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是,你可是白读了那么多书。”二舅母大李氏也白了自家儿子一眼。
女人们只看东西的实用性,她们觉得要是冬天里衣外头只用穿一层毛衣毛裤就能在屋里行走,出门套上羽绒服,不用穿着沉甸甸老些衣裳,冷热方便调整,简直是太方便了。
至于家里的汉子们,看得就要长远些。
阮衾首先道:“这衣裳一出,行商们出关入关都要方便许多,若是能做成被褥,连牛马身上都能裹上羊毛鞍架,他们再也不怕在路上冻坏了,往后来的人岂不是越来越多?”
苗婉笑眯眯点头,“可不,往后来咱们西宁镇的行商越来越多,咱们生意好做,老百姓日子也能慢慢好起来。”
阮嘉麟看到的是生意,“有道理,这羽绒服怕是会被人抢疯了,即便是贵些肯定也有人买,起码固北军就绝不会放过这好东西。”
苗婉笑得更灿烂,固北军愿意给钱也不是不可以,甚至方子她都能给。
但想要做好羽绒服可没那么容易。
首先鸭绒要清洗、烘干还要经过软化处理,处理好的鸭绒特别轻,也比较细小,很容易钻毛,所以对布的要求非常高。
后世家家户户都有羽绒服,总有不小心划破的时候,所以苗婉知道,羽绒服里面就有两层。
一层是最细密像是薄纱一样的包绒层,外面则是稍微厚实一点的隔绒层,最后还要在外面加一层厚实又保暖的布,三层防护才能避免钻绒。
如今织布的工艺受局限,那种细密又坚韧的纱布是没法子了,总不能用锦缎来做里层。
所以苗婉选了细棉线,用三层织布机织出比纱布稍微厚一点的细棉布来做最里层,外层用双股的细棉线做隔绒层。
最外面用三股的棉线纺织出来的厚棉布,或者将来还能做皮毛版本的羽绒服,定制化服务也要搞起来。
这样还有个好处,三股的棉线虽然织出来的布粗了点,但棉布也柔软,还坚韧,不像一般棉布那么容易被扯破,显然衣裳寿命会增加很久。
羽绒服的做法要是定北将军要,她可以给,可织布机她是不会给的。
到时候拿布或者拿羽绒服来抵给陈嗣旭的上贡,他肯定会愿意,这才是她尽早做出羽绒服的动力。
不独西蕃和北蒙冬天难熬,驻扎在西北的固北军,一到冬天日子也难过,每年军中冻死的人也不老少呢。
乔盛文都忍不住眼神发亮,“这若是能家家户户养鸭子,北蒙人也多养羊和鸭子,生活在边关,可就令人放心多了啊!”
而与北蒙有盟约的大岳,这卧榻之侧也终能得安眠了。
阮家的家主阮祈是个厨子,他想的更现实些,“可是养那么多鸭子,等取不得鸭绒了,鸭子该怎么处理呢?这东西做卤货能好吃吗?”
鸭肉比鸡肉更紧实,但又比猪肉偏酸,还容易柴,很少有人能把这道菜做好。
阮家也就只有一道老鸭汤的方子,可这汤属性有点寒凉,也不能总喝。
这就说到最关键的地方了,苗婉唇角的小酒窝越来越深,“但是我这里……”
她指了指自己的脑袋,“有阮家老祖宗留下的方子,能让鸭子变成不输烧烤和拨霞供的美食。”
烤鸭、烤鸭架、卤鸭胗、辣鸭肠……还有苗婉超级超级喜欢的——卤鸭舌!
鸭比猪也不差好吗?浑身都是宝啊!
她早就想好了,二舅可以管衣裳这一摊子的事儿,大舅舅身为阮氏家主,让他闲着?
阮家人答应,她苗世仁的钱匣子也不答应啊!
过了年,聚福食肆改客栈,是时候开第三家铺子啦!
倒时可不只有鸭子可以上新,聚福食肆走的是点菜路线,快餐也该走进西北人民的世界啦!
阮祈和阮衾兄弟俩眼神都亮了,本来他们还有些担心,因为大房太乱,苗婉不想让大房接触她在西北的生意。
这对在厨房里呆了大半辈子的阮祈来说,是有些郁闷的。
可阮家现在最赚钱的方子又是苗婉给的,已经在聚福食肆卖上了,他们也不好再开个铺子抢生意。
本来阮祈是想等翻过年天气暖和了,单独寻个铺子,做点江南菜式,让行商们偶尔换个口味。
没想到,苗婉先前说会安排,是真的早就想好了。
阮衾面上笑意加深,自家外甥女果然不说客气话,说要给安排的明明白白,那就一点都不会打折扣。
再一次,被算计得心里好舒服,唉,阿婉咋就不是阮家人呢?
哪怕是儿媳妇呢?
他后悔死了,当年就该让家里哪个小子娶了才是,当时怎么就没想到!
不知道二舅舅遗憾的苗婉道又:“羽绒服价格肯定不会太低,所以我打算连棉服也按照羽绒服的样式给做出来,其实里面穿羊毛衣和毛裤的话,穿棉服也够用。”
怎么也得让老百姓也能买得起才行。
其实在习惯了穿羽绒服的人来说,里面都是单层就够,谁会在羽绒服里穿那么厚实,大冷天的热出一身汗来,是吹点风都要冻病的好吗?
苗婉把自己和公爹商量好的销售策略递给阮衾和阮嘉麟。
“已经十一月了,年前最后赚一波,明年元宵节,阿达和阿姆他们能不能看上烟火,就看你们啦!”
张三壮立刻道:“还有我还有我,我那里去的行商也多,也能帮忙那啥……宣传广告啊!”
淘淘可能是见没人理她,啃了会儿手,有些不耐烦了,‘噗噜噗噜’就冒出一叠怪音来。
“哟,咱们淘淘这是又放屁了,是不是着凉了啊?”大家都忍不住笑了,看清楚后笑得更厉害了,“哟,咱们小阿芊真厉害……哈哈哈!”
等看清楚后才发现,淘淘分明是噘着嘴用嘴学放屁呢。
张娘子笑得眼泪都出来了,“淘淘是不是想说,你三舅瞎放屁呢。”
张三壮:“……”
苗婉浑身一僵,顶着婆婆怀疑的眼神,讨好地笑。
她发誓,她就是跟孩子闹着玩儿的时候学了那么一两次,还不大成功。
哪想到这熊孩子,她比她娘还能干,竟然学会了呢!
怕耿氏要说她,苗婉脑子里突然蹦出一个好主意来,“我觉得,咱们大人说了不算呀,这卖羽绒服和棉服,还有毛衣毛裤,还是得家里的孩子们出去走一圈!”
“出去走一圈?走丢了可怎么办呢?”大舅母云氏有些担忧。
苗婉赶紧解释,“不是让他们在大街上走,就是……让小家伙们轮番千金楼和聚福食肆玩。”
嗯?大家不说话了,问都不用问,这孩子们肯定乐意。
苗婉越想越觉得合适,小孩子也不怕丢脸,想怎么脱怎么脱,省得大家体会不到这衣裳的好处。
这次上新,可以来一场情景剧版本的走秀,秀场就是两家铺子里。
苗婉笑着抚掌,“奶娃带货,想摸就得给钱,嘿嘿……到时候肯定特别热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