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贫困员工慰问金也从以往的每户三十元直接提高到每户一百元的标准。
贫困员工名单林翠儿全都亲自过目拍板,以防有人拿着公司的慰问金当人情发给不够条件的员工,而真正需要救助的员工却得不到慰问金。
林翠儿还特意抽了一个下午带着生活部的几名高管前往那些贫困员工家上门慰问。
林翠儿是坐的自己的宝马,其他人坐在一辆小面包车上,小面包车后面还跟着一辆小卡车,上面堆满了准备送给贫困员工的肉蛋水果等过年物资。
每到一户贫困员工的家里,林翠儿带头从卡车上搬下过年物资送给贫困员工,然后把慰问金双手奉上,不是作秀,她是真的想给这些员工关爱。
在慰问过程中林翠儿发现生活部居然请了好几家在江城特别有影响力的报社记者。
当她慰问贫困员工时,那些记者对着她和贫困员工用照相机咔嚓咔嚓拍个不停。
林翠儿见那些贫困员工笑得很难堪,忙对那些记者道:“不要拍照,也不要把刚刚拍过的照片登在报纸上,连人名也不要登出来。”
那几个记者全都傻眼了:“林总,这也不让那也不让,这文章怎么写?”
林翠儿笑着道:“照片登不登出来应该对写文章没多大的影响吧,至于人名可以简化处理,比方我叫林翠儿,如果做简化处理的话写做林某某不就得了,总之不要写出人家的全名来。”
一个记者手里拿着照相机不解的问:“林总,这又不是什么见不得人的事,为什么不让登出全名来?”
林翠儿严肃的说:“谁愿意自己因为贫困而上报纸?请尊重别人好吗!”
有一个记者不以为意地暗暗撇了撇嘴。
这个年代既没手机更没网络,信息只能来自电视广播和报纸,所以林翠儿上班时都会习惯性地看下报。
第二天,林翠儿特意翻了下报纸,看看是怎么报导她昨天慰问贫困员工的新闻的。
却赫然发现《江城早报》上刊登着昨天她问一个贫困员工的镜头,再看文章,把那个贫困员工的名字全名登出来了。
林翠儿急忙翻开了另外几家报社的报纸,人家都蛮守规矩,既没刊登昨天她慰问贫困员工的照片,更没有把贫困员工的名字写出来,唯独这家《江城早报》的记者把她的告诫当作耳边风。
林翠儿一个电话打到《江城早报》报社总编那里:“我昨天给所有的记者都交代过,不许登出我慰问贫困员工的照片,更不许把贫困员工的名字给写出来。
别的报社记者都按照我交代的做了,唯独你们报社的记者不把我的话当话,既然这样,等这一期的广告结束之后,我们不会再在你们报纸上做任何广告了。”
总编连忙道:“林总,这些都是小事,您千万别动怒,我回头会训斥那个记者的。”
林翠儿听了总编的话,越发生气:“这不是小事,这是对一个人最起码的尊重,哪个穷人希望自己的贫穷暴露在所有人的面前?
人家也是有尊严的!再说每个公民都有肖像权,未经人家同意,凭什么把人家的照片登在报纸上?你们这样做是违法的,你还说这是小事?”
总编还要解释,林翠儿已经不耐烦听了,挂断了电话。
第759章 捐款捐物(第四更)
那个年代记者也是国家分配,如果没犯大错,哪怕是领导也不能轻易开除他。
而那个记者虽然没听林翠儿的话,但是在报社领导看来他并没有违反任何纪律,拍照和登出受助人的名字在他们眼里很正常。
不正常的是林翠儿,跟记者谈肖像权不可笑么,要是人人都强调肖像权,记者还没办法工作了呢。
所以林翠儿投诉那个记者,报社的领导也只会把那个记者批评一顿而已。
慰问完自己的员工,林翠儿又特意买了不少米面油以及棉袄棉被等生活物资给江城各福利院送去。
捐款就免了,怕被人贪了。
捐物被贪的可能性小,而且即便被贪,数量也是有限的,贪官们总不好意思把那些米面油用汽车往自家拉吧,太招摇了!多少还能够落一大部分到福利院的“三无”老人,孤残儿童、弃婴这些弱势群体头上。
如果是钱的话,人家做一番手脚很容易把那些钱全都装进自己的口袋里,那些需要帮助的弱势群体还是什么都得不到。
等他找到可靠的慈善机构,她再捐钱。
给各个福利院捐赠物资时,林翠儿特意邀请了不少记者采访。
她承认她这么做确实有作秀的成分,一来是借此机会给自己的公司做个广告,二来还想带动其他民营企业也加入到慈善的行列中来。
这个年代,只要胆子大、只要有启动资金,一般来说民营企业都能够红火。
但是钱来得太容易,有的民营企业的老总一副暴发户的模样,宁愿戴着比狗链还粗的黄金项链,一身铜臭味的到处招摇,却不愿意拿出九牛一毛的钱来做一点善事。
林翠儿希望自己身体力行,能够带动这些先富起来的人肩负起对社会的责任。
没办法,受后世大环境的影响,她内心就是这么有社会责任感。
后世网上总是说九零一代、零零一代是毁掉的一代,其实社会在进步,人的思想也在进步,一代只会比一代强,怎么可能被毁掉!
那个年代,福利院还从来没有收到过来自民间的捐助,虽然不是金钱,但是这几万块钱的物资捐助在当时还是蛮震撼人心的,政府也相当重视,媒体也争相报道,一时间红番茄服装有限公司的风头无二。
岳晨风赶紧跟上林翠儿的脚步,也对各福利院进行捐赠,并且还向国内最有知名度的一家慈善机构捐赠了一大笔钱。
要求那家慈善机构怎么用他那笔捐款,要写一份明细表登在报纸上,接受老百姓的监督。
林翠儿一看这个办法好,明年她也这么做。
忙忙碌碌中到了腊月二十八,林翠儿的服装厂编织厂和拖把厂全都放假了,等过完正月十五再开工。
因为晚上岳晨风就要带着林翠儿启程去美国了,再加上林少华也已经回家了,王玉芝决定今年的年饭提前吃。
因为岳晨风住着林少华的房间,林少华就没有地方睡了,林建国就去买了一张单人折叠床,让他暂时搭个铺,睡林青儿的房间。
林青儿的房间大,不在乎多架一张床。
一大早上林建国夫妻两个就起来忙碌。
考虑到自家的三个孩子和别人家的一个孩子还在睡觉,夫妻两个干什么都轻手轻脚的。
王玉芝两手糊着面粉走到林建国身边:“别忙着给莲藕刨皮,先去把阳台的大公鸡给杀了。”
林建国放下手里的刨刀,往阳台走去。
阳台里放着一个鸡笼,里面关着好几只鸡。
那些鸡大概知道自己的命运,看见林建国来了,全都惊慌的咯咯叫个不停,往笼子后面退,而且还挤在一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