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七零年代过好日(137)+番外

凤娘有些烦躁,“我是又想他们参加,又不想他们参与。”

蓝凤表示很能理解自家老娘。

凤爹也准备回头和蓝奶奶商量之后再说,“如果太麻烦就算了,反正别人家买牛除了给自己家干,肯定也想挣钱,咱大不了花钱雇就是了。”

蓝凤点头,这也是个办法。

“算了,不说这烦心事儿。闺女、儿子,爹给你指指哪几块地以后就是咱家的地了。”凤爹其实心里一直很兴奋来着。

蓝凤蓝龙能扫兴么,必须不能啊。

跟着呗。

还真就在眼前,趟过水泡子就是了。

凤爹指完,“回头弄个木板子啥的,往这边一放,抬脚就下地,抬脚就回家。以后下地都不用带水啥的,渴了回家喝,饿了回家垫点儿吃的,忒方便了。”

“稻子长的也不错。”其实蓝凤不太懂,但是看着绿油油的挺茂盛的。

“还行,以后好好伺候着比这得好。”不属于自己的时候觉得这苗还是不错的,可是现在凤爹特别有信心明年种出更好的。

“爹,你信不信,今年的秋收,大家肯定都特别卖力,因为等秋收完事儿,分了粮食,这地就是自己的了。”都会迫不及待呢。

凤爹娘都笑,“那肯定的。”

蓝凤突然想到杂交水稻,她不记得具体信息了,但是应该能在报纸上找到。

“爹,现在技术越来越好,你上省城不是还看到不少小汽车呢嘛,我觉得水稻也会有人研究的,我恍惚记得报纸报道了科学家袁隆平先生研究出了啥水稻新品种,要不你去县城卖种子的地方问问。”蓝凤觉得这也是个好方法。

“三叔,三婶,小龙小凤,你们这是干嘛呢?”招娣来了。

“招娣来了,进屋进屋。”凤娘招呼大家都进屋,外头还挺热的呢。

“我和三叔说点事。”招娣有些不好意思。

蓝凤眼睛一亮,凤爹可说了,上次招娣找他说事,卖了木耳养殖技术,这次……?

凤爹显然也想到了,“走走,进屋。”

“三叔,其实我上次捡的书还有点东西,是盖大棚的。”招娣只能继续往那本不存在的书上赖,“大棚就是暖棚,冬天也能种菜啥的。”

“就像冬天在炕稍种生菜那样?”凤爹追问。

招娣点头又摇头,“有些类似。是用塑料布和草帘子进行保温的,太阳出来的时候,就把帘子掀开,早晚都用帘子盖上,保证大棚里的温度,蔬菜就能生长了,也可以种草莓啥的。”

招娣简单比划了下拱形。

凤爹点头了解,“得不少钱。”

塑料布不便宜呢,而且怎么用成拱形啊。

这没啥好隐瞒的,“草帘子咱们自己可以做,最好做两套,薄一点的厚一点的。塑料布得买,还要买大竹竿,竹竿有弹性,能弯曲。”

凤爹也愁这个呢,“去哪买啊?”

“南方多的是竹子。”招娣突然发现了难点。

时代的局限性啊。

她们后来的老板倒是不用竹子的,人家直接做钢筋架,但是现在铁器更是昂贵,做不起的。

“咱们再想想办法,这绝对是个好生意,咱家是卖过生菜的,三叔你也知道多挣钱,要是多了,一年就不少钱。”招娣抿抿嘴,觉得没考虑全面。

“我找门路问问,要是能买着竹子,咱们再往下谈。”凤爹也觉得是个能挣钱的,有些可惜了。

没谈成让招娣有些失望,不过临走还提醒凤爹,“听说现在出了新稻种了,一年能多收不少粮食呢。”

“要说还得是上学,刚才小凤也这么说呢,好像个科学家研究的,报纸上都有呢。”这一会凤爹把科学家名字忘了。

招娣当然不是从报纸上看的,“听小凤没错的,全县第一呢。”

招娣短时间挣不到这钱了,她就不能再待着了,准备和姐姐开始做小生意挣生活费了。

“三叔,明天能借我用用车子么?我去趟县城。”她得去租房子。

不过县城房子不好租,她是知道的,所以租最近的村子也行。

这几天她都想了好几条门路了。

最后两个选项,去县城卖烤地瓜和茶叶蛋。

茶叶买不着,就酱油蛋。

倒是烤地瓜的装备有些难弄。

皮桶啥的肯定没处弄去,实在不行,就用大锅乎地瓜,然后拿着背筐去卖。

专门去工厂门口卖,肯定有人买的。

她倒是想做点高大尚的吃食,可是买不来原料,只有鸡蛋和地瓜她能在村子里买到。

凤爹一听借自行车,心抽抽的疼,除了闺女、儿子还没让外人碰过呢。

不过招娣也不算外人,不借真不好,一咬牙一跺脚,“明个我拖你去县城,我在县城做了双皮鞋,得去取了。”

作者有话要说:当年大学分宿舍抽签……挨着楼道口,不阴不阳唯一一个被我们抽到了,运气也没sei了……

第76章 糖精

中考成绩下来了, 地也分了,蓝凤和小哥哥也真没什么事了,她又记起挣小钱钱的事情来了。

招娣堂姐都要去卖茶叶蛋了。

其实卖茶叶蛋这主意不错哦,后世有人玩笑总结,说这个年代搞核弹的不如卖茶叶蛋的, 证明卖茶叶蛋是份有钱途的工作啊。

她都想跟风了。

不过她现在也有一些自己的想法, 想和她爹商量一下, 看能不能成。

别看她在这里生活十来年了, 可是前世的思维还是主导的, 很多时候就有些想当然。

她的思想肯定是先进的, 因为历史已经验证了。

但是, 超前半步是天才,超前太多是疯子。

她要把握度, 凤爹就非常合适了。

她知道生产队除了交公粮之外还会储粮, 蓝凤不知道这是政策还是那几年人们饿怕了成了惯例。

可是今年年份特殊, 十月份以后土地就分亩到户了,生产队的职责也到期了, 以后连交公粮都是个人行为了。

所以队里储备的粮食肯定也要往外卖的。

蓝凤想让凤爹拿下,里面的地瓜、土豆可以直接倒手。

地瓜也不知道招娣堂姐有没有兴趣。

不过粮食加价不了多少, 蓝凤也没指着地瓜、土豆挣钱。

她想要稻米。

她也想做吃食, 可是之前一直受原材料限制。

即使去黑市能买到一些, 也不够充裕。

现在这储存粮真的是一阵好东风。

大米能做什么吃食,多了去了呢,米糕、米线、面皮……

她不想那么麻烦, 要是做米线、面皮卖还得弄桌子弄碗筷的,就做米糕了,蒸好了一块块卖。

米糕里还可以加一些玉米面,也好吃的。

还没等凤爹和郑村长那谈妥,蓝凤已经把后续琢磨的差不多了。

“爹,你觉得可行不?”蓝凤眼巴巴的看着她爹。

凤爹咂咂嘴,一拍大腿,“这事太能干了,我去找你郑爷爷商量去。”

半天后,凤爹兴高采烈的回来了,蓝凤就知道有门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