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不知道!”崔奕横无奈摇着头。“但我娘绝对不是个不负责任之人!我不知道是不是他们逼她什么了!不知道他们究竟说了什么,做了什么,才让我娘离开得如此匆忙!”
这么一看,的确很蹊跷。
“可,既然婆母已经去了,你爹就该释怀了,他为何还要那样对你?”
“你也想不通是吧!呵呵,我不知道!或许是因为看见我就能想到我母亲?或者是我咯了郑秀英的眼?或许是因为我霸占世子之位挡了崔奕平的道?又或许,还有什么我不知道的缘故或秘密!
我曾经甚至一度怀疑我是个野种!我去查了我娘生产时的状况。可当时的我作为侯府嫡孙,产房里边有三个产婆,外边还有一大堆人等着,根本不可能有问题!我娘循规蹈矩,嫁人后除了每年一只手就能数过来的几次上香,根本不出门!她去哪里找男人?
还有我这张脸,与我爹至少三成相似,所以这事错不了!若真错了,我爹早就动手了,早就夺了我的世子之位!”
“这倒是!若有这把柄,他完全不用如此大费周章绞尽脑汁将你拉下世子之位。”
“话说回来,我倒情愿自己是个野种,那样我就可以光明正大离开那个家了!……”
这些话悲凉得无以复加,听得沈默云也跟着他在月光下叹息连连……
第二日一早,崔奕横便接到了消息。
说是郑老太太和崔春霖都一早便出门了。
他昨晚开始便多长了个心眼,两处都安排了人盯着,就是想要看看在大笔账务面前,他们究竟会如何应对。
……
☆、第一二一零章 好人
没过多久,崔奕横的人便来回话,那两位去的是恒亲王的别院。
只用了小半个时辰,这场偷摸的聚头就结束了。
郑老太和崔春霖已经各自回了府。
他们郁闷而去,却轻松而归,没有狗咬狗,更没有一嘴毛。至少表面上又恢复了一团和气。这一点,沈默云颇感意外。
“这笔银子,是恒亲王解决的!”崔奕横很笃定。“我了解那两位,能让他们都满意的法子几乎没有,这是唯一的可能!恒亲王自掏腰包,摆平了这笔银子!”
“啊?他们对恒亲王马首是瞻,会不会是恒亲王做主,给他们将各自的赔偿数额定了下来?”
“不会!恒亲王没那么傻!那种吃力不讨好,自个儿做坏人的事他不会做!而且,那两位此刻腹中各自憋了一口气,相互看不顺眼。这么一笔银子,若他们真要就赔偿数额进行谈判,绝不是这么一会儿就能谈下来的!他们都能轻松下来,只有这一个可能!毕竟,恒亲王是个有口皆碑的老好人!”
沈默云微微点头。
恒亲王,她接触不多,但确是老好人无疑。
每次出了事端,管你们怎么闹,他都淡淡站在一边。打圆场他会,说好话他也行,但出击……似乎并没有。
不管是太后寿宴的种种风波,还是昨日御书房的条条状况,他都冷眼旁观,事不关己。按理他与郑家崔家绑一起,怎么也得尽力出个头才是!
昨日他高高挂起,今日却一掷千金,这恒亲王,有点意思!
“他们是恒亲王的左膀右臂,恒亲王不想让他们离心,便出手摆平了!”崔奕横冷哼着。
“这恒亲王真是个财大气粗的!”
“他何止是财大气粗!且不论他作为亲王的底气,就高丽国那一项,便足可以让他带着族人随意挥霍好几辈子了!”
“给我讲讲!”
沈默云对这些事都只知皮毛。无非是丫鬟们道听途说打听而来,是真是假谁都不知……
原来,郑老太能在皇帝面前谈笑风生,能在权贵面前挺起腰板,能让崔春霖多年来俯首帖耳,她的嚣张并不是没有道理的。
她的底气来自于恒亲王。
郑老夫人就生了两个女儿。一个自然是郑秀英,而另一个长女则许给了先帝的堂弟——恒亲王。
两个女儿都承了她的御夫之术,两位姑爷无一例外都对夫人言听计从,连喝酒应酬都要得了夫人点头。对岳母,他们同样孝敬异常,百依百顺。
崔春霖这般就罢了,偏那恒亲王也是如此。即便恒亲王妃早年已经去世,却并未影响他与郑家亲密的交往。
而恒亲王作为现今少数几个亲王之一,他的底气却来自于胞妹。
太祖皇帝虽儿子不少,可女儿却不多。当年高丽藩国进京求亲,太祖膝下没有适龄公主,只能从宗室里选了亲弟弟的女儿册为静安公主嫁了出去,也就是恒亲王的胞妹。
静安公主顺利成了高丽皇后,又先后生下了两位皇子。高丽皇帝李纯五年前去世,九岁的皇长子即位,就这样,年仅三十三岁的静安公主便成了高丽太后。
新皇年纪小,并不足以亲政。于是,静安公主当仁不让,铁腕出击,加上大周皇室的支持和相助,她终于力排众议,站上了高丽国权利的顶端。
换而言之,此刻整个高丽国的大权都落于了这位大周公主之手。那么作为她的亲兄长,恒亲王是第一个从中得益的!
而恒亲王出于旁支,对皇位没有威胁,这辈子做到亲王也就到头了。所以不管先帝还是现皇帝,都对他宽容仁慈,没有过多过大的限制。
此外他为人沉稳,曾在先帝夺位路上出手相帮了几次,当然最重要的,是他没有儿子,这更是连最后半点威胁都没有了。
这样的皇亲,哪个皇帝不愿意重用?
此刻他的胞妹上位,不管是要让他成为静安公主坚实的靠山,还是由他稳住高丽地区和关东局势,恒亲王的作用便都显露了出来。
这些年,在皇帝的默许下,关东地区的贸易很大一部分都掌握在了恒亲王手中。中原的丰饶物资,高丽的人参在他们的倒手下,恒亲王与静安公主都赚得盆满钵满。
所以这两万两银子,对他来说当真不算什么。
当然,他做事也靠谱,每年都会将一笔数目漂亮的雪花银送去国库,所以皇上也对他很满意。
而郑家,背靠大树,这些年跟着恒亲王,家底也渐渐殷实。
郑老太是恒亲王的岳母,静安太后都要尊她一声,于是她老人家的腰板也渐渐直了起来。
“郑家紧跟恒亲王的步伐可以理解,可恒亲王一直这么依靠郑家又是为什么?”
“都说恒亲王是重情之人!他的母族卑微,扶不上,靠不了。当年他能娶上郑家女儿,已是高攀了。王妃死后他也没有再娶,连个子嗣都没有。看上去,他能倚靠的只有郑家。此刻他发达了,回报郑家,不但没有人怀疑他的居心,反而所有人都要为他对亡妻的深情,为他知恩图报的品质称赞上一二!”
照崔奕横这么一说,这个恒亲王还真是没什么可挑刺的!有能力,有银子,有地位,有权势,还有情有义,真是个好人!
只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