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好久好久没见过绵绵姐姐了,年幼时期的记忆,也慢慢开始消退。
但是绵绵姐姐几个字,确实无论如何都不能忘记的。
“你绵绵姐姐在北京备战高考,她这次没回来。”
听到这话,二乐一脸失望,接着,才反应过来,“绵绵姐姐都要高考了?”
“是啊,明年六月份考试,也就半年的光景了。”
二乐,“那她想报考哪个学校?”
还是清大吗?
他想问,却又不敢问。
沈美云,“还是清大,她从小到大的梦想学校一直都是这个。”
听到这话,二乐顿时沉默了下去,他整个人都是蔫蔫的,他发现自己周围的人一个比一个优秀。
只有他是最差的那个,学习不行,做事也不行,好像除了一张嘴比较厉害点,在也没有一丁点的用处了。
这一刻,二乐丧到不行。
沈美云似乎看出了什么,她抬手揉了揉二乐的头,“你还小,才六年就,一切都来得及。”
“只是二乐,你要抓紧机会啊。”
“等家里若是不在家属院住着了,以后你在学校就没这么好的机会了。”
不是每一个学校的老师,都愿意在放学后,在给学生单独补课的,这是需要时间和精力的。
二乐茫然了下,“不在家属院住?”他下意识地去看母亲赵春兰。
赵春兰嗯了一声,“你爸这次在裁员名单里面,等他的正式通知下来了,咱们家就要搬离家属院了。”
这话一落。
二乐顿时沉默了,他从未想过自己会离开家属院,这是他一直长大的地方啊。
“不走不行吗?”
他不死心地问了一句。
“不行。”
赵春兰回答的斩钉截铁,“花无百日红,你爸年纪大了,自然不可能一直留在驻队。”
她语气郑重,“二乐,你要想想自己的未来了。”
十三岁的孩子不小了,不该是这般每天招猫逗狗,到处玩耍。
二乐低着头不吭气,自己背着书包,转头进屋把门关上了。
隔绝了外面的世界。
看到这一幕,赵春兰叹气,“男孩子就是皮,说不得打不得,还一身叛逆。”
“不过我就不明白了,为什么我们家大乐当年就没有,完全就是个书呆子,从来不让我们操心。”
但是老二却操碎了心。
“孩子性格不一样。”
沈美云倒是有些好奇周青松,现在在干嘛,毕竟对方可是书中男主。
“你家大乐?”
提起大儿子,赵春兰脸上多了几分骄傲的神情,“他考到燕大了,今年在读大二了。”
当年,大乐可是他们整个漠河市,甚至是整个黑省的状元。
沈美云极为诧异,“他考到
北京了?”她是一丁点消息都不知道的。
“对。”
提起这个,赵春兰也有些纳闷,“大乐说让我不要和你们说,免得麻烦你们。”
当时周青松去北京报道读书的时候,她还打算提前和美云联系下呢,看下北京那边有没有熟人,可以照顾下大乐。
结果,被大乐一口拒绝了,说是没必要,既然现在都分开了,人情用一次薄一次,还不如不用。
反正,去学校报道,他一个人也不是不行。
沈美云叹口气,“孩子们长大了就有自己的主见了。”
其实,她自己也知道,比起大乐这个孩子,她更喜欢二乐,实在是那本书里面,绵绵最后因周青松而死。
多少还是沾点关系的。
以至于,她对周青松的心态,其实很复杂。
赵春兰倒是不知道沈美云的心思,她笑了笑,“确实有自己的主见了,也嫌父母烦了。”
“当时大乐去学校报道的时候,还不让我和他爸去送他。”
到底是有失落的,但是转念一想,孩子大了,能独立飞出去,和小时候自然不一样。
“美云啊。”
赵春兰拉着沈美云的手,“你将来若是回到北京,有空帮我去看下大乐这孩子,他自从去上学后,两年都没回来了。”
说到这里,她还不忘进屋,找了十张大团结出来,“你帮我把这钱带给他,跟他说,若是钱不够了,给家里打电话,我和他爸给他寄。”
可怜天下父母心。
沈美云看着那钱,她叹口气,到底是没有拒绝。
“他在燕大读的什么专业?”
光知道一个名字,也不好找到人,毕竟,学校的学生实在是太多了。
“说是什么建筑专业。”
“你也知道他,天天喜欢看书,写写画画,专业也是他自己报的。”
沈美云嗯了一声,“行,我知道了,等我找到他,到时候给你回电话,不过——”
“到时候,你们还在家属院吗?”
赵春兰,“你放心吧,最少我们要过完年才会离开呢,而且,我还有你家电话,我们若是离开的话,我到时候提前和你家打电话,留个联系方式。”
这倒是行。
交代好一切后,沈美云提出告辞。
赵春兰去送她,她一脸不舍,“也不知道,我们以后还有没有机会见面了。”
他们家若是去了鹏城,和沈美云可是千里相隔了,到时候她就是来了漠河,也见不到他们了。
毕竟,人去楼空。
沈美云,“放心了,我在羊城有生意,我去羊城的时候,就去鹏城看你们,不过嫂子你记得提前给我留个地址,我好找你们。”
赵春兰一听这话,顿时笑了起来,“成!”
沈美云从他们家离开后。
二乐顿时从屋内出来了,一向吊儿郎当的他,脸上难得带了几分认真,
“妈,我要好好读书。
一听这话,赵春兰顿时喜极而泣,“儿啊,你终于开窍了。”
哪里料到。
当天深夜,二乐捧着书本,哭嚎一声,“妈,我真不是读书的料子啊啊啊啊啊。”
赵春兰,“……”
真是不该相信二乐的嘴,骗人的鬼。
*
沈美云在漠河驻队待了三天,便和宋玉书一起踏上了回北京的火车,和他们一起离开的还有陈远。
三人结伴而行。
第二天上午就回到了家里,因为宋玉书怀孕的缘故,沈美云便随着陈远一起送她回宋家。
比起去沈家和陈荷塘一起住,宋玉书回宋家养胎,她更为自在一些。
在得知宋玉书怀孕后。
宋母喜极而泣,她捧着宋玉书的手,“老天有眼,终于让你怀孕了啊。”
她比谁都知道,女儿有多想要个孩子。
结婚这么多年,苦药汤子不知道喝了多少遍,各种针灸扎了,西式检查做了,但是就是怀不上。
如今,有了孩子。
这几乎是解决了宋母心头的一个大病。
宋玉书看着流泪的母亲,那最后一丝心结也散了,她母亲或许是偏心的,但是在这一刻,也确实是爱她的。
她拍了拍母亲的手,“我回来养胎,会住很长一段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