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全世界唯一的Omega幼崽(196)

这还是好的,等到冬季大雪封路的时候,别说是牛车或者三轮汽油车了,就连人也是只能深一脚浅一脚的趟过去。

这些年C国大力发展经济,各省也是某足了劲儿的在省内发展。

杨大爷这次回老家的时候听弟妹们还有侄子说,县城还有市里那边不是没想过给十里村修路。想要让十里村发展起来,就要先把村里到县城的路修好,这么浅显的道理大家都懂。

可懂归懂,每年的资金就这么多,也不是只有十里村一个村子需要用钱。

这不,有其他村的人刚听到县城和市里准备给十里村修路,那边其他村的负责人立刻就坐不住了。

十里村困难,他们难道就比十里村好多少了?

都说不患寡而患不均,再加上刚巧那段时间市里有能人又从省外拉到了一笔投资,但可能需要本地的资金配合。

自然而然的,给十里村修路的事情也就搁置了下来。

这件事在周围几个村子里传的也广,后来十里村的负责人去其他几个村子里堵门,其他村子的负责人心里也不是不后悔的。

谁能想到这争来争去的,最后反而哪个村子的路都没有修成。

这样看还不如一开始就修在十里村呢,最起码大家离得都近,除了最开始出村时有十几里的土路,等走过这十几里后,大家就都能上大路了。

这件事传开后,也不是没有脑子比较灵光一些的人从投资上动脑筋,但是他们这些人许多都是半辈子都待在村子里的,哪里来的这么大能耐,能去把外面的投资拉到村里来。

而且就算人家那大老板有这闲工夫,人家为什么非得来你这村子里,去市里,去省里做生意不好吗?

因为常年在村子里,见多了这些干货榛子板栗之类的东西的缘故,许多人一叶障目,也没觉得这些东西有什么好稀罕的。

就连杨大爷一开始也没想到。毕竟人的观念使然,他也是在十里村长大的,见多了这些东西,真没觉得有什么稀奇。

再加上老爷子也是苦过来的,因此养成了节俭的习惯,平时没什么事也不会去逛一些超市、商场以及各种特产店。自然这观念也就一直没有被转过来过。

因此当乍一听面前的小娃娃说他家里的家长想要收这些干货的时候,老爷子先是一愣,原本想说这些东西有啥好收的,但猛地想到这次他回老家时,看到的二弟家漏雨的房子,还有晚上会因为觉得自己拖累了儿女而偷偷哭的三妹,沉默半晌,出口的话就变成了:“那边这种干货是挺多的,但是小唐楸,你爸爸真的准备收?”

站在那里的小家伙点点头,一脸认真:“嗯。”

这一声回应下来,一直到第二天对方来接孩子,顺道坐在门岗室里和他洽谈的时候,杨大爷都有些缓不过神来。

老家那边,整个村子的人都说,他是村子里少有的能人。人都几十岁了,还有心气儿硬是带着一家四口子在C市定了居。

可只有杨大爷自己知道,他那哪是有心气儿啊,纯粹是被当年小闺女的病给逼的,小县城里治不了,没办法,才到了C市来治病。

之后闺女的病是有了起色,但是一家子也不能在C市坐吃山空,他这才鼓着劲儿开始在C市到处找工作。

好在他运气还不错,机缘巧合之下帮了正阳小学之前老校长的一个小忙,对方看他也不容易,这才让他在正阳小学当了门卫。

有了这一份工资,再加上大儿子慢慢长成,也能出去工作贴补家用了,他们一家这才在C市立下了。

所以每次回老家,每当以往熟悉的那些亲戚朋友们吹捧他为能人的时候,杨大爷从来没有在心里真正应答过。

他算什么能人啊。

如果他真的是能人,也不至于让他一手照顾长大的弟妹们还在过苦日子了。

但此时,看着面前公事公办和他洽谈着的唐志勇,杨大爷心中却第一次产生了一种炙热的感觉。

任何事情,试一试总比什么都没做过好。

他被村子里的人喊了这么多年的能人,说不定到了今天,他就真的能一回给他们看看了呢?

一番商谈下来,唐志勇对于杨大爷老家那边的情况心里也大致有了数。

路没修没关系,之前公司收货的许多地方也都交通不便。但只要生意确定要做了,路慢慢也就修好了。

有时候这些东西,是相辅相成的。

最后,在唐志勇临走时,因为谈了这么老半天,杨大爷也稍微能举一反三一下了,于是在送人出门岗室的时候,老爷子又开口问道:“唐先生,除了那些干货什么的,苹果你们收不收啊?我们那块地方种出来的苹果,村里的小娃娃们都爱吃,都说比砂糖还甜呢。”

见已经站起身的男人有继续倾听的意思,老爷子仿佛受到了鼓励,绞尽脑汁之下又连说了好几种东西。

听得一旁一直在听爸爸和门卫爷爷说话的小朋友眨眨眼睛,觉得自己好像都没有听说过这些东西。

确实不愧物产丰富之称。

唐志勇点头,算了算时间。

他的公司在D省有专门的车队,但规模一直不算大。唐志勇从今年开始一直琢磨着要扩大公司规模,其中D省就在计划内。

这好歹也算是公司的重大扩张决策,作为公司的经营者,唐志勇怎么说也是要过去看一下的。

现在距离楸楸放寒假还有两个多星期,远在N省的老太太也一早就打电话过来了,一定要今年唐志勇带着家里人一起到他们那边去过年。

或者如果唐志勇实在忙不过来的话,她来唐家这边过年也行。

老太太上了年纪,唐志勇自然不会让她在舟车劳顿的过来,于是便应下了过年前后去N省待一段时间。

N省距离D省也不算太远,可以先去D省具体看一下,然后再去N省过年。

和杨大爷商议好,趁着大雪还没封路,先让十里村的人带着家里的那些存货到县城一趟,到时候他找人先把这些存货收了。

这也算是先安安杨大爷还有那些村名们的心,初步建立一些信任感。

等年前他去实地考察了,再决定之后的合作项目。

“也不一定非要十里村这一个村子里的,周围几个村子的话,只要他们自觉自己家的货质量过得去,也可以在那几天到县城的临时收货点看看。”

唐志勇的公司货物吞吐量极大,如果不是因为他看上的其实是整个D省的市场,想要以点带面,周围这几个村的东西也就是一车的事,根本不需要他亲自出面。

杨大爷闻言连连点头。

唐先生这张张嘴的功夫,他就要从一个村的能人变成十里八村的能人了?

等到晚上杨大爷电话打通那十里村唯一的一部电话时,前来接电话的杨大爷的二弟更是有些难以相信,更别提村里其他人了。

不过出于对大哥的信任,隔了两天,杨大爷的二弟还是带上了两大箩筐的干货,借了村里共用的唯一一辆汽油三轮车,准备上县城里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