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陛下有个黑月光(53)+番外

这种感觉太过危险,她心间一惊,忙令自己调开视线。

他始终未答她,而她也不想问了,只是忽然想起今日在公主府中见到的那一幕,重又看向了他,问道,“殿下可知,安王正在积极的为自己拉拢各路势力,或许没过多久,连晏楚也会投向他,对比之下,殿下似乎太过淡定了些,心思仿佛都不在这上面。殿下身为皇长子,果真不急吗?”

他并不知她为何会突然有此一问,却依然淡淡的道,“这种事情,急有何用?再说,我也根本做不到如他那般拉拢。”

拂清微微挑眉,不得不承认,他与萧瑀,确实很不一样。

萧瑀看似雍容儒雅,君子之风,实则机关算尽,步步为营,可他呢,表面看上去冷淡,实则的确够淡然。

只一点,太爱管她的闲事了。

如若没有他,她早就杀了卫离,没准也已经杀了萧怡容常乾那对狗夫妻,哪里像现在,停步不前,生生浪费时间……

思及这些,她又抬眼瞥了瞥他,目中不无怨怼。

可他却仿佛没有察觉似的,竟然开口问道,“料想你今日也未在公主府用饭,时候不早了,肚子饿不饿?我叫他们上些点心?”

她哪里有闲工夫陪他吃点心,摇头拒道,“不麻烦殿下了,你的话如果已经说完,我便要回去了。”

眼看出来都快一天了,小翠那丫头是个胆小的,指不定多担心她呢。

而萧钧也只好点了点头。

他明白,今日能与她一同坐下喝茶,已是不易的进步,凡事还需慢慢来,急不得。

二人起身,来到堂外,即将作别,萧钧道,“此地离晏府还有一段距离,我送送你。”

她却摇头道,“不了,殿下太过引人注目,我还是低调些好。”硬是拒了。

他也只好不再勉强,叫门外的侍者去备车,他可以不送,但总不能叫她一个人走回去。

拂清又跟他道了声谢,便要转身,却又被他叫住,道,“我方才所言,句句属实,还望你好好考虑一下。你平安,对很多人来说,很是重要。”

她死去的阿娘,她的师父,甚至卫离,他们必定都不愿她轻易犯险。

当然,还有他……

可他并未说出口,只是真切的将她望着,希望她能听进心间,再有些耐心。

毕竟,她虽是女子身,但灵魂却如同草原上的苍鹰,如此桀骜,难以驯服。

而她也将他盯了良久,须臾,终于笑了一下,道,“我会的,谢谢殿下。”

而后便转身,继续往前走了。

窈窕而单薄的身子穿过园中花木,终于消失不见。

萧钧又立了一会儿,方重新返回室中。

茶炉里的金炭尚未熄灭,在稍显昏暗的室中,闪着红色的光亮,萧钧依旧坐到了桌前,可不知为什么,望着面前空空堂堂的软席,心间却始终不能放下。

她方才是真的答应了,还是只是在敷衍自己?

第三十三章

眼看日渐西斜, 赶在天黑前,拂清终于回到了晏府。

小翠也终于放下了心来, 跟她叹道,“姑娘终于回来了, 方才奴婢见别人都回来了, 您还没回来, 担心的厉害。”

她淡淡笑了笑, “没什么事,不过半路碰见一位老朋友,说了几句话,放心。”

小翠点了点头,也不敢多问, 又听她吩咐道, “给我准备些热水,我想沐浴一下, 再叫人做些吃的吧, 我有些饿了。”

小翠赶忙应是, 不一会儿就叫人抬了热水进来, 又趁着拂清沐浴的功夫, 去厨房端了饭菜过来, 等拂清洗好换了衣裳, 便吃到了热乎乎的饭菜。

其实方才萧钧要留她的时候, 她确实饿了, 但谈事情归谈事情, 不能与他随便吃饭,她自觉现在与他的相处已经很是诡异了,不能再继续放任下去。

否则实在有些危险。

冬日天黑的早,等她填饱了肚子,屋内已经亮起了灯火,左右没什么事,她便躺去了床上。

然而满腹的心事,并无半点睡意,脑间忍不住回想,今日在公主府的见闻,以及后来萧钧的话。

——不错,经过今日实地探查,不得不承认,萧钧并没有夸大其词,常乾这个狗贼,将公主府防备的如同一座堡垒,既不好近,也不好出,她若是想硬闯,确实有些难度。

可她一定要报仇,只是,如若赔上了性命也没达成所愿,岂不是没脸面对阿娘?

还有,萧钧所说的时机又是什么?难不成常乾有什么把柄落在了他手里,而他也要对付他?

她想了一阵,直觉其中疑惑重重,谨慎起见,决定先等等再说,眼下已经离年节不远了,皇室会有许多宴享聚会,如今日这样的时机,没准还会有的。

思绪稍稍理清了一些,她便决定睡了,今日这一番折腾,也确实有些劳累。

只是临到如梦的时候,脑间迷迷糊糊的,竟浮现出一人的面容,英朗俊逸,尤其那双眸子,好似深海一般,就那般温柔的望着她,笑而不语,竟无端叫人安心。

……

~~

几日之后,皇后与安王萧瑀来到了宣和帝面前。

行礼过后,皇后率先道,“启禀陛下,您交由臣妾操办之事,已经办妥,臣妾选出几位适龄的贵女,问过瑀儿的意思后,最终定下了两人。”

原来是为萧瑀的亲事来的。

宣和帝哦了一声,立时来了兴趣,“都是哪两家的姑娘?说来听听。”

萧瑀佯装腼腆,不敢开口,皇后笑了笑,禀报道,“臣妾觉得,忠勇公府的二姑娘赵惜玉,及晏丞相府的大姑娘晏明云都非常不错。”

宣和帝微微一顿。

忠勇公府世代功勋,为本朝顶级世家,皇后选中他们,并不意外,令宣和帝意外的有两点。

一个是,皇后竟然没选自己的娘家侄女;再者就是,她竟还看上了晏楚的女儿……

上回晚宴结束的时候,是谁说晏家家教不好来着?

还有,安王妃之位只有一个,她却一下选了两个,是要干什么?

宣和帝想了想,索性问道,“我记得你那个娘家侄女,若梅,一向挺喜欢瑀儿,你怎么没考虑她?”

皇后答说,“臣妾不敢隐瞒陛下,若梅的确很喜欢瑀儿,可她是臣妾看着长大的,说实话,家兄与嫂子娇惯得有些厉害,性子娇纵了些,非贤妻之选。瑀儿是臣妾与陛下的孩子,臣妾既是真心为他考虑,又岂敢不管不顾只偏帮娘家?”

这话说得倒是好,宣和帝没什么可挑的,遂继续问道,“如此说来,忠勇公府与晏楚家的女儿应该都不错,但你一下选了两个,叫朕如何安排?”

皇后一听,便知宣和帝还未想明白,遂笑道,“这有何难一正一侧岂不正好?”

“一正一侧?”

皇帝一愣,终于有些明白了,不禁笑了笑,试探道,“可依皇后看,该封谁为侧妃好?”

皇后却收起笑意,一脸认真的道,“若论起门第,该是赵家姑娘为正,晏家姑娘为侧。”

上一篇: 生娃是国之大事 下一篇: 宠妻如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