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炮灰女配的无限逆袭(1138)+番外

果断的,骂一句揍一顿。若是再在背后耍小手段,也直接拉出来揍……

果真是贱的,打着打着就服帖了。

反正梓箐也没想过让她们真的对自己俯首帖耳,敬仰尊敬啥的。对于连自己是什么人或者说要成为什么样的人都没拎清楚的,她还真不稀罕她们的尊敬。

在教室里也是一样,上课时,当整个教室里都充斥着各种声音,她就搬到前面第一桌去。管的身后那些议论纷纷,“哟,果真是学习标兵呢,又到前面去接那个死老头的口水了?”“那么认真个啥呢,这里又不是高中,以后还能考个大学啥的。这里就是个技校。技校懂不懂?”“就是,还真把自己当棵葱了……”

啪——

梓箐噌地站起,将课桌一拍,幸好掌握好了力度,桌子颤颤巍巍的总算没有被她的强大力量震碎。

霸气侧漏,等时间整个教室里鸦雀无声。其实这些风凉话和嘲讽都是先前在梓箐手上吃过亏的室友搞出来的。她们以为在教室里这个贱人不敢拿她们怎样,没想到这个女人还真发飙了。介于先前梓箐积留在她们身上的余威,她们都有些畏缩的闭嘴,低下头只能在心里咒骂。

梓箐目光凉凉地扫视一圈,她不需要别人在心里怎么看她。她只是不想让别人打扰她学习的机会而已,他们有一辈子几十年的时间可以慢慢蹉跎,可是她却还有更多的任务更多的世界等着她探索了,她忙的很。这就是她心中的傲娇。

讲课的是一个去年才从农业大学毕业的高才生。戴着一副黑框眼镜,瘦高文静的样子。最开始是教上一届的学生,看他样子应该在这一年中已经被这样的环境磨的没有脾气了,所以看到教室里的吵嚷仍旧能自己安静地在讲台上,照着自己做的讲义慢条斯理的讲满一节课,偶尔推一下鼻梁上的眼镜架。间或在黑板上板书几个字,临下课也按部就班地布置一下作业,如此了了。

他已经习惯了教室里的吵嚷声了,只是没想到刚才他正在按照讲义上没有任何情绪的照本宣科时,“嘭”的一声巨响,差点没把他心吓的跳出来。然后抬头一看就看到一个样貌俊秀,体态婀娜,皮肤白皙的女生朝着后面的同学呵斥什么。

他心中一跳,习惯性的将镜架推了推,貌似记起来了,好像她一直都坐在最前面的位置,每次自己上课的时候还会做笔记。挺文静安静的一个女生啊,没想到竟然这么生猛?

还有她说的那些“尊重”不尊重什么的…竟然让他有种想要流泪的冲动。是啊,他一直以为当老师是一件很神圣的事情,没想到在这里没有谁把他看在眼里。那些老一辈的老师觉得他“你还年轻,你不懂”,而在学生眼里……好吧,他们根本就不在乎他教的是什么,他来这里就是为了混时间,混那一张毕业证,等着学校招生时喊出的“全部安排工作”的口号。

只是,他想跟他们说,即便是自己这个从农业本科里出来的大学生,能找到这样一份与自己专业对口的工作也是不容易的……好吧,他发现自己是越来越多愁善感了。

那个女生训斥了一通,后面那些同学果真都安静下来了。只是以他过来人的眼光来看,恐怕这个女生惹上了一个不大不小的麻烦。他正想说句话来圆场,却见女生转过身对他微微颔首表示歉意,“实在抱歉了韩老师,现在教室里清静一些了,请您继续为我们讲授吧。”然后就坐会自己的位置上。

韩飞雨哦了一声,然后低头看了看讲义,找到先前断的地方,继续。他念了一段,想起什么似的,抬头看向梓箐的方向,问道:“听懂了吗?”

梓箐点了点头,从喉咙里轻轻“嗯”了一声。

于是,等韩飞雨第二次来这个班上课时他就发现了一个现象,教室里明显的两极分化,前面一部分人,后面一部分,目光落在那个位置,心中没来由的安定了不少,嗯,她还在。

对于梓箐来说,这一切只是她技校生活中的一个小插曲。

这一切对于她来说都是非常新奇的全新的知识。

梓箐学习的很认真,她一边做笔记,一边将这些知识要点变成一个个的信息球存储到识海空间里,剩下的时间都泡在图书馆里。

第1296章 来真的

梓箐用了两年多的时间才将里面的藏书翻阅了一遍,再结合老师上课所讲授的知识,相互补充完善,终于对土壤,时令,气候,地理,水土以及各种植物的种植都有了一个系统的了解。

这些只是作为她对种植学的最原始的知识积累,还需要实践去论证才行。

梓箐把这些全部学会了后她就正式“毕业”。

一些真正学到一点本事的同学也早已联系了用人单位,卷铺盖去报道了。

还剩下更多的人则等着学校的安排,这于是些老师们就每天带着一群人去附近的作坊工厂“视察”,其实也就是将自己的学生“推销”出去的意思。当然,除了极个别家里还有点背景,以及他们本身长的还不错的,托亲拜友,也很快找到工作,诸如文员,计件工等等。

有些头脑活络的已经嗅到改革开放的好处苗头……他们成了最开始暴富的那一批人。

他们比那些从高中读到大学甚至读到博士的高才生早出来至少五六年,等那些“同龄人”从象牙塔里出来时,他们已经坐在老板椅上对他们进行面试了……总之个人选择不同,际遇不同,对于象牙塔里的人而言,他们也收获到人生中很宝贵的东西。

梓箐不管是自己的本体世界还是为原主逆袭的任务世界中都经历过高中大学时光,各种风景以及领略过,而这一条蹊径对于她而言却是通往自己想要生活最近的路。

临到毕业了,貌似曾经所有的恩怨隔阂都变成曾经生活的调剂色,他们开始意识到夏兮这个特立独行的同学。一些找到工作或者找到人生定位的同学很好奇她会做什么,而另一些没找到工作的。父母亲戚老师正为他们焦头烂额的同学也想知道这个异类的同学是不是跟自己一样“没人要”。

梓箐在他们这一届即将告别“校园”的辞别晚宴上,被同学“逼”着说出自己今后的打算,她说:“我要当一个农场主。”

所有人哄笑一片,呵,这个想法好新奇,好大胆。

一切事宜办理妥当,梓箐回家开始着手承包荒山的事情。

一回来……梓箐明显的感受到曾经那个贫瘠的河湾村又变了样子……好像多了一份平静的气息。

这些年好多年轻人都外出打工了。不管是去挖煤矿还是去当小工亦或是谋到一份“坐办公室”的工作。总之,他们都挣到“大钱”了,陆陆续续把积累的财富汇聚到这个山村。修房造屋,改变家人的生活境况。

连带着,因为有了充裕的钱,他们对于从土地里辛苦刨食就没有以前那么的“执着”了。甚至有些人家因为土地离自己家比较“远”而放弃了耕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