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表妹难为(17)

说罢,又拿出一封信来放在桌上。

永宁郡主看信封,最右边一行写着敬求尊驾至湖广襄阳府东三大司空牌楼孟太保府邸,中间一行写母亲大人慈鉴,最左边写着,儿孟二姐拜上。

孟家祖父官至三公之一的太子太保,其伯父最后追封工部尚书,这工部尚书别称大司空。书信字体之轻灵顺畅,绝非一般闺阁女子。

永宁郡主推辞一番,见蕊娘坚持,也就收下,面露欣赏之色。无论如何,这姑娘还算识时务,知道要走。

蕊娘也是千恩万谢的离开,离开之后,永宁郡主用篾片打开,里面也的确如蕊娘所言,想回去孟家,让孟家派人来接云云。

看到这封信,她才放下心来,这蕊娘比韩老夫人聪明,现在就向自己表明态度,要求返家,看来她还是识时务。

而韩老夫人也正和赵妈妈说起此事:“我看郡主恐怕会对蕊娘不干休的,你帮忙看着些。”

赵妈妈有些焦急道:“老太太,刚得到消息,孟姑娘跟郡主提出要回家,把信都交给郡主了。您看这……”

“这丫头还真是聪明。”韩老夫人却笑了。

赵妈妈起初不懂,后来也笑了。

现下京中已经飞雪了,运河上船只都停了,这封信要送也是要到来年开春,而从现在到明年,孟姑娘都是安全的。

原本韩老夫人还担心郡主对付她,没想到现在她自己倒是解决了。

而从年底到开春,已经足够韩老夫人操作了。

第13章 晋王妃

◎晋王妃◎

一张洒金正红色的海棠帖子放在临窗的炕桌上,蕊娘看都没看一眼就对流萤道:“明日你替我备一份礼送去,就说我身体有恙,不方便去。”

流萤咋舌:“姑娘,应家大奶奶是高相的侄女,您真的不决定相邀前去吗?”

“不去。应家为了攀附皇亲,抛弃我们孟家,两家早已不复往昔,即便她应家花宴是京中首屈一指,我也不稀罕去。”蕊娘不屑于这种示好,坏事做尽了,随便勾勾手指给点甜头,就自以为粉饰太平。

袁嬷嬷着急:“难道咱们就真的打道回府吗?这不是白来一趟了吗?姑娘,乘兴而来败兴而归。襄阳府可不像京中,您回去就是明珠暗藏啊。”

蕊娘笑道:“袁嬷嬷,你急什么。这就叫以退为进啊,我既准备了信给舅母,又拒绝了应家的花宴,那说明我是真心想回去,如果你是舅母你会如何?”

袁嬷嬷眼睛一亮:“是啊,还是姑娘聪明。这样郡主反而会觉得姑娘你没有任何威胁,她也不愿意把事情做绝。”

“是啊,我千里迢迢过来,就白白这么走,凭什么呢?至于表哥那里,我可以放弃。可她不能阻挡我另寻他路,否则我一走,就是人走茶凉,我来这里一场就是个笑话。”蕊娘面色微冷。

如果韩老夫人没有直接把话说绝,她还能留在伯府,可韩老夫人把话说绝,是想逼着她对表哥发大招,又不给退路她。永宁郡主也在暗中一直找到她的弱点把柄,既然如此,就先示弱,让她们放低警惕,跳脱出来。

这样让韩老夫人先大力支持她,带着她去更高端的地方,更说的上话的人得到认可。也要让永宁郡主因为她的识时务对她减少麻烦针对,这样她才能突围。

就因为孟家不如当年,堂姐才被狠狠遗弃,如果日后她能说一门好亲事,帮衬父兄,这样她和孟家的日子才会过的更好。

要不然就像永宁郡主对她一样,随便一个小动作就能陷害她。她爹也是如此,文官节制武官,她爹就是再会打仗,一着不慎就会被降级。

次日,蕊娘直接去了韩老夫人处,把帖子的事情同韩老夫人说了:“原本应家和我们是亲上加亲,只是我大姐姐为他们家尊长守孝,后来遭到那样的对待,我们孟家虽然只是小小寒门,也知道做人不能为了利益朝三暮四的道理。”

韩老夫人当然清楚应家和孟家的关系,就是很早知道,才以此为理由让韩氏把蕊娘送过来。她只是没想到蕊娘为人心性颇强,这越发说明她这个人不是那种有利就钻的。

所以,她固然口上责备:“你这孩子,也太较真了,大人的事情就交给他们自己处理,你何必掺和进来。再者,你日后在京中,难道就真的不同她们往来?”

蕊娘摇头:“我哪里还会在京很久呢,不日就要回去襄阳了。”

“胡说,回去做什么。我们家统共也就你和你表姐两个女孩儿,她平素也不住在我跟前,祖母这里也就你能说说知心话,你就舍得外祖母?”韩老夫人握住她的手道。

蕊娘连道不敢。

韩老夫人也在想对策,而永宁郡主发现蕊娘深居简出,连应家这样的花宴,她都带女儿赴宴,蕊娘也选择不去,听说还吩咐人在买土产,越发是松了一口气。

韩嫣也有所不忍,还对永宁郡主道:“昨日孟表妹还问我京中是怎么样,说都要回去了,连京中长什么样子都没看到。娘,其实孟表妹从来都没有私下见过哥哥,一直都谨守闺训。”

“傻孩子,有时候不是她的错,是她来这儿本身就是个错。她若真无意,就不应该来。你也不必可怜她,焉知她不是故作姿态呢?”永宁郡主教训女儿,但心中对蕊娘终究是宽容几分。

韩嫣最怕这些,永远无休止的算计,到底是为了什么呢?

爹娘已经是富贵至极,权势在手,却成日算计。

似乎每一个人都不可相信,每一个人都是利用,她似乎有些明白姑姑为何宁可嫁到孟家也不想嫁给皇家了。

韩老夫人做事情一向出其不意,她是很难去宫里请旨,但是有一个人在太后面前很有份量,那就是晋王妃宋氏。

这位宋氏说起来也不是旁人,当年晋王选妃,晋王看上的是自家庶女,也就是蕊娘之母韩婉。实际上当时太后为晋王选的是亲缘更近的宋氏,宋氏是太后外家表兄的儿子,也同样算是韩老夫人的侄女。

只是这位宋氏和晋王感情并不好,晋王一直不喜欢他,二人年轻的时候还要闹和离。晋王一心习武,也不解风情,宋氏索性常常往太后那里凑,常常别人有什么事情求太后,找她倒是好使。

因为太后心疼这个儿媳妇,宋氏也爱揽事,凡事掐尖好强。况且还有晋王选妃的事情在,当时韩老夫人对宋家称韩婉并非她亲生女儿,所以她故意让韩婉嫁人,把晋王妃的位置留给宋氏,这么多年,她可是从来没提过这个恩情。

“蕊娘,你明日准备一番,我带你去晋王府。晋王妃说起来和我是亲戚,前几日我听闻她身体有些小恙,应该去探望一二。”韩老夫人对蕊娘道。

蕊娘点头,又担心道:“晋王妃不知道有没有什么忌讳,我该留心些?”

韩老夫人看了蕊娘一眼:“咳,你就打扮得素净些,毕竟去探病。但是也不能太素净了,这样怕触了人家眉头。”

上一篇: 伪白莲奋斗日常 下一篇: 乱世仙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