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七零年代过好日(139)+番外

果然刚把独轮车放下,就有人问了。

顺顺利利就开张了,连咸鸡蛋都卖出不少。

早上带的咸鸡蛋都是煮好的,可以直接吃的。

也有会过日子嫌弃贵的,招娣堂姐那的乎地瓜就是首选了。

她的茶叶蛋……酱油蛋也卖的不错,蓝凤特意让凤爹帮着买了一根大骨头,所以买鸡蛋的一看,呦呵!搁骨头汤煮的鸡蛋,五分钱一个值。

上班就一阵,华国人又好奇,呼啦围上一大群。

蓝凤和小哥哥忙的都出汗了。

足有半个小时人流才少了,车上还剩十来个咸鸡蛋,米糕一块也没有了。

后头好多没买着的,都让蓝凤引招娣、来娣堂姐那去了。

告诉她们中午还有。

蓝凤看着四人,都满头汗,不过心情都不错。

毕竟她们这也是开门红嘛。

蓝凤拍拍小书包的钱,很是满足。“堂姐,回去么?”

蓝凤伸头看看,她们筐里还有些。

招娣低头看看,“回去。得煮些鸡蛋,地瓜也得煮点。”她也没想卖这么多。

“要不我在这守一会。”来娣琢磨着把剩些地瓜给卖完了。

“回去,地瓜还得洗还得乎,不少活呢。”招娣哪能让她姐单独留下。

四人说说笑笑回了。

蓝凤觉得她们这是在艰苦创业呢。

她们都没称,一时买不着,借了又不能长借。

那怎么办呢?

只能想办法,蓝凤知道凤爹和屠宰场人熟,让他去借称用一下。

她做了实验,蒸一锅米糕大概用米浆多少。

这样才好计算成本从而定价。

至于怎么保证每块米糕差不多大,一个个称是不会出错,可还是没称,另外也太浪费时间了。

所以蓝凤就找了个勺,做上记号,每次都舀那么多米浆,也就差不多了。

招娣堂姐也和她学,有了大约母,然后直接肉眼来,两个小的顶一个大的,用草一绑,差不多就七八两了,每捆地瓜一毛钱。

为啥不是一斤,因为乎地瓜减重了,生地瓜得有一斤。

乎红薯会变软,水分会增加,但增加的水分并不是锅里的水进入红薯,而是红薯自身分解的水分。

刚开始招娣堂姐这么说的时候,蓝凤还不信。

她一直认为乎地瓜,地瓜会变重呢。

然后招娣用事实证明了:烤红薯。

烤红薯时是不加水的,但红薯也会又软又嫩,里面也有水分。

蓝凤无法反驳,又get一个知识点。

四个人一进屋,把东西一撂下,把门在里头锁了,进屋……开始数钱。

挣钱了啥时候最快乐,必须是数钱的时候啊。

蓝凤和小哥哥住西屋,她把小书包往炕上一倒,一片花花绿绿的钱还有不少硬币。

看着不少,其实根本没大票,谁买个一两毛钱的早餐用十块钱啊。

最大的纸币是五毛的。

“咱们先分类。”蓝凤的意思是五毛和五毛放在一起,最后合计。

蓝龙拿出记账本,蓝凤报数,“最后合计一十六块四毛五分,已经刨去咱们带的零钱了。”

钱不算太多,可蓝凤也很惊讶了,要知道卖的东西最贵才两毛钱。

而且他们才一个早上。

当然也和人们买新奇有关,以后不一定会这样火爆了,毕竟还是有些小贵的。

很多人是当糕点买的,而不是早餐,因为二两米糕真心吃不饱的。

蓝龙刷刷写下几个数字,翘着嘴角,“米糕当时加价百分之二十五,算上损耗,最后利润点在百分之二十二三左右,鸡蛋每个挣一分五,早上一共煮了五十个鸡蛋,咱俩吃了一个,给招娣堂姐她们一个,筐里还剩下九个,咱们卖了三十九个,这么一算,早上的纯利润大概是两块八毛钱。”

蓝凤笑眯了眼,一天三顿呢,一顿挣两块多,一天就是七八块呢,一个月二百多块,呦呵!她的房子再向她招手。

作者有话要说:我小的时候恍惚也吃过糖精,做粘豆包的时候,乎红豆馅,好像就放了。

第77章 米糕

做买卖挣钱了, 最有动力了。

蓝凤蓝龙一出西屋,看到招娣来娣已经在洗地瓜了。

对视一笑,尽在不言中啊。

“来娣堂姐,一会帮我乎几块,中午我和我哥的午饭。”蓝凤可没吃人家的, 从她们自带的口粮筐里掏出来的。

放在一起乎, 只为了省锅省煤。

就像早上蓝凤送两个堂姐一个咸鸡蛋, 人家回了个茶叶蛋。

蓝凤和招娣都有意识分清楚, 一码是一码。

蓝凤快速炒了个青菜, 就把锅让出去了。

青菜也是家里带的, 这次没放蒜和葱, 毕竟中午还要去卖东西呢,得注意下口气。

烧煤其他的方面还好, 就点火的时候有些费劲, 得先烧柴火, 然后挑小块的煤灶坑扔,两三分钟后, 煤彻底着了,这火才算成功, 等点另一个灶坑的时候倒是好弄, 拿两根棍子夹一块烧着的煤就可以了。

吃饭是在一起吃的, 四个人两个菜,蓝凤和小哥哥又小奢侈的抠了个鸡蛋。

吃完饭,米糕已经蒸出一锅了。

招娣堂姐她们的地瓜也好了。

蓝凤看看时间, 才十点十五分,还早,再蒸一锅,看能不能卖掉,毕竟早上那么多人没买到的。

就是卖不完,晚上可以接着卖,天热一下午也不会坏的。

这次没做原味的了,人们还是爱吃甜的,至于糖精健不健康根本没人在意。

只有等以后人们生活水平提高了,才会注重起来。

“我这次不带炉子了,独轮车还推着。”蓝凤直接将米糕捡进筐里。

柳条筐里面扑了一层白布,蓝凤还让凤娘做了俩白布手套。

给人递米糕的时候,她都用带手套的手,接钱用另一只手。

虽然人们表现的并不在意,但蓝凤觉得这就是在升逼格呢,手套还得继续带着,热了也不能摘。

中午天气热,吃凉米糕更好,而且早上打出一波名气了,不怕没客人。

她们带着独轮车,既能推东西,又是个招牌。

她相信上午没买到米糕的,中午看到独轮车就能找来了。

中午卖吃食的更多,得有早上的两三倍。

蓝凤不愁反喜。

这说明往日里,中午出来买吃食的很多。

早上很多人在家吃了,买的人少,所以过来卖吃的也少。

她们这个独轮车太显眼了,一下班就有人过来买,蓝凤也没心思七想八想了。

和小哥哥忙碌了起来。

间歇的时候,她也往四处瞄一瞄,看看大家都卖啥。

卖地瓜的好几份,看来地瓜还是最常见的。

卖窝窝头的,上面还有蔬菜。

她还看到一个卖包子的,也不知道啥价格,是不是肉包子,她也想吃。

她家的米糕是独一份。

毕竟做法还是有些复杂,就说打米浆,城里人就是有米还得找地儿打米浆,不够麻烦的。

独一份就好卖,虽然做了两锅,还是都卖出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