对于翰林院和刑部办案流程并不熟悉,少不得还要公子多费心。”
“季兄和我的关系,你还有什么不放心的?说这话就实在太见外了。我这里倒是还有一事要嘱咐你,莫要因着此事茶饭不思,急坏了身子,季兄出来后反而心疼。”
谢怀安在关键时候总是靠得住的,桃笙心中一暖:“多谢。”
“谢什么?”谢怀安温柔地笑了笑,“先别提前说谢字了,弄得我这压力实在有些大,等季兄脱险之后,再让他做东答谢我们不迟。”
= =
桃笙升任成了五品太乐丞之后,就在太乐署中有了自己独立的办公室。
此时此刻,这样安静的环境也的确更利于桃笙思考这些事情。
桃笙对于本朝历史了解有限,思来想去并没有找到解决方法,便转而求助前世记忆。
文书候在书房门外等待洛大人吩咐,却发现桃笙在里面久久没有动静,便另泡了新茶送了进来。
桃笙接过茶水,右手轻轻敲着杯壁,开始在脑海当中检索,她所在的世界里的历史当中,有没有曾经发生过可能类似的事情。
结果还让她给想到了。
那就是发生在大明洪武年间有名的“空印案”。
第89章 089
桃笙取了新的公文用纸铺在桌上, 准备将整个事情梳理一下,就在她刚刚研墨完毕尚未动笔之时,宣政殿中来了人, 说是陛下召洛大人过去叙话。
这是那日事发之后皇帝第一次召见自己,桃笙听了这话连忙先放下手头的事情,起身前往宣政殿给皇帝请安。
桃笙也有一段时日没有见到皇帝,这会儿见到本人后, 发现对方面上依然有几分颓败之色, 身形也消瘦了不少,才知道之前高镇所言不虚,大抵之前是真的病了一段时间。
皇上这两日身体总算好了一些,开始觉得卧床养病看折子应付嫔妃的生活实在乏味,便又起了召桃笙过来弹琴的念头。
这次避暑路上发生了不少事情, 虽然大都是太子和睿王作妖, 但皇帝觉得还是有必要跟桃笙把话说清楚:“朕当初原是想让你跟着楚王回来,朕也随着楚王, 以为能够无事,谁想……”
睿王当日做了什么, 两人心里也大概都清楚, 所以说话点到即止, 免得徒惹尴尬。
反正睿王那边骂也骂了,罚也罚了, 身边的太监宫女都换了一遍,再加上睿王自己也被打得头破血流, 据说到现在了还有后遗症, 这事也就算了揭过去了。
“微臣这一路上的确是点儿背了些。”桃笙笑了笑,“不过好在有陛下洪福庇佑, 得以安然回了京城当中,能再有机会侍奉陛下左右,也是微臣福气。”
皇帝前段时日遭遇了这些事情,也难免对自己产生一些怀疑,这会儿站在玄学角度上说他有福气运道好,想来对方是极爱听的。
皇帝一听这话果然高兴了起来,又跟桃笙聊了几句相对轻松的话题后,突然叹气道:“季晏明的事情你听说了吗?”
桃笙应了声“是”。
皇上继续问道:“这事洛爱卿你怎么看?”
“季大人是不会做这些事情的,微臣可以担保。”桃笙道,“不过微臣倒也不怎么担心,陛下英明,知人善任,相信大理寺和刑部一定会给季大人一个公道。”
皇帝见桃笙说出了自己想听的答案,并未因为此事生出什么怨怼之心,心情更是好了几分道:“朕也相信。算起来已经有段时日不见爱卿,不知爱卿近来可有谱什么新的曲子?”
“的确是有两曲。”桃笙道,“前几日从古籍当中看了一则警世寓言,觉得很是不错,便以此为灵感作了两首曲子,请陛下欣赏。”
皇帝点了点头,换了一个更加轻松利于听琴的姿势:“弹来听听。”
皇帝已经许久不曾召见桃笙,空印案又是她刚刚想到的破解之法,故而此时的桃笙并没有做好用曲子献言的准备。
她在脑海当中回忆从前给某部古装悬疑类正剧做过的插曲,将其中与案件相近且应景的几段在脑海当中剪辑加工,而后将音乐输出。
这也是她第一次给皇帝弹琴时候完全没有准备,现作现弹,紧张到手指都有些麻木,险些将其中几个音符都要弹错,还好最终凭着往日练琴的手指惯性将曲子救了回来。
所幸皇帝没有发现桃笙的紧张,给出的评价也很正面:“的确一波三折,甚为精彩,如果排演成戏曲一定不错。这背后又是什么警示寓言,不妨说来听听。”
“这是在一个洪武大帝年间发生的‘空印案’。说得就是每年各省、府、县都要向户部呈送钱粮收支和税赋账目。要朝廷和地方上账目完全相符,分毫不差,才能算完成。若有一项不符,整个账册便要被驳回,地方上重新填报用印,再送回户部核算。”【1】
“可这上缴的粮食在运送时候运输过程中难免有损耗,账册与实物对不上也是经常的事。朝廷规定严格,稍有错误就要打回重报,如此一来,进京前往户部审核的官员都带着事先用印的空白书册,以备不时之需,后来洪武皇帝知道之后十分震怒,对于其中那些弄虚作假、徇私舞弊的官员进行了肃清和查处。”【2】
解释完了这个案件之后,桃笙又将的话题圆了回来。
“微臣自幼在秦县长大,从前也只上过当地闺学,后来也是蒙皇上圣恩进得太乐署,对这些办案的事情从来不懂,就是听楚王殿下说起季大人的案子,他的签字和印章都在上面挂着,密信却并非他所写,倒是跟这个案子也有几分相像。”
皇帝眯了眯眼睛:“你也太过谦了些。”
这哪里是不懂,简直不要太懂了。
从前时候他只把桃笙当成太乐署寻常官员来看,当她只会做一些弹琴谱曲的工作,如今看来,也真是小瞧她了,这份直觉比起当下很多官员都敏锐不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