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重生珠光宝色(281)+番外

走在后面的席琨见队伍停了下来,不但没有觉得奇怪,表情反而变得兴奋起来。

“舅公,怎么不进去了啊?”席琨故意问道,“出什么事了?”

孟东岳心里一动,回过头深深的看了席琨一眼。

席琨差点儿被孟东岳的眼神吓得跳起来,好在他及时的稳定了下来,还对着孟东岳挑衅般嘲讽的笑了起来。

褚凝也已经察觉到了不对。

她本就站在王老身侧,书房里的情况对她来说完全是一览无遗。一眼扫过去,褚凝的目光陡然在王老的书桌上停留了下来。

书桌,向来是书房里最重要的摆设之一。

所以褚凝之前上来放礼盒的时候,她虽没有在书房里多做停留,但当时却下意识的打量过书桌。

王老书房里的书桌,是典型的黄花梨家具。不过,书桌本身应该并不是古董,只是制作书桌的黄花梨木材,应该是从一些古旧的黄花梨家具上拆下来的。

这些旧的黄花梨木材经过重新打磨设计,才有了这张书桌。

不过,即便如此,这张书桌的价值也不低。

最重要的原因,自然是因为制作书桌的黄花梨木材堪称极品不说,制作这张书桌的工匠也同样是大师水准,让整张书桌几乎找不出半点缺点来。

在这书桌上,原本随意的摆放了些东西。

有笔墨纸砚,也有花瓶摆设,完全是照着古人的书桌布置的。

而此时此刻,王老书桌上的其他东西都还在,唯独那只插了梅花的梅瓶,竟然消失不见了!

梅瓶,是我国传统名瓷之一。

它口细颈短,肩部极为宽博,由上至下越来越狭窄,瘦底圈足,造型十分独特。

梅瓶口径太小,仅能用来插梅枝,亦被称之为与梅之瘦骨相称,所以得名梅瓶。

在梅瓶刚出世的时候,也曾被称为经瓶。

宋朝的时候,皇家讲经之后,皇帝会招待大臣们吃饭喝酒。而当时宴席上的酒,就被装在梅瓶之中,所以梅瓶在当时更广泛的名字,其实是经瓶。

在那时,梅瓶常被用来装酒,在各大酒肆都很常见。直到明朝,才慢慢以装饰摆设出名。

宋朝时期的梅瓶样式比较单一,到了明清时期,梅瓶的造型才变得多种多样起来,分工也更加明确,皇室宫廷采用得也越发的多。

王老书桌上的那只梅瓶,就是常见的宋朝样式,而且还是官窑出品,保存完整,价值高昂。

到了现在,那只梅瓶的价格,几乎不比褚凝得自度尘大师,又转送给王老的那只哥釉青花茶罐低多少!

王老书房里值钱的东西不少,那只消失不见的梅瓶甚至都排不到前三。可此时此刻,书房里其它的东西都在,唯独那只梅瓶不知去向!

和那些最值钱的东西比起来,消失的梅瓶最显著的特点,就是它摆放的位置。

书桌上插着腊梅的梅瓶,明显比其他的物品要显眼多了。

它这突然不见了,也特别容易让人发现。

褚凝瞪大了眼睛,眼神中透着不可思议。

王老书房里的东西,竟然会失窃了?

这事儿要是传出去,分明就是个笑话!

很显然,王老自己也是这么想的。

“东岳,你去通知一下,让人看好了大门,谁都不许随便出去!”王老直接下令道。

真出事了?!

孟东岳还不知道到底出了什么事,先是严肃的应了下来,又有些迟疑的道:“王爷爷,今天来的客人们,身份背景可都不低。您贸贸然做出这样的决定,如果不给个合适的理由的话,恐怕会得罪人啊!”

“我一把老骨头了,活都还不知道能活几年,还怕得罪什么人?”王老轻飘飘的道,“让你去你就去。剩下的,自有我来做主!”

别人都惹到他头上来了,他还管得了别人的心情?!

孟东岳见王老压抑着怒火,又似乎还保持着理智,应声而去。

他这一走,席琨没了人压制,立马颠颠儿的凑了上来:“舅公,真的出事了啊?是不是丢东西了啊?我早就说嘛,您这里贵重东西那么多,怎么能把那些不知根不知底的人人随随便便放进来呢?那太容易出事儿了!”

席琨身后跟着的一群年轻人也纷纷附和,目光还一个劲儿的往褚英略和褚凝身上瞟,就差没明说他们父女俩是贼了!

王老此时心头怒火熊熊,最烦别人在他耳边聒噪。见席琨等人说个没完,王老猛的一回头,脸色不善的道:“谁说我这里丢东西了?!”

连孟东岳都还不知道的事情,这些纨绔小子怎么会知道?!

王老虽然老了,此刻又正在气头上,却也不会被这种浅薄的挑拨给糊弄住。

席琨没想到王老竟然没跟着他预想的剧情走,脸色一阵青一阵白,支支吾吾了半天才道:“您不是让孟东岳去关门吗?这肯定是出了大事啊!我想来想去,也就只有丢东西的时候,才会让现场的人都不要离开嘛!”

想来想去?

他分明就是脱口而出!

王老冷哼道:“以前没见你这脑子转得那么快,今天倒是好使起来了!既然你这么聪明,不如你来跟我说说,我都丢了些什么东西?!”

跟着席琨的那群年轻人被王老的气势所慑,大气也不敢出,更别提再起什么哄了,一个个老实得跟兔子似的。

褚英略和褚凝对了一个眼神,平静的看着席琨。

席琨冷汗直冒,嘴硬的道:“这、这我怎么会知道啊?!舅公,您要是丢了东西,那我们就赶紧查啊!尤其是那些小门小户出身的,眼皮子浅,就更该好好查查了!”

☆、第317章 不打自招

都这种时候了,席琨还不忘了往人身上泼脏水!

王老差点儿就要被气笑了。

要是席琨能把他这点贼胆放到正道上去,将来未必不能有所成就。

只可惜,他正道不走,偏偏要走邪道!

明里暗里的说他徒弟是眼皮子浅的小门户出身,敢情自己这个活了七十多年的老头子,还不如他一个毛头小子看人有眼力了!

此时此刻,王老的心里已经确定,他书房里失窃的梅瓶,十有八九,就和席琨有关!

“往上数几十年,不管是王家还是席家,都是小门小户出身。”王老冷眼看着席琨,“你,就是小门小户的后代子孙!自个儿毛还没长齐呢,也好意思说别人眼皮子浅?!”

“舅公!”

席琨被王老训得无地自容,几乎恨不得能立马转身就走人!

他平日里其实经常被家里的长辈教训,也早就已经习惯了,根本不把挨训当回事。

可是现在的情况却和以前不同。

王老是他们亲戚圈里出了名的好脾气,或许是因为王老常年一个人漂泊在国外,他对亲情十分看重,对身边的晚辈也颇多宽容。哪怕是再调皮捣蛋的晚辈,在王老跟前,也不会有人会受到训斥,反而还会得到王老的耐心宽解。