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回到牧场当饲养员/受邀至边疆开牧场(36)

显然,这家已经打听过时闻了,也知道他之前买别人家的牛的价格。

时闻并不赞同这个观点。

母牛怀崽了,看起来是他占便宜。

但是怀孕的母牛比较虚弱,护理难度更大,哪怕他有过经验,也不能确保两头牛都能活下来。

再者,这户人家是专业的养牛户,富有程度在整个镇都数一数二。

要是他们家比较穷,时闻自己吃点亏,悄悄补贴一下也没什么。

现在这户人家比他富有多了,他日子倒过得紧巴巴的,肯定不能多出这个钱。

双方讨价还价,最后,确定这家以三千三一头的价格卖给时闻,两头就是六千六。

跟上次一样,这家人也请了附近有威望的老人作见证,立下了字据,双方钱货两讫,无论以后如何,绝不反悔。

成交后,牛主人家也给斯克维尔包了个红包,作为牵线的费用。

时闻跟斯克维尔跑了一天,又买了三头病牛。

那三头病牛也都是怀孕的母牛,全在产奶期。

斯克维尔说这种情况才正常,他之前买的那三头足龄却又并未配种的母牛比较罕见。

最后,时闻这天一共买了五头怀孕的奶牛。

五头牛拉了回去,照旧养在牧场的旧仓库里。

旧仓库他已经消过毒了,可以重新投入使用。

家里的牛羊也打过黏膜病的疫苗了,相对比较安全。

时闻对照顾五头病牛还是比较有信心。

一大早上,时闻打着哈欠起来,从床边拿起一件外套,披上往外走。

万籁俱静,天边晨星,他开门的时候,门发出吱呀一声,像是惊醒了牧场的清晨。

时闻抬脚就往仓库那边走。

走着走着,身后传来细碎的脚步声。

他转头一看,黑娃不知道什么时候跟了上来,对上他的目光,黑娃摇了摇尾巴,小跑着走到他跟前。

时闻弯腰,揉搓了下黑娃的脖子,贴贴它的脑袋:“你这家伙,怎么不多睡一会儿?”

黑娃没有回答,只是伸出粉红色的舌头,亲昵地舔了舔他的手掌。

时闻又揉搓了下黑娃:“那走吧,我们挤奶去。”

时闻走到仓库外面,将挂在窗户上的橡胶手套取下来带上,又提着铁桶进去。

里面是病牛,黑娃还是半大的狗子,抵抗力比较弱,时闻不许它进去,将它关在门外面。

仓库里有点暗,时闻打开灯。

灯光惊醒了五头牛。

五头牛有气无力地“哞”了起来,叫声高高低低,好歹都有个响动,证明它们不算太虚弱。

时闻挨个查看牛的情况,给它们擦洗并上药。

这次买了五头大牛,一共花了一万六千五百,对于他来说也不是小钱,希望都能活下来。

料理好牛后,时闻将铁桶放到最边上那头牛肚皮底下,坐在小马扎上,不太熟练地给奶牛挤牛奶。

牛可能已经熟悉了他的气味,也不反抗。

本地褐牛的产奶量并不算高,现在应该是淡奶期,每头牛产奶还不到十公斤,比那种动辄产奶三四十公斤的奶牛,产量要低多了。

不过,本地褐牛产的牛奶要更加香醇清甜,各种营养元素的含量更高,鲜奶闻着有点像浓缩的牛奶,带着乳品特有的香气,品质更加优秀。

牛奶是本地牧民重要的食物来源,大家并不完全追求产量,对品质也有很高的要求,所以牛奶的品质一直是本地奶牛的重要评价标准。

就在时闻低头专心挤牛奶的时候,他听到外面一阵窸窸窣窣的声音。

他转头一看,只见一个长长的黑色鼻子插在门缝里,左右来回拱着,看起来试图将门拱开。

“安娃!不许捣乱!”时闻凭鼻认狗,准确地认出了门外那家伙的身份,警告地对外面叫了一声。

那个狗鼻子“咻”一下缩了回去。

时闻转回身,继续挤奶。

没一会,窸窸窣窣的声音又响了起来。

时闻忍了忍,脱下手套站起来,大步往门外走去,三两步走到门边,将门一拉。

只见安娃和乐娃两只狗子正撅着屁股拼命往里面挤,猝不及防被时闻拉开门,险些摔进来,还是时闻用腿接住了它们。

安娃见事情败露,立刻就地一滚,躺在地上勾起前爪,露出柔软的腹部,“嘤嘤嘤”地朝时闻撒娇。

乐娃慢狗一拍,也跟着躺了下来,勾着前爪,歪着脑袋看时闻:“汪!”

黑娃倒是沉稳地卧在一旁睡觉,不理这俩家伙。

时闻好气又好笑:“你们两个不是狗,是馋猫吧?”

乐娃:“汪!”

时闻:“撒娇也没用,牛还病着,哪有牛奶可喝?何况你们小狗本来就不怎么能喝牛奶,还是歇一歇吧。”

安娃:“嘤嘤。”

时闻铁石心肠地将三只狗子关在门外面,锁好门,继续挤奶。

安娃用爪子扒拉了一会门,实在扒拉不开,只好停歇了。

挤奶的过程比较枯燥,挤着挤着,时闻感觉自己的手有点抽筋。

看来还是得早日把电动挤奶器安排上。

时闻挤完奶,给生病的牛安排上鲜嫩青草,他让狗子把其他健康的牛羊赶出去吃草,自己则开着铲粪车打扫畜棚。

铲粪车也是这段时间贷款下来后他新买的,两万多的价格,不算特别便宜,但是大大节省了他打扫的时间。

这么大一个畜棚,开着铲粪车,十多分钟就能全部打扫完,顺便喷洒消毒液。

铲下来的粪尿直接运去发酵池边上,一键倾倒就行,特别方便。

上午,时闻约的建筑队到了牧场。

他想在牧草建筑群的东北角再修一座新畜棚,早就递交了申请,建筑批文这几天才批下来。

随着他养的牲畜越来越多,现有的畜棚肯定慢慢就不够用了,肯定要扩充。

现在新畜棚建起来,正好可以用来隔离和安置新的牲畜,要不然每次都安排在仓库里,实在不是那么回事。

建筑队是张德元推荐的,本地的老建筑队,口碑一直不错,收费也便宜。

时闻建新畜棚,建筑队包工包料,一平方收三百八十块,地砖、墙砖、栅栏、盖瓦等都包在里面,只有窗户和水电需要时闻另外付费。

现在时闻手里有钱了,不想在这方面多费精力,直接跟建筑队签了合同,让他们看着弄。

建筑队的效率很高,短短一个月,就在时闻的牧场中盖出了一座五百平方的大畜棚。

期间,时闻另外找了水电师傅通了水电,窗户也安上了。

新的畜棚更科学,采光、通风、保暖等都更好。

时闻打算将牛羊分开安置,将牛安置在这边,羊留在老畜棚里。

新畜棚建好后,时闻第一时间将养在仓库里的五头奶牛移了过来。

可能是时闻的养殖能力有所提升,也可能是奶牛的底子好,这次五头奶牛都挺了过来,全都活着,状态还都挺不错。

他要是转手卖出去,每头奶牛卖个两万块根本不在话下,相比他的购买价,一下子可以挣八万多块。

上一篇: 把带货直播间投放古代 下一篇: 金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