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入慕之宾(4)

自乱事开始,天下人无不盼着能有个天降的神仙来涤荡尘埃,还世间太平。

如今,齐王做到了,他就成了那个天下归心的神仙。

接下来,一切又回到了原来的争执的事情上。

国中无君,谁来当皇帝。

自然有人主张攻打北戎,迎回先帝。但且不说经过那场大战和后面的动乱,中原已经元气大伤,就算能再拉起大军,此计也不可行。先帝是北戎的人质,若战事再起,北戎会不会败不说,先帝只怕要性命难保。

若不能迎回先帝,便只有另立新君。

先帝的几个皇子作乱,天怒人怨,自无人支持。

而齐王身为平叛的功臣,人心所向的天神,自然而然地成了那继位人选。

于是,他顺理成章地登基为君。

第六章 齐王(中)

齐王登基之后,发布安民诏书,令重整各处官衙,惩治作乱贼人,平抑物价,重开贸易等等。

其中还有一条,先前逃亡宫人可返回宫中,重新安顿。

一名太监偷偷从附近城镇里将告示抄了带回来,龚昭仪看了,一夜未眠。

第二日,龚昭仪告诉我,她要回宫。

我知道,这是龚昭仪唯一的选择。

她和周围的这些太监宫人,都是在宫中生活多年的,那个地方再怎么样吃人,也是他们赖以生存之所。山里的苦日子虽不长,但足够让他们怀念宫中的丰衣足食。

至于自己么……

我只想等局势太平之后,到辽东去找我的兄长。就算在路上被饿死冻死,也好过留在京城,看朝廷里那些让我家万劫不复的所谓人上人的嘴脸。

但太监还带来了另一个消息。

已经成为新帝的齐王,将远在北戎的先帝尊为太上皇。

也就是说,先帝还活着。

龚昭仪特地将我叫到跟前。

她问我,难道你不想为父兄洗脱冤屈,而甘心做一个逃犯么?

我也一夜未眠。

我知道,自己并不甘心。

于龚昭仪而言,先帝没死,景璘就可能也没死。齐王要在面上维持对先帝的尊敬,必然要善待他的嫔妃,尤其是龚昭仪这样仍有皇子留在先帝身边的嫔妃。

于我而言,我家的罪因先帝落下,自然也只有先帝可解。我就算找到兄长,也不能让他除罪获释,那么最好的路子,仍然求先帝为上官家脱罪。

第二日,我睁着泛青的眼睛,对龚昭仪说,我会跟她回宫。

唯一让所有人都感到难以捉摸的,其实是齐王。

这位齐王,其实在平乱之前,便已经是闻名天下多年的人物。

因为他长得好。

——

齐王名叫景曜,是先帝最小的弟弟,穆皇帝最小的儿子。

他生母是一位宫人,和我母亲一样,在他很小的时候就去世了。

那时,穆皇帝因为笃信神仙,常年服用丹药,已经病入膏肓。幼子的出生,让他认为这是大吉之兆,欣喜之下,直接打破皇子成年才封王的规制,将婴儿封了齐王。

可惜这喜事终究没能给穆皇帝续命太久。数月之后,穆皇帝驾崩,新皇继位,便是先帝。

对于这个弟弟,先帝并没有许多关怀,因为年幼,也没有给他开府,而是将他送到了京郊的同春园里。

同春园是一处皇家苑囿,大得很,宫室众多。

齐王住的宫室,叫清澜殿,在同春园的一角。宫中每月仍照皇子定例奉养,除此之外,先帝似乎就把他忘了。

不过,齐王这个人,似乎天然不会因为别人不理会而埋没。

许多年后,先帝四十大寿。

先帝喜欢漂亮场面,于是从朝廷衙门到王公贵族,无不绞尽脑汁,力求大庆。

同春园附近有开阔的草场,于是宫中仿六礼之制,比赛射御。

这场比赛,办得很是盛大,京中但凡有点头脸的门户,都派出家中的男子参加,只图在先帝面前露露脸。

场面据说很是激烈,不过谁也没想到,全京城的官宦贵胄子弟,包括太子,都败在了一个人的手下。

那个人不是别人,正是十五岁的齐王。

第七章 齐王(下)

这场比赛,我不在场。

因为我最讨厌的就是贵胄们云集的场面。

父亲总要求我像个大家闺秀,不许我有一丝松懈。

所以,伺候我的仆妇给我梳头发的时候,会用力梳得紧紧的,还要戴上精致沉重的发饰,扯得头皮生疼;身上要穿上华丽的衣裳,衣带箍得紧实,莲步慢行;要细声细气说话,脸上永远保持谦恭端着之态,还要记住那些乱七八糟的贵胄家眷,谁是哪家的,叫什么名字,一个人也不能叫错……

我觉得,天底下还有比这更无聊的事么?留在家里睡觉也比受那活罪强。

所以那日,我照例说不舒服,待在了家里。

于是,我错过了京城之中被热议最久的场面。

射御优秀的人,天底下从来不缺。只是这样的人,一般不会出现在养尊处优的贵胄之中,也不敢在众目睽睽之下,公然抢了太子的风头。

据我的闺中好友们事后说,当时,太子大约立志要在皇帝和群臣面前露一露脸,穿得似只花孔雀一般,得意洋洋。

子弟们都是识时务的,不是射箭时失了的,就是御马时跑得慢,让太子一骑绝尘,远远领先。

但谁也没料到,一个少年杀将出来。

他十射十中,还骑马跑得飞快,让胯下坐着一匹汗血宝马的太子在后头吃了一脸的土。

全场震惊,没有人想到竟然出了这等变故。

人们或好奇或兴奋地议论纷纷,猜测那胆敢如此不懂事的少年是谁。

而当少年终于骑马来到看台前的时候,众人再一次被震惊。

倒不是因为太监报上了齐王的名号,而是谁也没想到,那几乎已经没人记得的齐王,竟是这般俊美的少年。

我的闺中好友们一脸陶醉地说,齐王站在玉阶之上,就像头顶的阳光一样,熠熠生辉,所有人都有那么一瞬的失神。

当时听着这话,我不以为然地说,搞不好那齐王头顶上真点了一盏灯。

她们无语地看着我,随即群起而攻之。

一番教训之后,一人语重心长地对我说:等你自己见到了,就知道我们说的是不是真的。

话说到此处,那就没什么退路了。

我是个从不肯认输的人,哪怕是浑身上下只剩嘴硬,我也会让嘴硬得像铁打的。

虽然没多久,我真的在宫里见到了齐王,也真的像她们说的那样,愣了一下。

我承认,纵然我见过许多美人,也不曾见过齐王这样的。

白衣少年,美而张扬。

他高傲地站在那里,将周围所有人都变成了陪衬,与讲究面上和气的宫廷格格不入。

当时,我的兄长上官谚正在跟他说话。

兄长是个喜好结交的人,自然不会错过齐王。他见我来,招手让我过去,对齐王说,这是他的妹妹,小名阿黛。

上一篇: 策天阙 下一篇: 望门娇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