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嫡女毒谋(1111)

郑清妍顿时泪如雨下,小鸟依人……

从那晚开始,郑清妍就成了崔春霖的新宠。一连多晚,崔春霖都留宿在了郑清妍那里。而她也使出了浑身解数,美食,美酒,美色,终是将崔春霖的心暂时留在了身边。

崔春霖对她很满意,提出让她暂管家务事。

郑清妍得了沈默云的建议,连连推却了许多次。这份谦虚既让崔春霖放心,也让郑秀英安心。

于是很诡异的,崔春霖和郑秀英两边都请她接下这个任务。

尤其郑秀英,生怕这个节骨眼上,崔春霖往府里抬人或是被人勾搭,怎么看,侄女是自家人,知根知底,她信得过!

于是,她动员侄女好好笼络侯爷,将侯爷的各种喜好一一告知。她又怕侄女寒酸,将自己的新衣新首饰又送了不少过去。

在她心里,管事权落在侄女手中,便等同于在自己手中,只要度过这段艰难时期,一切都还是她的!而侯爷在郑家人身边,迟早也会想起她的好!……

最后在半推半就下,郑清妍点了头,却依旧小心谨慎,小事不含糊,大事便请示。两夫妇都对她很满意。而她做事也渐渐上了路,恩威并施,赏罚分明,倒是收获了一众奴才的尊重。

崔春霖自然一直都在暗中盯着她,可她很争气,连一个铜板也没贪污,账面干净的一点错没有,她既谨慎又节俭,还不中饱私囊,于是整个侯府每月的开支仅仅只是以前的六成。

崔春霖一看那差距的四成,便理所应当认定之前那些都是进了郑秀英的荷包,心中厌恶再生。

郑秀英又病下了!

而郑清妍每日雷打不动地给郑秀英请安和探病,用一如既往的殷勤麻痹着郑秀英的警惕。对崔春霖,她则春风化雨,柔情蜜意,即便崔春霖带着一腔怒火而至,在她那儿很快也会忧愁尽消……

郑清妍是当年郑秀英特意为崔奕横选的人,一身媚骨特意学过。以前崔春霖不正眼瞧她自然觉不出她的好,此刻食髓知味,便有些迷恋。

当崔春霖每日欢歌笑语,当他再不为玉笙楼忧心,当他一回府便直奔侄女住处,当他得来的好东西都流去侄女手中,当他偶尔夜不归府……郑秀英这才惊觉一切已经脱离了她的掌控。

倒不是崔春霖已经爱上了郑清妍,而是崔春霖发现,没有郑秀英他也可以活得很开心!

外边的应酬他想去就去,想去多晚就多晚,花酒想喝就喝,不想回府也没人管,他喜欢郑清妍可以天天留宿……这样的日子,似乎并不比以前差。

郑秀英回郑家哭诉,想要发落郑清妍,求郑老夫人做主。

老夫人自然不会答应。

郑清妍已然上位,一边是女儿,一边是孙女,都是郑家人,一样都有利!若是真将孙女发落,岂不是便宜了外人?

此刻这样也不错,横竖都是自家人,这个双保险未必不好,反而可以互相牵制,两个郑家女有点竞争,或许更好!至少能让郑秀英赶紧警惕起来,恢复过去的战斗力!

于是,老夫人只是对女儿安慰和提点,又对孙女警告了几句……

即便精明如郑老夫人,也半点不知郑清妍的上位与沈默云那脱不开的干系……

☆、第一二零八章 养子

侯府风波当日,沈默云与崔奕横回了郡主府不久,顺天府对这次事端的判定便也下来了。

顺天府的王奕带着浩浩荡荡一行官兵护送了作为人证的沈默云的丫鬟们回了郡主府。她那些被扣作证物的财产也一律发还了回来。

上位者处理这种事的做法总是那般的简单粗暴,无非就是甩锅和找人替罪。

“彻查”下的结果是这样的:当日侯府的确是进了“贼”。

那贼是个二十多岁的女子,趁着世子妃请安敬茶时混入了主院,被永宁侯发现后,匆匆扔下传家宝逃走了……

侯府家丁们亲眼看见贼人进了玉笙楼。所以侯爷才会带人去抓贼。结果惊动了世子妃,继而引发了之后一连串的误会。

永宁侯以为是世子妃包庇了贼人,而世子妃则认为永宁侯无理取闹。

由于永宁侯前一晚儿子大婚喝多了酒,所以做事既糊涂又无礼,冲撞了世子妃不止,还拿了世子妃的陪嫁出气,又打又砸,还抢走了不少东西。

至于那传家宝玉扳指,同样也是因为他喝多了的缘故,竟忘记贼人逃跑时他已经将其收回了身上……

说到底,都是因为昨日世子和世子妃成婚,他这个做爹的太高兴,才闹出了之后的一长串的笑话。

永宁侯直至下午被皇上斥责过后才慢慢清醒了过来。他对之前的所作所为半点印象都没有,此刻知晓他闹出的笑话后,他捶胸顿足,表示后悔不已,他愿意承担那个冲动的无意之举造成的一切罪责……

而刚刚在官兵们的重新搜查下,终于在玉笙楼厨房的柴火堆下边发现了“贼人”。

经过审讯,贼人坦言他的确是意欲偷窃。此刻那贼人已被打入刑部大牢……

就这样,崔春霖表示会负责,沈默云也不曾表示要继续追究,这个漏洞百出的故事就被盖棺定论了。

管他有没有人信,总之,这就是府衙给出的最后的调查结果!

这一切原本便都在沈默云的预料之中,最终得了这么些结果,她已经基本满意。至少短时间内永宁侯两人是不会也不敢再动她一二了。

夕阳西下,吃饱喝足,沈默云两人便在郡主府散步消食。

“云儿,你这园子打理得当真不错,至少很舒服!”

“以后他们管不了咱们了,你若喜欢,咱们便常回来住!我这儿人虽不少,但至少没有咯眼的人和事!”

“嗯!这次你出手不凡!意外之喜!”

“后院之事你不方便出面,以后就交给我!你把心思专注前朝就行!”

他探着脑袋凑到她耳边。

“我的心思都在哪儿,你不知道吗?”

两人嬉笑了一阵。

“对了,差点忘了问你,你爹是怎么绊住你的?”

“他料定我会算到那孩子在听风居,便在那里设下了层层埋伏!他将整个侯府一大半的侍卫都设在了那里,就是为了对付我,拖住我,给他留下足够时间进入玉笙楼。

多亏你警醒,看见他带的侍卫乃别处调来,便赶紧将玉笙楼的守卫给我拨了过来。否则我不但很难脱身,万一被他抓住,加上那孩子的作用,指不定还要闹出什么事端来!”

提到那孩子,两人忍不住看向了不远处的小院。

一个孤单单的小小身影正在看天。

他面前的小桌子放满了果脯水果,娃娃玩具,可他却看都没看一眼……

崔奕横派去调查孩子来历的人在日落前回来了。

郑秀英那贴身嬷嬷知道自己主子一败涂地,只稍一逼供就全招了。他们带着那嬷嬷找到了孩子的老家,距离京城三十多公里的一个小村子里。稍一打听就找到了那家,哪知那家前一阵起了大火,全家老小四口人,无一幸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