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七零年代过好日(363)+番外

凤爹鼻子酸涩,眼泪就出来了,跪在地上给磕了三个头,“爹,儿子回来看你了!”

凤娘也在一边抹泪,老爷子其实人不错,这么多年都是默默的给家里人干活,不声不响的。

蓝凤她们拉着孩子都给蓝老爷子磕了头。

之后凤爹就问蓝奶奶啥时候办事,因为等她们,已经停灵三天了。

这事不能再拖了。

凤爹娘和蓝老太太商量。

凤爹的意思是这白事他来办,一切花销都算他的。

他也是在弥补,毕竟自从老爷子成了植物人,他中间就过来看过一回,还是因为在哈市开了家怡品居,其他的时候也都是给钱了,他是够不孝顺的。

这事凤娘也是赞成的,花点钱让孩他爹好受点,也没啥。

边上的蓝大伯娘嘴角勾了勾,就知道老三有钱。

不过她们要是大办,那肯定要收礼的,这礼钱老三不会拿走。

这边蓝凤带着孩子们去了西屋,也没别的地方待。

蓝二伯娘抹着眼泪,“天宝,现在上几年级了?”

这么多年没见爹娘,天宝都有些陌生了,小的时候不懂,现在他已经知道当年就是因为腿脚,他已经被放弃了,所以他也不知道要怎么和娘说话,甚至这声娘也有些叫不出口。

天宝看了眼两个姐姐,“我念初一了。”

蓝虎媳妇眼睛扫过玉娟曼娟,还有曼娟边上的男的,这长的也太好了,比她在电视机看的男明星还好看呢。

蓝家的电视是凤爹给老太太买的,也是因为北车终于通电了。

给老太太打发下时间。

“娘,天宝腿脚不好,可别累到了,赶紧脱鞋上炕,我去给几个娃儿冲点白糖水。”蓝虎媳妇一副当家人的模样。

虽然知道这两个姑子都有钱,可是她心里还是慌啊,毕竟人家才是亲生的,要是她们想和她和虎子争家产咋整。

曼娟讽刺的笑笑,“不用麻烦,我们自己带着水呢,不喝。”

蓝二伯眼巴巴的看着两个孩子,“这两孩子……?”

曼娟压根不搭理,玉娟到底心软,“爹,这是我和妹妹的孩子,叫姥爷。”

朱飞旭虽然不认识,但是很听妈妈的话,小声喊了声,“姥爷。”

蓝妍妍从来不是什么乖孩子,转头问她爸,“爸爸,姥爷是妈妈的爸爸对不对?”

苏亚抱着女儿亲香一口,“妍妍太聪明了。”

蓝妍妍皱着小眉头,有些疑惑,“那我怎么从来没看过呢?”

一片尴尬的寂静……

蓝凤看着胖胖、肉肉也有些累,就提议,“堂姐,要不去我家,收拾一下,让孩子们休息休息。”

蓝虎媳妇还热情的相让,“就在这睡,要不去我那屋睡,这炕热乎的。”

这一会,陆续有和蓝家相处不错的村民上门,一是看凤爹娘,二一个也是问咋办事,他们可以搭把手。

的确是不适合孩子休息。

“你说虎子咋还不回来,要不然看到妹子、天宝肯定是高兴坏了。”蓝虎媳妇状似感叹了句。

蓝虎一大早去外村子给姻亲送信去了。

蓝凤不愿意听这话里有话的,玉娟曼娟也不怎么想待,天宝也别扭。

几人和凤爹娘一说,没有不同意的,关系到大外孙呢。“就是那房子好几年没人住了,没人气,虽然让老吴家帮着看着点,但哪有自家人精心,孩子们要是住不惯,你们就坐车去县城,等办事了你们再回来。”

反正他们包的车,不用也得给人钱,而且有车也快,到县里也就一个来小时。

蓝凤点头,那两个安保人员和司机都在车里呢,让他们进屋都不肯。

面包车也没个暖风啥的,得多冷。

正好她们回老房子看看,能待也让他们休息休息,要是不能住还是去县里招待所。

她们能受着,可小孩子受不了啊。

凤爹挨个摸摸外孙的脑袋,其实他有些后悔了,干啥非让外孙回来呢,这天回来竟让孩子遭罪了。

“这是小凤的儿子啊,小凤丫头运气不赖,有两儿子,省着还得生。小龙……咋没来?”蓝奶奶这会情绪稳定下来了。

都说久病床前无孝子,其实蓝老爷子一直不醒,还越来越瘦弱,家里人都心里有数了,所以老爷子真走了,要说伤心是有的,但也没那么多。

凤娘回答的婆婆,“小龙被国家征召去贵州修大桥去了,不让回家。”

没提蓝龙媳妇和点点。

这话也就是忽悠老太太呢,不过她还是相信了,“老三,咱们家不是有钱了么,咋还让小龙干那苦差事。”

在老太太心里,不能回家就是苦差事。

“他奶,这桥可是关系多少人,我听小龙说,国家投资上亿呢。咱小龙可是重要工程师。”凤娘心里也是不乐意的,但是在外头也是要维护儿子的。

蓝奶奶已经懵了,这上亿可得多少钱。

蓝凤又和蓝奶奶她们说了一声,带着孩子们撤退了。

她们直接开车回的老屋子。

情况比想象的好,看来吴家还算精心。

她们稍微收拾了一下,又从邻居要了几捆柴火,把炕烧热乎。

她们自己带了几床毛毯,给孩子们铺上,让他们赶紧躺下休息。

之前文革时期,红白事都是不让办的。

现在又有些恢复了,不过也是简单办个酒席之类的。

凤爹肯掏钱,加上蓝家人缘不错,很多人过来帮忙,所以转天就开始办,坟地也选好了,很快让蓝老爷子入了葬。

这次白事让村民念叨很久,因为这席面太硬了。

红烧肉、排骨炖酸菜冻豆腐、五花肉炖菜干、油炒花生、五花肉炒白菜、红烧鱼、小鸡炖蘑菇、辣椒炒鸡蛋,汤是肉丸汤。

八菜一汤几乎都是荤腥,简直比村民们过年吃的都好。

平时办事的席面有两肉菜就不错了,几乎是白菜、萝卜、豆腐当道,其实是不舍得,因为村里可都是一人随礼,全家来吃。

就蓝家的席面,村里人可不赚大了。

这个席面也算是车家一个标杆,在未来十年都没人超越。

蓝奶奶觉得老三给她长脸了,可又觉得忒浪费了。

最后几乎没有剩的,倒是不用抢剩菜了。

村民们也是要脸的,也知道占了便宜,现在村子里的礼钱也就一毛两毛,一家子吃这么多肉可不是占了大便宜。

所以都很热心的帮忙,帮着收拾碗筷,扫地和还桌椅板凳。

凤爹也没让白帮忙,家里还有剩的猪肉,一人给切了一块。

为了办事,凤爹大手笔的买了两头大肥猪,一场席面办下来,用了一头半,还剩半头猪呢,这些肉也劲够老太太她们过年了。

这回蓝老爷子没了,凤娘爹娘也过来了。

就和凤娘说,让她回娘家一趟。

凤娘也知道啥意思,爹娘又想要钱了。

她不愿意搭理,反正每到过年她都会给电汇一笔钱的。

也算尽了孝心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