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为不接受也是这么一个结果。
沈美云看着语气平静下来的宋玉书,在心底微微叹口气,到底是没说什么。
她觉得现在的宋玉书,不需要安慰,也不需要同情,她已经把自己的一切都调整到了最佳的状态。
这种已是不可多得的情况。
因为提起了那个话题,宋玉书脸上的笑容也淡了几分,接下来也不在插科打诨,而是回到自己的卧铺上休息去了。
车子从哈市到北京,抵达到的时候,已经是早上八点多。
他们买的是加开的列车。
从火车上下来后,感受到那干冷的空气,沈美云忍不住搓搓手,“真冷啊。”
哈市也冷,但是哈市的屋子里面到了冬天便烧的有炕,北京则不然,大家都是靠着那仅有的煤炉子得过且过。
那真是硬抗。
“是冷,这样来看,我倒是觉得北京还没有漠河适合居住。”漠河冬天是冷,但是架不住大家都在屋里猫冬啊。
就是牲畜都躺在猪圈里面不愿意动,而是窝在暖和的窝里面,养冬膘。
沈美云嗯了一声,“不过北京到底是首都,在怎么样也是大家心目中向往的地方。”
出去若是被人知道,他们是北京人,定然会被人高看一眼。
这倒是。
宋玉书点了点头。
车站外面,他们因为是临时回来的,没有通知家人,所以自然不会有人来接了。
沈美云决定坐电车回去,不过在回去之前,先解决下五脏庙,毕竟,北京火车站周围的好吃的实在是不少。
芝麻烧饼,烤红薯,咸豆腐脑,油条,面窝,油炸撒子,驴打滚儿。
但凡是能想到的好吃的,几乎都能在这边买到。
就是价格比外面卖的贵上三分。
不过,沈美云他们这些人,都算是高收入分子了,自然不把这三分钱看在眼里,能第一时间吃上热乎的,这比什么都重要。
沈美云吃了咸豆腐脑,又吃了一个芝麻烧饼,刚出炉的芝麻烧饼真是绝了,一口下去,酥酥脆脆不说,连带着上面沾着的芝麻,都跟着簌簌的落在了手心里面。
必须全部吃掉啊,不然可对不起被烤到焦香的芝麻。
解决了五脏庙,沈美云他们拖着行李,这才坐上电车回到胡同去,路上,沈美云坐在窗户便,透过窗户看着外面的行人。
马上就要七六年了,如今北京的街道上,连带着摩托车也多了几分,轰隆隆的摩托车呼啸而过,顿时引起不少人的艳羡。
毕竟,小汽车离普通人实在是太远,但是摩托车却不一样。
大家努努力,多攒个几年的钱,说不得也能拼一把买到呢。
“喜欢?”
见沈美云眼睛一眨也不眨的盯着外面,季长峥低声问了一句,大有如果沈美云喜欢,他就去想办法弄来一辆的架势。
沈美云摇摇头,“不喜欢,我就觉得把摩托车开这么快,他们不冷吗?”
季长峥听到这个问题,他失笑了下,忍不住抬手揉了揉沈美云的头发,他家美云总是这样,角度清奇,让人啼笑皆非。
他眉眼含笑道,“冷不冷我不知道,但是我知道骑摩托车的人很高兴就是了。”
能不高兴吗?
骑着崭新的摩托车,围着北京的街道跑一圈,就差朝着众人炫耀了,我买摩托车了!快来看我。
沈美云接受不了这种骚包的事情,她忍不住恶寒的摇摇头,“真是可怕。”
她还是习惯那种闷声发大财的感觉,不过,每个人的想法不一样,她倒是不能把自己的想法强加给别人。
等到了胡同口后。
沈美云和季长峥便下车了,一起下车的还有绵绵,以及陈远和宋玉书两口子。
只是,他们一出现在胡同口,便被周围的邻居们给围观了。
“长峥你带媳妇和闺女回来了啊?”
“还有玉书,你也带爱人回来啊?”
这一声嚷嚷,季家和宋家,原本在门口唠嗑的两个老太太,顿时拔腿就往胡同口跑去。
她们两人加起来可不年轻了,可是这会却跑的健步如飞。
“我儿子和媳妇回来了?”
先问这话的是季奶奶,在接着是宋奶奶也跟着说道,“我听到我们家玉书的声音了。”
当妈的对自己的孩子声音总归是敏感和熟悉的。
两个老太太对视一眼,就往外跑。
这不迎面就撞上了沈美云他们一行人,她当即便扬声说道,“妈,你跑慢点,慢点,别摔着了。”
这老太太也是的,都七十多的人了,还以为自己年轻啊!
第223章
竟然跑这般快,也不怕摔着碰着怎么办?
老人不同于年轻人,如果真摔跤了,那可是很麻烦的事情。
沈美云一把搀着季奶奶,她还没开口,季奶奶就劈头盖脸道,“你们回来,怎么不和我提前说一声,我好让你大哥过去接你们啊?”
这孩子去年没回来过年,他们还以为今年也不回来了呢,结果没想到竟然不声不响的回来了。
沈美云,“和您提前说了,哪里还有惊喜?这不是给您惊喜嘛。”季奶奶骨子里面是个爱浪漫的人,听到沈美云这般说话后,她当即眉开眼笑的拉着沈美云的手,“惊喜,确实是惊喜。”
当她听到胡同口的人喊美云和长峥的名字的时候,那一瞬间的惊喜,确实淹没了她,那种喜悦袭上心头的时候,可比发工资啊还高兴啊。
是完全不一样的感觉。
“是吧?我就知道我们突然回来,妈你肯定会高兴。”沈美云挽着季奶奶的肩膀,往回走。
季长峥这个亲儿子,反而跟个仆从一样落在后面,季奶奶甚至都没把目光往他身上看过几次。
这让,沈美云哭笑不得,“妈,长峥还在后面呢。”
“他自己知道回家的路。”
季奶奶干脆道,“绵绵呢?过来,奶奶牵着你。”真真是叫一个区别对待了。
这让大家都忍不住笑了起来。到家后,季奶奶就催张妈,“小张,把前儿的你弟妹送来的黄鳝给做了,给他们补补身体。”
张妈有个弟妹,在北京附近的乡下住着,前几天得了一桶黄鳝,想着过年了卖个好价钱,全家也能松快的过个好年,这不,知道张妈在季家帮佣,季家又是出了名的好条件,所以这才赶着把黄鳝送过来。
黄鳝这道菜算是营养的,原本季奶奶打算留在年三十晌午吃的,但是沈美云他们提前回来了。
她便让提前安排起来,也不等年三十晌午了。
沈美云笑,“妈,我们刚回来的路上已经吃早饭了,中午也随便吃点就行,不用单独做好菜。”
今儿的腊月二十七,离过年还有三天呢。
季奶奶,“那不行,我们家小绵绵还要补身体呢。”
她把绵绵当成了眼珠子,废话,整个季家就这一个小姑娘,还不是小公主一样的存在。
沈美云笑了笑,“行吧,那我也算是搭了绵绵的块,有的吃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