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离婚后嫁给年代文大佬/美人妈相亲后带我躺赢[七零(704)+番外

在陈远的印象里面,陈荷塘一直都是沉默寡言的,小时候的记忆,他记得的不多。

但是偶尔的几件,都是陈荷塘坐依在门口的位置,安静地看着远方。

一看就是大半天。

或者说,在陈远从小到大的人生里面,从来没有这么一位女性的长辈来关心过他。

一个都没有。

他生来克母,长大克父,他一直都是孑然一身。

“怎么不接着?”

眼见着陈远在发呆,季奶奶便温和地问道。

陈远坦然道,“没有收过长辈的红包。”

这话一落,季奶奶着实是心疼了,“以后有,以后来给干娘拜年,干娘只要活着,就给你红包。”

这话可谓是诚心。

就是陈远也忍不住怔了一下,这一次,他没在拒绝,而是接过了红包,“谢谢干娘。”

“一家人,不值当谢的。”

等从季家离开后,宋玉书牵着陈远的手,她突然道,“以后我也给你红包。”

“你怎么给?”

她是他的妻子。

哪里有妻子给丈夫红包的?

“我不管,我就要给。”

“你以前没收到过红包,以后和我结婚了,我每年都给,一直给,给到我爬不动的那年。”

陈远一下子就明白这傻丫头,话里面的意思是什么了。

他没说话,只是抓紧了宋玉书的手几分。

他侧头看着她,宋玉书的肌肤细白如瓷,在阳光下,照的通透又漂亮。

宋玉书的眼睛很出彩,是那种上挑的丹凤眼,看着有几分凌厉,但是只有陈远才知道。

这姑娘有多傻。

也就是生了一张精明相,实际却傻的厉害。

陈远,“玉书。”

“嗯?”

“没什么。”

话到嘴边,这个内敛沉默的男人又咽了回去,他在心底悄悄说,我会对你好的。

对你一辈子好的。

这是陈远对自己的承诺,也是对宋玉书未说出口的承诺。

宋玉书倒是没多想,她牵着陈远的手,脚步生风,“走走走,我还要去一趟钢厂。”

其实,她刚回来的第二天,便去了钢厂,但是当时的财务科科长张学知并不在。

他随着厂长一起,去了外面出差公办去了。

这不,从人家那打听的消息,财务科张科长今天随着厂长一起,从外面回来。

陈远嗯了一声,“骑车过去,还是坐公汽?”

宋玉书卖了个关子,“都不是。”

她摇头晃脑,“我今天带你去开眼界,领着你去坐电车。”

她像是一个小孩子一样,短短几天的功夫,恨不得把自己体验过所有美好的东西,全部都跟陈远分享一遍。

看着这样的宋玉书,陈远忍不住笑了笑,“嗯,谢谢大小姐的优待。”

宋玉书呆了下,旋即哈哈大笑道,“这个称呼我喜欢。”

*

从西城的胡同巷子,到首都钢厂,足足有十几公里,就是骑自行车都有得骑。

所以,宋玉书从一开始就选择带着陈远去坐电车。

电车是有轨道的,而且还是在路面的,北京的电车来源很是悠久,在民国时期便已经有了。

后来公汽的新起,让电车慢慢沉寂了下去,不过比起坐公汽,宋玉书更喜欢坐电车。

听着电车压上铁轨的声音,发出叮叮咚咚的响声,靠着车窗户的位置,看着外面的人来人往,她觉得心情会很放松。

宋玉书拉着陈远上了电车后,从售票员那买了两张票,一共花了一毛钱。

他们上来的时候,车子里面人不多。

宋玉书拉着他走到一个靠窗的位置,“坐这里。”

“我们胡同出来算是始发站,一直坐到青年路,在下车转车。’

钢厂占地面积极广,所以不在西城,甚至说,离西城还很远。

“我以前上班,早上若是来得及,我就喜欢早上坐这一趟电车。”

“你看到没,从这里可以经过广外,那边有个小苍蝇摊子,他们家做的芝麻吊饼特别好吃。”

“我每次要是来得及的情况下,都会从广外这里下车,单独去买一张芝麻吊饼,若是来得及在买一碗咸豆腐脑,尤其是冬天的时候,冷的出奇,这时候捧着搪瓷缸吃一口刚出炉的豆腐脑,在来一口焦焦脆脆的芝麻吊饼,那滋味——”

提起来。

宋玉书就忍不住咽口水。

看着小馋猫的一样宋玉书,陈远眼里泛着星星点点的笑意,“只有早上有吗?”

宋玉书点了点头,“是啊,他们家是占了国营饭店的光,这才让开门的,而且也只做早上的生意。”

那今天是吃不到了。

陈远想了想,“明天早上坐火车之前来吃一顿?”

宋玉书眼睛一亮,“可以吗?”

陈远抬手揉了揉她头发,“当然。”

说这话,电车摇摇晃晃的从广外路过,那小摊子已经没人了,老头老太太也在收捡摊位了。

宋玉书倒是不可惜,因为她明天就能来吃!

经过了广外,电车又开了十多分钟,便到了钢厂,七十年代的钢厂是极为气派的。

石墩子大门处,挂着一个白底黑字的牌子,写着首都钢铁厂几个大字。

不过,倒是没有大门,这是为了方便工人们骑着自行车进进出出。

这个点,大多数人都还在上班,所以厂门口也没几个人。只有偶尔经过的路人,停留片刻后,艳羡地看着钢厂里面。

毕竟,这可是铁饭碗啊。

穿上一身蓝色的工作服,在骑着二八大杠自行车,在钢厂门口进出的时候,就是那腰板都能挺直几分。

“看到没?路过的人都很羡慕钢厂上班的人。”

宋玉书朝着陈远解释,“我们钢厂在全北京来说,福利都算是排得到前头的。”

这也是大家为什么,挤破头想进钢厂的原因。

陈远点了点头,“你这单位确实是很好。”

这话还未落,在小门房处保卫科牛干事,便揉了揉眼睛,“宋同志,你回来了?”

钢厂的人几乎没有不认识宋玉书的。

宋玉书家里条件好,她自身能力也优秀,才二十六岁就已经做到了财务科骨干的位置。

大家都说,财务科张科长退休后,下一个科长就是宋玉书了。

宋玉书朝着牛干事点了点头,介绍道,“这位是我爱人——陈远。”

这话一落,牛干事惊讶了下,顺势看向陈远,陈远威猛高大,气势摄人,这让牛干事心里一跳,心说宋玉书这爱人怕不是普通人。

他朝着宋玉书笑了笑,“恭喜你啊宋同志。”

宋玉是点了点头,说了一句谢谢后,这才领着陈远离开。

等他们一走。

牛干事望着宋玉书离开的背影,忍不住感叹道,“宋同志结婚了,不知道多少人要伤心咯。”

宋玉书生得好,能力强,又是大学生,外加她家住在西城,又是宋家人。

这一个个条件加起来,不知道被厂里面多少男同志惦记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