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觉得这事不错,你的话也很在理儿。”萧泽肯定道,“不过你也知道,朝中那些人都不靠谱儿,我信不过他们,季晏明近来又忙得紧……要不你帮着我来把这事办了吧。”
也不知道萧泽是不是前些年被人给坑怕了,即便现在已经当了皇帝,却总觉得那些大臣们哪哪儿都不行,就怕有人不怀好意出手坑他,什么事情都恨不能季晏明和桃笙亲力亲为亲上。
萧泽以为桃笙还跟之前一样拒绝,哪知她却并没有推辞到底:“这事也不是不成,但还是要从长计议。”
首先是讨论通过,然后就是选人用人和解决经费问题,最后就是引进制造火器和如何武装军队的问题。
没想到会卡在第一环。
到了第二日下朝之后,萧泽便通知了几个相关部门的决策人员留下开会,商讨关于建设火器营的事情。
之前萧泽曾经授意西郊大营的几位将军体验过火器,因为第一次接触有一些操作不当,导致其中有两名兵士因为摆弄鸟铳受了伤。
说话之间,就有京卫指挥使司的王将军出言反驳,说这鸟铳威力甚大,比起神机大炮还要危险。将士们的性命也是性命,上阵杀敌为国拼命受了伤还能说得过去,在家里被自己的武器给伤了,实在不好跟他们的家里人交待。
桃笙:……
这是宁愿在外跟人交手被人捅一刀出事,也不愿意引进碾压性武器去放倒别人,真到了战场之上真刀实枪的干了,这两者到底哪个更危险?
接着又有钦天监的庞大人反对到,那次有人出事可能是他们擅动火器惹了天罚和天谴,从某些角度来说,用这样的武器组建火器营是非常不吉利的事情,甚至可能会因此动摇了龙脉和根基。先帝在的时候就有鸟铳传入朝中,但先帝从未起过要组建火器营的念头,原因就是在这里。
桃笙:……
那只是因为先帝最后迷上修道,身体又不好,无心此事而已,怎么这会儿反而成了为国为民的象征?
令有户部马大人道,他听闻这西洋穷困,那边商人也一向狡猾得很,同他们一起做生意难免上当,没准他们打得就是咱们国库的主意。
桃笙:……
他们这个民族好歹也有着几千年历史,历代文人能臣不在少数,弄点瓷器和茶叶就能换回大批鸟铳,多大点儿事,他怎么就知道会是西洋人坑我们而不是我们坑旁人?
今日在场的毕竟都是自己人,是桃笙朝夕相处的同事们。她是很想揪着对方领子歇斯底里地跟对方辩论,但是考虑到同朝为官,日后还要在一起共事,还要用尽量正常的辩论的语气说话,毕竟萧泽刚刚登基,和谐朝堂的构建也是很重要的一项任务。
一场论辩下来,桃笙只觉得开放之路任重道远。原本以为这种科技进步带动生产生活是顺理成章的事,没想到第一步就这么艰难。
季晏明今日并不在讨论此事之列,但也听说了今日宣政殿中发生的事情,傍晚提前下衙回家,陪着桃笙用餐说话:“听陛下说你今日心情不好,让我早些回来安慰一下。”
桃笙轻轻“嗯”了一声:“那次皇上跟我谈过之后,我也认真考虑过这个问题。如果我继续留在太乐署中任职,一定是达不到他心中要求的。若是想要顾及他的心意,完成他的心愿,便也只能转行。”
“其实我入朝时间并不算短,这些年也一直都顺风顺水的,没经历过什么特别大的阻碍,现在看来,大概还是因为我没有接触和动摇到核心的利益阶层,所以在自己的领域内很少有反对的声音。”
萧泽喜欢一个人就玩命的对她好,会想各种法子折腾努力帮衬她升职,与其最终被人批判德不配位靠裙带关系上位,还不如自己稳扎稳打,转换职业,另谋出路。
桃笙本以为在太乐令上就这么安慰干到退休了,再不想要在新任皇帝的不断敦促之下,却要战战兢兢开启生命新旅程。
桃笙也由自己这日经历想到了季晏明的工作状态。
“我只不过是想要推行鸟铳,建个火器营而已,这么按理说并不算太出格的事情,还陛下的支持在,里面就有这么多反对声音,你平日里想来也很难吧?”
这样的事情他的确经历得不少,几乎是一半时间当差,一半时间斗智斗勇,要不怎么都到说内阁人均八百个心眼。
“其实也还好,做惯了就不觉得难了。”季晏明道,“需要我帮你什么吗?”
桃笙摇头:“不用了,现在你站在你所在的位置上,就已经是对我最大的帮助了。”
至少现在内阁、吏部、都察院和按察司这些从前季晏明待过的地方都没什么反对声音,就已经算是帮了她不小的忙。
萧泽为桃笙选的这条路其实要求极高,不是她靠着什么其他人就能够走出来的,一定要自己努力找出一条最合适自己的出路才行,否则就容易会造成类似强推之耻的局面,反而将自己推着远离了目标。
桃笙靠在季晏明肩头轻轻叹气。
上辈子念书时候,妈妈总想让她当个班干部竞争个学生会部长什么的,她从来都无动于衷,还能找出一堆的理由说服妈妈。
现在为了满足萧泽的愿望,竟然开始努力争起了三品大员。
桃笙在心中默默给自己点了个赞,所谓忠臣,大抵如此。
“其实他们的反对并非全都是坏事。”季晏明给桃笙提供了一个新的思路,“正因为这件事情反对者众多,存有顾虑之人大有人在,反而能够多出来一些其他的机遇和机会。”
桃笙点头。
其实这些人推三阻四的原因也在这里,他们怕手下人出事,怕自己危险,也更怕担责任。
以跳出如今历史的眼光来看,她可以确定这是一件好事,但在旁人看来却是一件非常不确定的事。
而这个信息差里面便存着机遇和机会。
桃笙瞬间懂了季晏明的思路:“你是想让我扶持自己人?”
“你父亲兵部的六品已经有些年头,玉笙看样子也是要从武的,如今也是时候该动一动了。”
第122章 番外3-10
三日过去后, 兵部依然没有人主动接揽组建火器营的差事。
桃笙跟萧泽通过气后,就拎着两袋礼品来找父亲洛修说话。
洛修是科举出身,从前在秦县也一直担任当地教谕, 在兵部当差了几年之后依然保留着一身稳健的文官气质。
洛修此时正在书房作画,看到桃笙之后连忙招呼她过来, 看看自己这幅花鸟作的如何。
桃笙跟着称赞了几句, 而后话锋一转:“父亲如今在兵部担得也是文差, 可有意向换个统兵的差事?”
“这哪儿成啊!”洛修搁下画笔连连摆手,“你又不是不知道,我如今虽人在兵部, 但只专研城防布图这些东西,偶尔也作文书之职,这些统兵的事哪里能做得来?”
大周朝中现状就是如此,文臣武将之间相互的看不上,文臣觉得武将都是莽夫,没有治国安邦的韬略, 武将觉得文臣光会动嘴皮子,真到了国家有事还得自己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