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且村里的老娘们还说了能考上高中,说不定能留县城吃粮本呢。
真能成为城里人,她们蓝家才是祖坟冒了青烟呢。
“那我得告诉大嫂一声。”凤娘高兴响应,顺便问问大侄子到底考多少分。
蓝凤挠头,她要是拒绝了是不是特不知好歹。
可是她奶的大米里有从老鼠洞抠出来的,鼠疫不是开玩笑的。
学生也放秋收假的,她和小哥哥今年也没少抠鼠洞,可是都让凤爹卖了,换成面粉了。
这是她和小哥哥打滚求的。
为了这个,她还被打了屁股呢,羞耻ing……
要是快被饿死了,她肯定不矫情。
现在条件允许了,就应该规避下危险,别赌概率,她记得东北这旮瘩可是鼠疫重灾区。“奶,我们老师说了,最好不要吃老鼠洞的稻米,怕得鼠疫。”
拿老师做幌子,比她有力度。
“啥鼠疫,那都是好稻米。你也不吃,她也不吃,不浪费了嘛。人们连老鼠都吃,也没见着得鼠疫啊。”蓝老太太不以为然。
蓝凤:“……”她居然说不过老太太。
“得了,今年大米多,不吃那个就是了。”老太太把话听进去了,想着老鼠洞抠的大米留着她和老头子吃。
转天中午凤娘炖了半锅干菜,又贴的玉米饼子。
这些东西一家人也吃不了,拿去和老太太一起吃,也不算占便宜。
二房也炖的酱白菜、土豆,主食是乎地瓜。
大房倒是也没空手,也端过来两碗地瓜。
凤娘撇撇嘴,有些不乐意,“大嫂就没弄点菜。”
“我们没铁锅,做一样都费劲。”蓝大伯娘很好意思将地瓜往桌子上一倒,就去盛粥。
老太太虽然说是给孩子们熬粥,其实也把儿子、儿媳的份算上了,一人一碗的量。
凤娘看着大嫂还有彪子、虎子这娘三跟饿了好几顿似的,筷子都要飞起来了。
凤娘还不知道她的猜测真沾边儿了,蓝大伯娘把钱借出去了,家里一时没了收入,粮食是有,但是家里没油了,吃了好几顿水煮菜了。
蓝彪、蓝虎闹吵都被蓝大伯揍了,蓝大伯娘想说和老太太串换串换(借点),也差点被打,提都不敢提了。
凤娘总说闺女浪费,油放的多,可自从知道黄豆能换油,她不知不觉这手也松了。
所以她炖的干菜虽然没有肉,但也有油水,很好吃。
桌上的两份菜,她那半盆菜最先光溜的。
主力就是蓝大伯娘娘仨。
“彪子啊,考试考多少分啊?”凤娘故意提起。
昨天问大嫂,结果被支吾过去了,她就知道高不哪去。
也没追问,就等着今天老太太也在呢。“这大米粥也都是托你们这些孩子的福呢,要不然老太太还舍不得拿出来吃呢。”
“你没吃。”蓝奶奶笑骂一句,“彪子,你数学、语文都考多少分啊?”
蓝彪筷子要拿不稳了,瞅瞅他爹娘,声音小的跟蚊子似的,“七八十分。”没说哪科。
“咦?不是二十分么。”招娣表情疑惑,“我们老师说的,还问你和我们是不是一家的,主要是分差太多了。”
蓝凤一口粥直接喷了,输了输了,没婊过二堂姐。
作者有话要说:哈哈……晚安哦!
第51章 大伯娘怀孕
“啥二十分!”蓝彪很是气愤, “数学最少还三十六分呢。”
招娣点点头, 立马承认, “那可能我记错了。”
“这刚一年级就不及格,可咋整。”凤娘好像很担心似的, “一年级不是最容易嘛, 唉呀, 我也不太懂。”
“赶紧塞饭, 滚回去看书。”蓝大伯看着皱眉的爹娘也觉得没脸。
被打了两回,很是老实的蓝彪抖了抖身子, 加快了扒饭的速度。
“彪子脑袋聪明,就是没用到正地方,有些坐不住,慢慢就好了。”蓝大伯娘给儿子找借口。
这也是给自己找的借口。
要不然孩子随根,是她比那两个妯娌差,还是孩他爹比自己兄弟差。
她们都不差,所以孩子也必须不能差。
蓝虎看着他哥那惨样,考试就挨打, 大冬天不让睡懒觉, 心里对上学更抵触了。
下雪天猫冬天。
队长也给知青们开介绍信,允许他们各回各家了。
有些着急的早就走了,谢青宇帮着家里办了点事,也要回去了。
这次是替老爹看看曾经的下属,兵转农了,不过因为级别高, 现在也是个农场领导。
这些农场大多是带着兵团的影子,内部也是半军事化管理。
初期得物资也是从军队补给的。
他拿了不少钱票过去,人家也没让他空手回,给他两铺军被,比他带的还厚实呢。
应该是专门应对这边寒冷天气的。
他也没客气,因为他知道不收人家还会多想呢。
可是拿到知青点,他有些犯愁了,没地方放。
要是给那几个男知青用,他才不干呢。
给慕婉那个蠢女人,算了他可不想自作多情,再说她也应该不差这东西。
想来想去,替换一新军被,拿着一旧一新去了蓝家。
“我们真不能要。”凤爹这回表情严肃了。
“蓝哥,这样,这两个被呢,一新一旧,你给作价,我也不要钱,我就要鸡蛋,以后时不时过来拿几个。”谢青宇看凤爹实在不收,就想到了这个办法。
去年他也让蓝哥帮忙,收过几回鸡蛋,要不然他日子过的得更苦。
这样用被子换鸡蛋,省得蓝哥拿钱买,鸡蛋也不是一下子要,可以细水长流,双赢啊。
凤爹还是有些苦脸,主要是他经常去黑市,物价啥价格他都一清二楚,这两套军被可都是好东西。
就这布得多少钱,更何况里面的厚实的棉花。
这作价多少合适?
“就一百个鸡蛋。”谢青宇有些无所谓的报了价。
“不行。太少了。”凤爹不同意,一百个鸡蛋才三块多钱。“最少五百个。”
谢青宇摆手,“五百个,我可吃不了。”
鸡蛋是好东西,可让他吃五百个,他也腻的慌啊。
这讨价还价有点意思,买卖双方正好反了。
最后还是凤爹大获全胜了。
凤爹说那意思,五百鸡蛋多,分两年吃,一天还顶不上一个呢。
“小丫头还没放学呢。”谢青宇一看手表,才上午九点多,离放学还早呢。
“没呢,两娃上学认真,上次期中考试都考了满分。”凤爹忍不住夸自家孩子。
谁让孩子真长脸啊,队上上一年级的学生不少,可打满分的就他们蓝家三个。
又属他闺女、儿子年纪小。
他咋能不骄傲啊。
“小龙、小凤是聪明。”谢青宇更稀罕小丫头。
总觉得这小丫头看不透。
“中午在这吃饭,咱们吃生菜蘸酱。”凤爹指了指火炕上的生菜篮子。
谢青宇看看绿油油的生菜,咽咽口水,不过还是拒绝了,“下次,我得往县城赶了,赶火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